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577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前顶针板、后顶针板、跷跷板、二个以上的气缸组件;所述动模板、方铁、底板依次固定在一起,前顶针板与后顶针板依次叠合在底板上,跷跷板的中部固定在后顶针板上,跷跷板的一端与动模板的底面顶靠,跷跷板的一端与前顶针板的底面顶靠,气缸组件固定安装在前顶针板上且向上插入动模板,气缸组件插入动模板部分与动模板上的气路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前顶针板跟动模板间嵌入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可压住前顶针板防止其震动,保护一色产品在型腔中的静止状态,还可使前顶针板复位,具有稳定、可控、精准的优点。精准的优点。精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的二次顶结构一般用于顶出后产品取出困难的模具。所谓模具的二次顶结构,指的是部分顶针配备有跷跷板,在开模顶针板运动行程的最后阶段依靠跷跷板的杠杆原理实现顶针的二次顶出,如果需要实现二次顶的顶针较多,产品面积较大则需要有两套顶针板结构,前后分置,靠近底板的后顶针板在顶杆推动下完成顶出,前顶针板在后顶针板推动完成第一次顶出后,跷跷板作用将前顶针板抬起,前后顶针板相对分离,前顶针板继续顶出完成二次顶出,顶针板回位阶段,因为机台拉杆只能拉动后顶针板回位无法实现前顶针板的回位,所以一般设计中需要在前顶针板跟动模板之间加装弹簧来辅助回位。双色模具的一般结构是具有两个明显分开的组件型腔,模具的前模或者后模必须能够在机台上旋转180
°
,以使模具能与两个射嘴完全对准,而在顶出方面,需要一色型腔顶出不动作,二色型腔顶出正常顶出,所以需要两套顶针板并列,二色位置的机台推杆推动,一色位置则保持不动,再加上二次顶的话则需要四套顶针板,如果仍依靠弹簧复位前顶针板,所当其冲的一点是无法保证前顶针板的稳定性,因为一色产品需要保持在型腔内,基本要防止产品的松动,否则进入二色型腔可能会使一色产品无法对应好位置封胶,导致生产出不合格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色顶针板色位置的顶针板大概率会被二色顶针板的顶出带动产生一定位移,无可避免的使一色产品产生松动,甚至机台的震动也可能会产生相同的后果。所以我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研发出稳定的、可控的、精准的复位装置来实现前顶针板的复位。如果成功便能使具有二次顶的双色模具生产具有十足的可靠性稳定性,这对我司来说将成为技术攻坚的重要一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可控、精准的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本技术是一种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前顶针板、后顶针板、跷跷板、二个以上的气缸组件;所述动模板、方铁、底板依次固定在一起,在动模板与底板之间形成一个顶出空间,前顶针板与后顶针板依次叠合在底板上,跷跷板的中部固定在后顶针板上,跷跷板的一端与动模板的底面顶靠,跷跷板的一端与前顶针板的底面顶靠,气缸组件固定安装在前顶针板上且向上插入动模板,气缸组件插入动模板部分与动模板上的气路连通。
[0006]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体、活塞杆、气路螺丝;所述气缸体通过其外壁上的挂台固定在前顶针板内,活塞杆的上部固定插置在动模板内,气路螺丝固定穿置在活塞杆内,气路螺丝的上端穿入动模板内,气路螺丝中部开设有贯穿通孔,该贯穿通孔的两端分别与动模
板上的气路和气缸体内腔连通。
[0007]本技术还包括推杆和拉杆;所述推杆的上端固定在后顶针板上,推杆的下端间隙穿过底板;所述拉杆上端的挂台间隙穿置在前顶针板的中部,拉杆的下端间隙穿置在后顶针板中部,拉杆上端的挂台与后顶针板的顶面抵靠。
[0008]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前顶针板、后顶针板、跷跷板、气缸组件,在前顶针板跟动模板间嵌入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可压住前顶针板防止其震动,保护一色产品在型腔中的静止状态,还可使前顶针板复位,具有稳定、可控、精准的优点。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闭模时的横向剖视图;
