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药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42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药箱,包括底座、穹顶、螺纹盖、第一驱动装置、取药盒、出药通道、装药装置;所述装药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其包括推药盘、托盘、补药盘;所述托盘设有转动腔,推药盘可转动的设于转动腔内,推药盘沿外周周向设有多个隔片;所述隔片、托盘围合形成装药腔;所述托盘设有一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于装药腔下方,择一装药腔的底部镂空并与所述出药口连通;所述补药盘呈环状,套设于托盘外周并可相对托盘转动,补药盘设有补药口,所述补药口与装药腔相匹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空间,增大了储药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药箱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用药箱。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针对一些感冒、发烧、腹泻,以及其他疾病,特别是患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情况下,满足家庭需要,摆放较多药品时,只能加大箱体的体积,占用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研究发现,目前来看市场上家用药盒大多为“抽屉式”单层药盒,与大多数药盒一样,但目前而言这类药盒有着自身的缺陷,例如:出药时会弹出像抽屉一样的小药盒,这种出药方式使得出药前的补充药物变得较为繁琐。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药箱,具有充分利用空间和补充药物方便的特点。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家用药箱,包括底座、穹顶、螺纹盖、第一驱动装置、取药盒、出药通道、装药装置;所述装药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其包括推药盘、托盘、补药盘;所述托盘设有转动腔,推药盘可转动的设于转动腔内,推药盘沿外周周向设有多个隔片;所述隔片、托盘围合形成装药腔;所述托盘设有一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于装药腔下方,择一装药腔的底部镂空并与所述出药口连通;所述补药盘呈环状,套设于托盘外周并可相对托盘转动,补药盘设有补药口,所述补药口与装药腔相匹配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装药装置相匹配;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药盘定角度转动;所述出药通道一端与出药口连通,另一端相对底座固定连接,并与设于固定座内的取药盒连通;所述底座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穿过推药盘、托盘、补药盘、穹顶,并与螺纹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托盘在底座、固定杆、穹顶和螺纹盖作用下,分别与底座和穹顶相抵触。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舵机、齿轮;所述推药盘设有与齿轮匹配的内齿圈;所述第一舵机相对底座固定,第一舵机连接齿轮,驱动推药盘在托盘设有的转动腔内转动。其中,舵机采用市售产品,其本身内置有控制电路,从而实现预先设定的角度变化,具体的变化值可以根据需求提前设定好。舵机相对底座固定作广义理解,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舵机与底座的具体保持不变,如舵机直接与托盘固定连接,而托盘与底座相抵触不可转动,进而舵机相对底座固定,位置不变;二是舵机可相对底座沿一个固定的轴线移动,舵机垂直投影于底座的投影点位置不变,保持固定。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推药盘轴向方向,与所述内齿圈并排设有卡齿圈;还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卡扣,所述第一卡槽与托盘连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可拆卸固定连接,配合形成卡槽腔,所述卡扣设于卡槽腔内,并与卡齿圈相匹配,卡槽腔内设有弹簧,在弹簧作用下卡扣与卡齿圈相抵触。所述卡扣、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用于辅助固定推药盘及矫正内齿轮转动角度,减小误差。在卡扣后侧卡槽腔内安装有弹簧,利用弹簧弹力将卡扣与推药盘卡齿圈相接触,防止推药盘受外界因素使推药盘转动,同时也可以限制齿轮非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减小内齿轮转动角度的细微误差,避免误差累积导致产品故障。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数量与装药装置数量相同。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一个,装药装置有多个;在药箱内还设有第二驱动装置、阻隔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丝杆、连接头;所述步进电机与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阻隔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一端面与阻隔板相抵触,另一端面与第一舵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丝杆穿过连接头,连接头沿丝杆可上下移动。其中,步进电机采用市售产品,其本身内置有控制电路,从而实现预先设定的角度变化,具体的变化值可以根据需求提前设定好。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丝杆座,所述丝杆座设有供丝杆穿过的丝杆孔,所述丝杆可在丝杆孔内转动;所述丝杆座与阻隔板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丝杆孔内设有轴承,轴承与丝杆孔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还设有通道连接件,所述通道连接件两端分别与出药通道和出药口连接。上述实施方式,均采用简单的电路连接即可:舵机与装药装置一一匹配时,舵机与托盘固定连接,任一舵机电路与电源连接,任一舵机设有独立的开关,而此时无需额外设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一舵机仅有一个时,需要第二驱动装置间接带动舵机上下移动,具体的在步进电机作用下,根据上下两层装药装置的距离设定合适的角度变化,从而使的第一舵机连接的齿轮能稳定的停留在各层装置装置处并与相应的推药盘齿合连接在一起,通过设有相应的开关控制上下移动,再配合舵机驱动齿轮带动推药盘转动取药。