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69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第一热射嘴、第二热射嘴、导向座、两个拉钩、两根拉杆、两个滑块、两个油缸;所述第一、第二热射嘴皆固定安装在定模板上,导向座固定在动模板内,拉钩滑接在导向座的导向槽内且与两个油缸活塞杆连接,油缸固定在动模板上,滑块活动套置在动模板内,滑块的底面以斜面配合的方式与拉钩顶面抵靠,两个滑块的顶面分别伸入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滑块设计在动模使得整体结构比滑块设计在定模更加简洁稳定,能够上下移动适合成型复杂胶位,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
技术介绍
双射模是能满足成型材料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注塑成型的模具种类,这种模具的成型过程为:第一射完成后,第一射的产品留在后模侧然后机台转盘转动,后模旋转180°到第二射成型第二射产品。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的摄像头支架100,它由硬胶部分101和软胶部分102构成,该摄像头支架100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遇到因产品较大导致模具尺寸较大,使能满足双射模生产的注塑机台大小无法满足的状况,这时就要找到一种切实缩小模具尺寸方案,同样的,根据双射模的设计原理后模部分是不能成型第二射的软胶产品,除非把第二射后模部分的胶位设计一个大的滑块固定在前模,这样模具尺寸也是会偏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的空间较小的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第一热射嘴、第二热射嘴、导向座、两个拉钩、两根拉杆、两个滑块、两个油缸;所述定模底板与定模板固定在一起,定模板的底面与动模板的顶面相对,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形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热射嘴和第二热射嘴皆固定安装在定模板上且第一热射嘴的浇口和第二热射嘴的浇口分别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依次固定连接,导向座固定在动模板内,两个拉钩的内侧分别滑接在导向座两侧的导向槽内,两个拉钩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两个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动模板的侧壁上,两个滑块分别活动套置在动模板内,滑块的底面以斜面配合的方式与拉钩顶面抵靠且滑块可沿与拉钩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的顶面分别伸入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导向座的两侧设有缺槽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导向槽分别与位于其中部的缺槽贯通,导向槽的截面呈"Z"字形;拉钩内侧的截面呈"Z"字形且活动套置在导向座的导向槽内;两个滑块分别活动套置在导向座两侧的缺槽内且滑块底部的卡槽与拉钩顶部的凸条滑接。所述两个拉钩的外端分别通过拉杆与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所述两个油缸的缸体通过垫板固定在动模板的侧壁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射向上升起与前模部分配合并成型硬胶部分的胶位,在第二射时候又能够往下降留出空间成型软胶部分的胶位,且本专利技术将滑块设计在动模使得整体结构比滑块设计在定模更加简洁稳定,能够上下移动适合成型复杂胶位,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2、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拉钩设计成为"Z"字形,使得拉钩底面与内侧面能与导向座配合和定位,拉钩顶部斜面能与滑块配合并发挥拉钩凸条作用压住滑块,达到一物多用,精准配合的作用,加工成型要求不高,使用有一定硬度的材质能够有有效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产品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注塑第一射产品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注塑第二射产品的横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导向座、拉钩和滑块配合的轴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导向座、拉钩和滑块配合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注塑第一射产品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注塑第二射产品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注塑第一射产品胶位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注塑第二射产品胶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包括定模底板1、定模板2、动模板3、方铁4、动模底板5、导向座6、两个拉钩7、两个滑块8、两个油缸9、第一热射嘴10、第二热射嘴11、垫板12、两根拉杆13。