[0011]图2是本技术闭模时的纵向剖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开模时的横向剖视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开模时的纵向剖视图;
[0014]图5是本技术气缸组件的轴测剖视图;
[0015]图6是本技术跷跷板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包括动模板1、方铁2、底板3、前顶针板4、后顶针板5、跷跷板6、二个气缸组件7、推杆8和拉杆9。
[0017]所述动模板1、方铁2、底板3依次固定在一起,在动模板1与底板3之间形成一个顶出空间,前顶针板4与后顶针板5依次叠合在底板3上且位于在动模板1与底板3之间的顶出空间内,跷跷板6(如图6所示)的中部固定在后顶针板5上,跷跷板6的一端与动模板1的底面顶靠,跷跷板6的一端与前顶针板4的底面顶靠,气缸组件7固定安装在前顶针板4上且向上插入动模板1,气缸组件7插入动模板1部分与动模板1上的气路11连通。
[0018]所述推杆8的上端固定在后顶针板5上,推杆8的下端间隙穿过底板3;所述拉杆9上端的挂台91间隙穿置在前顶针板4的中部,拉杆9的下端间隙穿置在后顶针板5中部,拉杆9上端的挂台91与后顶针板5的顶面抵靠。
[0019]结合图5所示,所述气缸组件7包括气缸体71、活塞杆72、气路螺丝73;所述气缸体71通过其外壁上的挂台711固定在前顶针板4两板之间,活塞杆72的上部固定插置在动模板1内,气路螺丝73固定穿置在活塞杆72内,气路螺丝73的上端穿入动模板1内,气路螺丝73中部开设有贯穿通孔731,该贯穿通孔731的两端分别与动模板1上的气路11和气缸体71内腔连通。
[0020]本技术结构说明及工作原理:
[0021]所述气缸组件7的基本结构分为气缸体71与活塞杆72,回位装置设计中气缸体71依靠挂台固定在前顶针板4两板之间如图1,图3,对应位置的活塞杆72使用加工了中轴气路的螺丝14固定在动模板1底部, 动模板1上开通气嘴气路,气路接通活塞杆72底部的螺丝孔,通过螺丝14的气路接通气缸体71,气路构架完成,评估平衡性后确定一个顶针板为了均
匀受力最好用三个气缸组件对称分布,空间利用上也要尽量不占用额外空间。开模顶出时,一色产品10对应的顶针板需要保持不动,这时气缸组件7作用压住前顶针板4防止其震动,保护一色产品10在型腔中的静止状态。二色产品20顶出,接着二次顶出,顶针复位过程,拉杆9将后顶针板5回位,二色位置气缸组件7进气将前顶针板退回原位,持续供力稳定顶针板,之后模具旋转对调一二色型腔位置进入新的注塑成型阶段,直到二色位置开模准备顶出时气缸组件7才会停止作用。
[0022]本技术的结构特点:
[0023]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的研发使用尽量简单的气缸活塞装置实现了二次顶顶针板的稳定和回位,思路创新的同时压低了成本,实际应用中使用气缸回位装置的二次顶双色模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模具生产安全能够得到较大保证,基本杜绝一色产品的压模状况发生。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方铁、底板、前顶针板、后顶针板、跷跷板、二个以上的气缸组件;所述动模板、方铁、底板依次固定在一起,在动模板与底板之间形成一个顶出空间,前顶针板与后顶针板依次叠合在底板上,跷跷板的中部固定在后顶针板上,跷跷板的一端与动模板的底面顶靠,跷跷板的一端与前顶针板的底面顶靠,气缸组件固定安装在前顶针板上且向上插入动模板,气缸组件插入动模板部分与动模板上的气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二次顶顶针板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缸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盛德兰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优加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