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28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属于肉鸭养殖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包括调节件,活动连接在调节件上的指环,以及设置在调节件和指环之间的弹簧卡扣;调节件包括控制筒,设置在控制筒外圆周面上的连接套筒,设置在连接套筒端面上的挡环,以及开设在连接套筒上的限位孔;指环包括指环套,设置在指环套的外圆周面的滑动部,设置在滑动部另一端部的转动部,以及设置在转动部端部的限位部;弹簧卡扣设置在限位部,其卡扣端部贯穿限位部侧壁,与限位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省时省力、省人工、操作方便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
本技术涉及肉鸭养殖用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
技术介绍
肉鸭笼养笼具目前均设计安装有料槽挡板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在小日龄时阻挡雏鸭逃出笼具,5日龄至13日龄左右向上调节一定高度,允许肉鸭从料槽挡板下空隙采食,13日龄左右后料槽挡板落至底部肉鸭从料槽挡板上方采食;而料槽挡板的固定方式是用一种塑料材质的螺丝及螺丝帽系统,其调节方式多为徒手调节,往往造成料槽挡板调节高度不合适,导致雏鸭逃出笼具或是肉鸭不能采食,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此调节方式的辅助工具,使得对料槽挡板进行一次高度调节,平均需要在料槽挡板每一端部进行至少两次松、紧拧螺丝作业,调节之多导致人手淤血发紫,效率奇低,设备用户体验奇差,影响养殖管理效率。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省人工、操作方便高效的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其中,包括调节件,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件上的指环,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件和所述指环之间的弹簧卡扣,设置所述调节件,调节件水平放置时的高度和竖起放置时的高度,分别为预设不同日龄时对应的料槽挡板下方间隙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调节件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于料槽挡板下方,对料槽挡板下方的间隙进行调节,仅需一次即可将料槽挡板高度调节至位,在调节件上设置指环,方便作业人员佩戴于指头上进行调节作业,同时,作业人员佩戴此调节指环的手还可以用于扶稳料槽挡板,另一手进行松紧螺丝及螺丝帽,仅需要一人即可快速、高效完成调节作业;所述调节件包括控制筒,设置在所述控制筒外圆周面上,中心线与所述控制筒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连接套筒,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端面上的挡环,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套筒上,贯穿所述连接套筒侧壁的限位孔,所述控制筒沿所述控制筒中心线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控制筒沿所述控制筒中心线方向的投影,所述控制筒直径的数值为较小日龄肉鸭采食时对应的料槽挡板下方间隙的高度值,所述控制筒的高度为较大日龄肉鸭采食时对应的料槽挡板下方间隙的高度;所述指环包括指环套,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指环套的外圆周面上,外侧壁与所述挡环内侧壁相匹配的滑动部,设置在所述滑动部另一端部的转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端部的限位部,当所述滑动部贯穿置于所述挡环内时,所述指环与所述调节件相互滑动配合,当所述转动部贯穿置于所述挡环内时,所述指环与所述调节件相互转动配合,所述限位部内侧壁与所述挡环内侧壁相配合,可以防止所述指环与所述调节件脱离,可以实现根据不同作业人员的习惯,或调节件放置的角度,在使用调节指环时调整指环与调节件的角度;所述弹簧卡扣固定在所述限位部内,其卡扣端部贯穿所述限位部侧壁,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所述弹簧卡扣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套筒、所述挡环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转动部、所述限位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转动部的圆周侧面与所述挡环的内壁相切,所述限位部的圆周侧面与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相切。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在所述连接套筒的每一个侧壁上各开设一个所述限位孔,方进一步便对调整角度后的指环和调节件进行固定,提高操作效率。