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58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导向柱,支撑导向柱上对称设置有变位安装筒,变位安装筒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柱,变位安装筒之间的支撑导向柱上水平设置有移动安装筒,变位安装筒的下端均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架,移动安装架的下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安装罩,所述传动安装罩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通过多种移动结构相结构,使得装置具有全面的切割范围,提升异形钢板切割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在切割前预先采用电磁吸附,将钢板多点连接,使得装置在切割下料过程中,钢板不会倾斜和坠落,影响切割质量,还能再切割完成时,抬升导出,显著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机床加工是指用机床进行原材料的加工制作,机床下料装置是将机床已加工好的工件从加工位置取下的装置。当机床将钢板加工完成后,需要将钢板移走。现有的下料方式通常采用人工通过夹具进行搬移;或者通过机械臂进行下料。但是人工下料方式效率较低,也容易使钢板受损,对工人有一定安全风险。而机械臂成本较高,操作要求较高,后期维护保养成本较高。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207068U)公开了一种机床加工钢板用下料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啮合的第二锯齿面与第一锯齿面,实现下料作业,但是在切割下料的作业面范围方面、切割质量和效率方面、下料防坠落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导向柱,支撑导向柱上对称设置有变位安装筒,变位安装筒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柱,变位安装筒之间的支撑导向柱上水平设置有移动安装筒,变位安装筒的下端均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架,移动安装架的下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安装罩,所述传动安装罩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限位转轴的下端均水平设置有转向移动板,转向移动板的下端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移动导轮,移动安装筒的下端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柱,移动安装柱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移动安装柱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支撑安装板,支撑安装板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升降柱,电控升降柱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储气筒,储气筒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安装隔板两侧的储气筒上端均伸出设置有连接管,储气筒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安装盘,转动安装盘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均流安装筒,均流安装筒的下端等间距竖直设置有射流管,射流管的上端均通过电磁阀与均流安装筒连通,射流管的下端均设置有点火器,安装隔板两侧的储气筒底部均伸出设置有柔性导管,柔性导管的下端均与均流安装筒连通,支撑安装板的边缘水平设置有转动限位环,配合转动限位环设置有转动限位套。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转轴的上端均水平设置有转向齿轮,限位转轴一侧的传动安装罩底部均竖直设置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的上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均与转向齿轮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导向柱的前后两侧水平设置有定位导向柱,变位安装筒和移动安装筒的内侧配合定位导向柱均设置有定位导向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位安装筒的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弧形转动架,弧形转动架的一端均通过复位转轴与移动安装筒连接,弧形转动架的另一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驱动滚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限位套的内侧水平设置有转动导电环,转动限位环配合转动导电环水平设置有转动导电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限位套的下端等角度竖直设置有若干绕线筒,绕线筒内均设置有驱动绕线盘。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绕线盘均向下伸出设置有承重导线,承重导线的下端均水平设置有电磁吸附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种移动结构相结构,使得装置具有全面的切割范围,提升异形钢板切割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在切割前预先采用电磁吸附,将钢板多点连接,使得装置在切割下料过程中,钢板不会倾斜和坠落,影响切割质量,还能再切割完成时,抬升导出,显著提升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中转动限位套的立体示意图。1-转向电机、2-驱动齿轮、3-传动安装罩、4-转向齿轮、5-移动导轮、6-转向移动板、7-限位转轴、8-移动安装架、9-定位导向柱、10-支撑导向柱、11-变位安装筒、12-固定螺柱、13-定位导向槽、14-驱动滚轮、15-弧形转动架、16-复位转轴、17-移动安装筒、18-蓄电池、19-移动安装柱、20-支撑安装板、21-驱动电机、22-电控升降柱、23-连接管、24-储气筒、25-承重导线、26-安装隔板、27-电磁吸附盘、28-转动限位环、29-转动限位套、30-转动导电槽、31-转动导电环、32-绕线筒、33-驱动绕线盘、34-柔性导管、35-均流安装筒、36-电磁阀、37-射流管、38-点火器、39-转动安装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导向柱10,支撑导向柱10上对称设置有变位安装筒11,变位安装筒11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柱12,变位安装筒11之间的支撑导向柱10上水平设置有移动安装筒17,变位安装筒11的下端均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架8,移动安装架8的下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安装罩3,所述传动安装罩3