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2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包括导管座和针座,导管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导管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针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针柄,通过在针座上设置的针柄,并在针柄两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卡键,配合在针座上设置的防刺伤护套,采血完成后将防刺伤护套推向采血针头一端,即可将整个采血针头罩住,在防刺伤护套上开设的开口通槽一端设置的两组防护卡槽与设置的定位卡键,能够实现对防刺伤护套的定位和固定,同时开口通槽在设置防护卡槽的一端开设宽度小于另一端,因此可以实现防护开槽夹紧两组定位卡键,使防刺伤护套不会掉落,在防刺伤护套底部设置的助推块可以推动防刺伤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
本技术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
技术介绍
静脉采血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采血方式,静脉采血针结构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尾端连接导管,导管另一端连接针座,针座外端连接采血针。使用时,通过穿刺针实施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采血针贯穿刺入真空采血管内,在负压作用下,血液通过穿刺针、导管及采血针被抽入采血管内;如此反复,可实现多管次血标本的采集,采血完毕,拔出静脉穿刺针,局部止血,然而在采血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拔出穿刺针及采血针,并对其进行废弃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常易被针尖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危险性较大,传统的防刺伤的采血针,通常其结构极其复杂,通过各种卡扣设置防护套,不利于实际中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包括导管座和针座,导管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导管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输液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针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针柄,针座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端,连接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采血针头,采血针头的外部套设有针头护套,针座的外部套设有防刺伤护套,防刺伤护套的顶端开设开口通槽,开口通槽的靠近输液软管的一端两侧开设有防护卡槽,针柄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卡键,防刺伤护套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助推块。进一步的,针头护套的内壁孔径小于连接端的直径,形成过盈连接,使针头护套能够稳定的插接在连接端,避免了针头护套容易掉落。进一步的,开口通槽位于针柄处的开设宽度大于位于两组防护卡槽的处开设宽度,使防刺伤护套在向采血针头端推动时,两组防护卡槽能够紧紧的固定在两组定位卡键上,避免防刺伤护套卡接时不够紧固。进一步的,两组防护卡槽设置呈圆弧形状,且两组定位卡键的设置成与两组防护卡槽向匹配的圆弧形状,便于防刺伤护套再两组定位卡键上滑动。进一步的,导管座、输液软管、针座和采血针头为互相贯通连接。进一步的,助推块设置成三棱柱形状,且助推块的握持面呈圆弧面,便于通过手指推动助推块。进一步的,防刺伤护套的长度大于连接端和采血针头的总体长度,使其向采血针头端推动时,能够完成罩住采血针头,避免刺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通过在针座上设置的针柄,并在针柄两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卡键,配合在针座上设置的防刺伤护套,采血完成后将防刺伤护套推向采血针头一端,即可将整个采血针头罩住,在防刺伤护套上开设的开口通槽一端设置的两组防护卡槽与设置的定位卡键,能够实现对防刺伤护套的定位和固定,同时开口通槽在设置防护卡槽的一端开设宽度小于另一端,因此可以实现防护开槽夹紧两组定位卡键,使防刺伤护套不会掉落,在防刺伤护套底部设置的助推块可以推动防刺伤护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图中:1、密封圈;2、导管座;3、输液软管;4、防刺伤护套;5、针座;6、针柄;7、采血针头;8、针头护套;9、防护卡槽;10、开口通槽;11、定位卡键;12、连接端;13、助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包括导管座2和针座5,导管座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1,导管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3,输液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5,针座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针柄6,针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端12,连接端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采血针头7,采血针头7的外部套设有针头护套8,针座5的外部套设有防刺伤护套4,防刺伤护套4的顶端开设开口通槽10,开口通槽10的靠近输液软管3的一端两侧开设有防护卡槽9,针柄6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卡键11,防刺伤护套4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助推块13。如图1所示,针头护套8的内壁孔径小于连接端12的直径,形成过盈连接,使针头护套8能够稳定的插接在连接端12,避免了针头护套8容易掉落。如图1所示,开口通槽10位于针柄6处的开设宽度大于位于两组防护卡槽9的处开设宽度,使防刺伤护套4在向采血针头7端推动时,两组防护卡槽9能够紧紧的固定在两组定位卡键11上,避免防刺伤护套4卡接时不够紧固。如图2所示,两组防护卡槽9设置呈圆弧形状,且两组定位卡键11的设置成与两组防护卡槽9向匹配的圆弧形状,便于防刺伤护套4再两组定位卡键11上滑动。如图1所示,导管座2、输液软管3、针座5和采血针头7为互相贯通连接。如图2所示,助推块13设置成三棱柱形状,且助推块13的握持面呈圆弧面,便于通过手指推动助推块13。如图1所示,防刺伤护套4的长度大于连接端12和采血针头7的总体长度,使其向采血针头7端推动时,能够完成罩住采血针头7,避免刺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使用时,将导管座2与外部导管固定连接,密封圈1可以在连接处起到密封效果,连接完成后,同普通采血针头7一样,将针头护套8取下,医务人员手持针柄6将采血针头7刺入静脉血管种,通过真空采血管收集血液,采血完成后,医务人员手指推动助推块13,将防刺伤护套4推向采血针头7一端,直至防刺伤护套4上开口通槽10一端的两组防护卡槽9卡接在针柄6的两侧的定位卡键11处,由于开口通槽10一端的宽度小于另一端的宽度,因此两组防护卡槽9能够紧紧的卡接在针柄6两侧定位卡键11处,防刺伤护套4的长度大于连接端12和采血针头7总体长度,因此能够使防刺伤护套4完成罩住采血针头,避免刺伤医务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包括导管座(2)和针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1),所述导管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3),所述输液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5),所述针座(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针柄(6),所述针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端(12),所述连接端(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采血针头(7),所述采血针头(7)的外部套设有针头护套(8),所述针座(5)的外部套设有防刺伤护套(4),所述防刺伤护套(4)的顶端开设开口通槽(10),所述开口通槽(10)的靠近输液软管(3)的一端两侧开设有防护卡槽(9),所述针柄(6)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卡键(11),所述防刺伤护套(4)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助推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包括导管座(2)和针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密封圈(1),所述导管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3),所述输液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座(5),所述针座(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针柄(6),所述针座(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端(12),所述连接端(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采血针头(7),所述采血针头(7)的外部套设有针头护套(8),所述针座(5)的外部套设有防刺伤护套(4),所述防刺伤护套(4)的顶端开设开口通槽(10),所述开口通槽(10)的靠近输液软管(3)的一端两侧开设有防护卡槽(9),所述针柄(6)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定位卡键(11),所述防刺伤护套(4)的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助推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针刺伤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护套(8)的内壁孔径小于连接端(12)的直径,形成过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