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生病的情况,需要准时准量服用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保证药物能够较好的发挥作用,保证治愈进度,然而,一些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行,例如降压片、护心片等,而一部分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记忆逐渐衰退,经常会遗忘吃药或不记得是否吃过,进而造成药物漏服或多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子女日常生活较忙,老年人也不愿麻烦子女提醒吃药,额外雇佣陪护人员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家用药箱,通过增加智能控制系统,即将一些控制模块、功能模块将上述各功能智能化串联起来,在CPU的控制处理下实现各功能的智能化控制,具体的,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CPU、驱动模块、音频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检测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包括各机械的运动;音频模块用于包括播放提示音、录音等;显示模块用于包括显示药物信息、时间等;电源模块用于包括供电管理,备用电等;通信模块用于包括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包括取药盒内是否取药等。在底座内还设有废药盒、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舵机、码盘和转杆,所述第二舵机和转杆分别与码盘两端连接;取药盒底板与取药盒本体铰接;所述转杆一端与取药盒地板连接,第二舵机驱动取药盒底板开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设有装药装置,在第一舵机驱动下,将相应的装药腔内的药转动到出药口处,再从出药口处掉落至出药通道内,从而进入到取药盒中进行取药;任一推药盘都有多个腔室,充分利用了空间,增大了储药量,每次将药分配好以后通过转动补药盘放入装药腔内即可,相比传统的药箱,本申请可以直接观察各个装药腔内是否有药,若无药的时候通过补药盘的补药口进行补药,同时补药口也能观察到装药腔内是否有药的情况。二、本技术设置至少一个装药装置,当仅有一个时可以将每次所吃的药整理好按顺序依次放入装药腔内,逐次取药即可;若有多个时可考虑每层装药装置单独放置一种药,且每个装药腔的药都是最小基数的药量,需要取药的时候每次从一层取一种药,多层组合起来即是该次用药的总和;若层数足够多,也可以考虑给多人配药。三、本技术还可以添加智能控制模块,将各功能通过智能模块实现控制,比如提示用药、自动清除未取的药物、远程控制备药、遇到紧急情况可通知呼救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药箱,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座、穹顶、螺纹盖、第一驱动装置、取药盒、出药通道、装药装置;/n所述装药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其包括推药盘、托盘、补药盘;/n所述托盘设有转动腔,推药盘可转动的设于转动腔内,推药盘沿外周周向设有多个隔片;所述隔片、托盘围合形成装药腔;所述托盘设有一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于装药腔下方,择一装药腔的底部镂空并与所述出药口连通;所述补药盘呈环状,套设于托盘外周并可相对托盘转动,补药盘设有补药口,所述补药口与装药腔相匹配连通;/n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装药装置相匹配;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药盘定角度转动;/n所述出药通道一端与出药口连通,另一端相对底座固定连接,并与设于固定座内的取药盒连通;/n所述底座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穿过推药盘、托盘、补药盘、穹顶,并与螺纹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托盘在底座、固定杆、穹顶和螺纹盖作用下,分别与底座和穹顶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药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穹顶、螺纹盖、第一驱动装置、取药盒、出药通道、装药装置;
所述装药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其包括推药盘、托盘、补药盘;
所述托盘设有转动腔,推药盘可转动的设于转动腔内,推药盘沿外周周向设有多个隔片;所述隔片、托盘围合形成装药腔;所述托盘设有一出药口,所述出药口设于装药腔下方,择一装药腔的底部镂空并与所述出药口连通;所述补药盘呈环状,套设于托盘外周并可相对托盘转动,补药盘设有补药口,所述补药口与装药腔相匹配连通;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装药装置相匹配;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推药盘定角度转动;
所述出药通道一端与出药口连通,另一端相对底座固定连接,并与设于固定座内的取药盒连通;
所述底座设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穿过推药盘、托盘、补药盘、穹顶,并与螺纹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托盘在底座、固定杆、穹顶和螺纹盖作用下,分别与底座和穹顶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家用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舵机、齿轮;所述推药盘设有与齿轮匹配的内齿圈;所述第一舵机相对底座固定,第一舵机连接齿轮,驱动推药盘在托盘设有的转动腔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家用药箱,其特征在于:沿推药盘轴向方向,与所述内齿圈并排设有卡齿圈;还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卡扣,所述第一卡槽与托盘连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可拆卸固定连接,配合形成卡槽腔,所述卡扣设于卡槽腔内,并与卡齿圈相匹配,卡槽腔内设有弹簧,在弹簧作用下卡扣与卡齿圈相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兵肖逸宋振义李子龙王钰皓陶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