所述定模底板1与定模板2固定在一起,定模板2的底面与动模板3的顶面相对,在定模板2与动模板3之间形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热射嘴10和第二热射嘴11皆固定安装在定模板2上且第一热射嘴10的浇口和第二热射嘴11的浇口分别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所述动模板3、方铁4、动模底板5依次固定连接,导向座6固定在动模板3内,两个拉钩7的内侧分别滑接在导向座6两侧的导向槽62内,两个拉钩7的外端分别通过拉杆13与两个油缸9的活塞杆杆端连接,两个油缸9的缸体通过垫板12固定在动模板3的侧壁上,两个滑块8分别活动套置在动模板3内,滑块8的底面81以斜面配合的方式与拉钩7顶面71抵靠且滑块8可沿与拉钩7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8的顶面分别伸入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在本实施例中,在定模板2和动模板3内分别设有定模仁21和动模仁31,定模仁21与动模仁31相互配合。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座6的两侧设有缺槽6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槽62,导向槽62分别与位于其中部的缺槽61贯通,导向槽62的截面呈"Z"字形(如图1所示);拉钩7内侧的截面呈"Z"字形,即,拉钩7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具有一条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凸条72,且活动套置在导向座6的导向槽62内;两个滑块8分别活动套置在导向座6两侧的缺槽61内,滑块8底部的卡槽82与拉钩7顶部的凸条72滑接,拉钩7的凸条72可压住滑块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图5所示,模具的定模仁21分别成型第一射产品(硬胶部分101)和第二射产品(软胶部分102),具有不同的尺寸和胶位,而两块后模仁31作为第一射时的主要成型部件和第二射时产品的支撑座则是相同的,两个相同滑块8对称安装在后模仁31中间的导向座6上,导向座6由螺丝固定在动模板3上,滑块8与导向座6的"Z"字形间隔处则楔进了两个拉钩7,拉钩7外端"T"形槽挂住拉杆13,拉杆13用螺丝接在油缸9活塞杆上,油缸9缸体装在垫板12上,垫板12用螺丝锁在动模板3,两个拉钩7各配备一个油缸9,油缸9在第一射和第二射时分别作进退运动。拉钩7与滑块8的配合面是有一定角度的斜面,如图3所示,成型第一射产品101时,拉钩7在油缸9推动下向前运动,拉钩7斜面(顶面71)作用滑块8的底面81向上抬升与定模仁21形成第一射产品(硬胶部分101)胶位(如图9所示),成型完成后开模,第一射产品(硬胶部分101)依然留在动模不顶出;如图7、图8所示,机台转盘20转动180°,固定在转盘20的动模同样转动,同时,如图4所示油缸装置拉动拉钩7向后运动,拉钩7斜面(顶面71)移位滑块8随之下沉,合模后下沉状态的滑块8,第一射产品(硬胶部分101)和第二射定模仁21封胶形成第二射产品(软胶部分102)的型腔(如图10所示),依靠第二射热嘴11注塑成型后开模顶出,一个完整产品100(如图1所示)的生产流程结束。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第一热射嘴、第二热射嘴、导向座、两个拉钩、两根拉杆、两个滑块、两个油缸;所述定模底板与定模板固定在一起,定模板的底面与动模板的顶面相对,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形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热射嘴和第二热射嘴皆固定安装在定模板上且第一热射嘴的浇口和第二热射嘴的浇口分别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依次固定连接,导向座固定在动模板内,两个拉钩的内侧分别滑接在导向座两侧的导向槽内,两个拉钩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两个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动模板的侧壁上,两个滑块分别活动套置在动模板内,滑块的底面以斜面配合的方式与拉钩顶面抵靠且滑块可沿与拉钩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的顶面分别伸入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射模旋转结构优化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第一热射嘴、第二热射嘴、导向座、两个拉钩、两根拉杆、两个滑块、两个油缸;所述定模底板与定模板固定在一起,定模板的底面与动模板的顶面相对,在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形成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第一热射嘴和第二热射嘴皆固定安装在定模板上且第一热射嘴的浇口和第二热射嘴的浇口分别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连通,动模板、方铁、动模底板依次固定连接,导向座固定在动模板内,两个拉钩的内侧分别滑接在导向座两侧的导向槽内,两个拉钩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油缸的活塞杆杆端连接,两个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动模板的侧壁上,两个滑块分别活动套置在动模板内,滑块的底面以斜面配合的方式与拉钩顶面抵靠且滑块可沿与拉钩移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勋贤黄文泉黄创业陈上满陈旭郑书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优加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