本技术实际使用时:当肉鸭处于较小日龄时,将滑动部与连接套筒之间解除弹簧卡扣的限位,向外拉动指环,至转动部贯穿置于挡环内时,将指环转动90°,同时由于限位部与挡环之间的作用,限位部始终置于连接套筒内,且限位部随指环转动90°,然后向内推动指环,至弹簧卡扣与限位孔配合,即完成调节件与指环的角度调整;将指环套佩戴于作业人员手指,松动螺丝或螺丝帽,将控制筒水平置于料槽挡板下方,同时佩戴指环套的手扶稳料槽挡板,另一手对螺丝或螺丝帽进行紧固处理,即完成料槽挡板一端部的调节作业,另一端部重复同样的动作即可;当肉鸭处于较大日龄时,调整调节件与指环的角度后,将指环套佩戴于作业人员手指,松动螺丝或螺丝帽,将控制筒竖直置于料槽挡板下方,同时佩戴指环套的手扶稳料槽挡板,另一手对螺丝或螺丝帽进行紧固处理,即完成料槽挡板一端部的调节作业,另一端部重复同样的动作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调节件上设置指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调节件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对料槽挡板下方的间隙进行调节,同时,作业人员佩戴此调节指环的手还可以用于扶稳料槽挡板,另一手进行松紧螺丝及螺丝帽,仅需要一人一次性即可快速、高效完成调节作业;设置调节件与指环活动连接,方便调整调节件与指环的角度;设置弹簧卡扣,方便对调整角度后的调节件和指环进行固定;在连接套筒的每一个侧壁上各开设一个限位孔,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调节件;101、控制筒;102、连接套筒;103、挡环;104、限位孔;2、指环;201、指环套;202、滑动部;203、转动部;204、限位部;3、弹簧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是: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其中,包括调节件1,活动连接在调节件1上的指环2,以及设置在调节件1和指环2之间的弹簧卡扣3;调节件1包括控制筒101,设置在控制筒101外圆周面上,中心线与控制筒10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连接套筒102,设置在连接套筒102端面上的挡环103,以及开设在连接套筒102上,贯穿连接套筒102侧壁的限位孔104;指环2包括指环套201,一端部设置在指环套201的外圆周面上,外侧壁与挡环103内侧壁相匹配的滑动部202,设置在滑动部202另一端部的转动部203,以及设置在转动部203端部的限位部204,当滑动部202贯穿置于挡环103内时,指环2与调节件1相互滑动配合,当转动部203贯穿置于挡环103内时,指环2与调节件1相互转动配合,限位部204内侧壁与挡环103内侧壁相配合,可以防止指环2与调节件1脱离;弹簧卡扣3固定在限位部204内,其卡扣端部贯穿限位部204侧壁,与限位孔104相配合;弹簧卡扣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连接套筒102、挡环103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转动部203、限位部20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转动部203的圆周侧面与挡环103的内壁相切,限位部204的圆周侧面与连接套筒102的内壁相切。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在连接套筒102的每一个侧壁上各开设一个限位孔104。本技术实际使用时:当肉鸭处于较小日龄时,将滑动部202与连接套筒102之间解除弹簧卡扣3的限位,向外拉动指环2,至转动部203贯穿置于挡环103内时,将指环2转动90°,同时由于限位部204与挡环103之间的作用,限位部204始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件(1),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件(1)上的指环(2),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件(1)和所述指环(2)之间的弹簧卡扣(3);/n所述调节件(1)包括控制筒(101),设置在所述控制筒(101)外圆周面上,中心线与所述控制筒(10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连接套筒(102),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102)端面上的挡环(103),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套筒(102)上,贯穿所述连接套筒(102)侧壁的限位孔(104);/n所述指环(2)包括指环套(201),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指环套(201)的外圆周面上,外侧壁与所述挡环(103)内侧壁相匹配的滑动部(202),设置在所述滑动部(202)另一端部的转动部(203),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部(203)端部的限位部(204);/n所述弹簧卡扣(3)设置在所述限位部(204),其卡扣端部贯穿所述限位部(204)侧壁,与所述限位孔(104)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鸭养殖用调节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件(1),活动连接在所述调节件(1)上的指环(2),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件(1)和所述指环(2)之间的弹簧卡扣(3);
所述调节件(1)包括控制筒(101),设置在所述控制筒(101)外圆周面上,中心线与所述控制筒(10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连接套筒(102),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102)端面上的挡环(103),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套筒(102)上,贯穿所述连接套筒(102)侧壁的限位孔(104);
所述指环(2)包括指环套(201),一端部设置在所述指环套(201)的外圆周面上,外侧壁与所述挡环(103)内侧壁相匹配的滑动部(202),设置在所述滑动部(202)另一端部的转动部(203),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许毅肖大勇郑荷花刘德徽张亚茹卢国民汪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