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7,限位转轴7的下端均水平设置有转向移动板6,转向移动板6的下端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移动导轮5,限位转轴7的上端均水平设置有转向齿轮4,限位转轴7一侧的传动安装罩3底部均竖直设置有转向电机1,转向电机1的上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驱动齿轮2,驱动齿轮2均与转向齿轮4啮合,支撑导向柱10的前后两侧水平设置有定位导向柱9,变位安装筒11和移动安装筒17的内侧配合定位导向柱9均设置有定位导向槽13,变位安装筒11的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弧形转动架15,弧形转动架15的一端均通过复位转轴16与移动安装筒17连接,弧形转动架15的另一端均通过转轴设置有驱动滚轮14,移动安装筒17的下端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柱19,移动安装柱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8,移动安装柱19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支撑安装板20,支撑安装板20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升降柱22,电控升降柱22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储气筒24,储气筒24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26,安装隔板26两侧的储气筒24上端均伸出设置有连接管23,储气筒24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安装盘39,转动安装盘39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均流安装筒35,均流安装筒35的下端等间距竖直设置有射流管37,射流管37的上端均通过电磁阀36与均流安装筒35连通,射流管37的下端均设置有点火器38,安装隔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导向柱(10),支撑导向柱(10)上对称设置有变位安装筒(11),变位安装筒(11)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柱(12),变位安装筒(11)之间的支撑导向柱(10)上水平设置有移动安装筒(17),变位安装筒(11)的下端均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架(8),移动安装架(8)的下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安装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安装罩(3)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7),限位转轴(7)的下端均水平设置有转向移动板(6),转向移动板(6)的下端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移动导轮(5),移动安装筒(17)的下端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柱(19),移动安装柱(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8),移动安装柱(19)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支撑安装板(20),支撑安装板(20)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升降柱(22),电控升降柱(22)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储气筒(24),储气筒(24)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26),安装隔板(26)两侧的储气筒(24)上端均伸出设置有连接管(23),储气筒(24)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安装盘(39),转动安装盘(39)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均流安装筒(35),均流安装筒(35)的下端等间距竖直设置有射流管(37),射流管(37)的上端均通过电磁阀(36)与均流安装筒(35)连通,射流管(37)的下端均设置有点火器(38),安装隔板(26)两侧的储气筒(24)底部均伸出设置有柔性导管(34),柔性导管(34)的下端均与均流安装筒(35)连通,支撑安装板(20)的边缘水平设置有转动限位环(28),配合转动限位环(28)设置有转动限位套(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坠型异形钢板下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导向柱(10),支撑导向柱(10)上对称设置有变位安装筒(11),变位安装筒(11)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柱(12),变位安装筒(11)之间的支撑导向柱(10)上水平设置有移动安装筒(17),变位安装筒(11)的下端均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架(8),移动安装架(8)的下端均对称设置有传动安装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安装罩(3)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限位转轴(7),限位转轴(7)的下端均水平设置有转向移动板(6),转向移动板(6)的下端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移动导轮(5),移动安装筒(17)的下端竖直设置有移动安装柱(19),移动安装柱(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8),移动安装柱(19)的下端水平设置有支撑安装板(20),支撑安装板(20)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电控升降柱(22),电控升降柱(22)的下端竖直设置有储气筒(24),储气筒(24)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安装隔板(26),安装隔板(26)两侧的储气筒(24)上端均伸出设置有连接管(23),储气筒(24)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下端通过转轴设置有转动安装盘(39),转动安装盘(39)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均流安装筒(35),均流安装筒(35)的下端等间距竖直设置有射流管(37),射流管(37)的上端均通过电磁阀(36)与均流安装筒(35)连通,射流管(37)的下端均设置有点火器(38),安装隔板(26)两侧的储气筒(24)底部均伸出设置有柔性导管(34),柔性导管(34)的下端均与均流安装筒(35)连通,支撑安装板(20)的边缘水平设置有转动限位环(28),配合转动限位环(28)设置有转动限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燕梁宁宁于海青矫莉邹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