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84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左壁、右壁和后壁;与所述后壁顶部相对的所述盒体底部位置,设有支撑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上下堆叠时,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后壁顶部;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顶部设有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对的所述盒体底部设有第二配合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上下堆叠时,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在上下堆叠时,直接使用零件盒本身的结构堆叠即可,不需要借用立柱等结构,不存在丢失问题,且直接接触式支撑,支撑强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盒
,具体涉及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
技术介绍
零件盒也称元件盒,适合工厂、办公室各种小型零件、物料、文具用品等的储存使用。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清洁方便;零件盒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零件盒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生产现场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零件盒能够帮助完成零件存放的通用化,便于实现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组立零件盒,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单独的零件盒,零件盒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有至少四个安装孔,需要扩展上下空间时,将至少四个立柱分别安装在上下两个零件盒的相对位置的安装孔中,完成组装;现有技术中的组立零件盒能够较为方便地拓展上下空间,但却至少存在如下缺点:需要使用立柱来连接上下零件盒,组装麻烦;立柱插接的连接方式,无法保证承载力度,上面的零件盒承载较重物品时,可能发生立柱损坏或安装孔损坏的情况;立柱是单独的配件,再未安装到安装孔内部时(如未组立时)容易丢失;零件盒无法背挂,不方便使用背挂板集中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组立零件盒需要使用立柱来连接上下零件盒,组装麻烦,承载能力弱且立柱容易丢失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组装简单,承载能力强且不存在丢失问题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左壁、右壁和后壁;与所述后壁顶部相对的所述盒体底部位置,设有支撑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上下堆叠时,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后壁顶部;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顶部设有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对的所述盒体底部设有第二配合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上下堆叠时,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为成型在所述盒体底部的倒U型槽,所述倒U型槽与所述盒体内腔不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插槽或插孔;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为插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块具有朝向所述盒体的内侧面,和与所述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上设有挤紧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挤紧板具有与所述插块相对的滑边,所述滑边的底部与所述插块的底部平滑连接,沿向上方向,所述滑边距离所述外侧面的距离从零平滑增加,至某一设定距离后保持不变。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对的所述盒体底部的远离所述后壁一定距离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的部分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所述盒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均为倾斜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盒体上下套叠时,所述凸起部能插入所述容纳空间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壁顶部向外弯折,形成第一挂钩;和/或,所述后壁底部形成第二挂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挂钩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外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壁倾斜设置,顶部靠向所述盒体内部方向,底部远离所述盒体内部方向。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在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顶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不同大小的所述盒体堆叠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包括盒体,盒体具有左壁、右壁和底壁;在后壁位置,设有能够上下堆叠的支撑结构;在左壁和右壁位置,设有能够上下堆叠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在上下堆叠时,直接使用零件盒本身的结构堆叠即可,不需要借用立柱等结构,不存在丢失问题,且直接接触式支撑,支撑强度大。2.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支撑结构为成型在盒体底部的倒U型槽,在多个零件盒上下堆叠时,倒U型槽直接挂在后壁顶端位置,操作方便。3.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第一配合结构为插槽或插孔,第二配合结构为插块,多个零件盒上下堆叠时,插块插接到插槽或插孔内部,实现插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的,插块的朝向盒体一侧的内侧面上设有挤紧板,挤紧板具有与插块想对的滑边,滑边的底部与插块底部平滑连接,沿向上方向,滑边距离外侧面的距离从零平滑增加,至一设定距离后保持不变,挤紧板的设置,当上下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堆叠时,挤紧板能够增强堆叠时的插接牢固性。4.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与第一配合结构相对的盒体底部的远离后壁一定距离的位置,设有第二配合结构的部分左壁或右壁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与凸起部相对的盒体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可将一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的凸起部插入至另一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实现多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的上下套叠。5.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后壁顶部向外弯折,形成第一挂钩,从而方便将承载式组立零件盒钩挂在背挂板上,便于集中管理;进一步的,在后壁的底部还设有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均可钩挂在背挂板上;两个挂钩的设计,能够增强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在挂板上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6.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后壁倾斜设置,顶部靠向盒体内部方向,底部远离盒体内部方向,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多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在堆叠或套叠时依然能够保证竖直,避免歪斜。7.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第一配合结构在左壁或右壁上设有至少两个,能够方便不同大小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实现堆叠或套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图1是现有技术中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式组立零件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两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上下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另一立体视图。图7是图2中两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上下套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左壁和右壁顶端分别设有两个插孔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图9是图8中的两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上下套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不同大小的两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上下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不同大小的两个承载式组立零件盒上下套叠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盒体;11、左壁;12、右壁;13、后壁;14、倒U型槽;2、插孔;3、插块;31、内侧面;32、外侧面;33、挤紧板;34、滑边;4、凸起部;40、容纳空间;51、第一挂钩;52、第二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具有左壁11、右壁12和后壁13;与所述后壁13顶部相对的所述盒体1底部位置,设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具有左壁(11)、右壁(12)和后壁(13);/n与所述后壁(13)顶部相对的所述盒体(1)底部位置,设有支撑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1)上下堆叠时,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后壁(13)顶部;/n所述左壁(11)和所述右壁(12)顶部设有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对的所述盒体(1)底部设有第二配合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1)上下堆叠时,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具有左壁(11)、右壁(12)和后壁(13);
与所述后壁(13)顶部相对的所述盒体(1)底部位置,设有支撑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1)上下堆叠时,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后壁(13)顶部;
所述左壁(11)和所述右壁(12)顶部设有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对的所述盒体(1)底部设有第二配合结构;至少两个所述盒体(1)上下堆叠时,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成型在所述盒体(1)底部的倒U型槽(14),所述倒U型槽(14)与所述盒体(1)内腔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插槽或插孔(2);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为插块(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3)具有朝向所述盒体(1)的内侧面(31),和与所述内侧面(31)相对的外侧面(32),所述内侧面(31)上设有挤紧板(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式组立零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挤紧板(33)具有与所述插块(3)相对的滑边(34),所述滑边(34)的底部与所述插块(3)的底部平滑连接,沿向上方向,所述滑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伟孙超许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冠宇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