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15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4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及与壳体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突出的翅片,其包含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三翅片,其中第三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内侧,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外侧,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第一穿孔,其内安装有钉销,用以形成挂钩结构,第二翅片的第一穿孔,附近还配置有辅助孔,该挂钩结构用以与壁挂装置连接。该光伏逆变器的壁挂结构简单,安装时操作简单,其还具有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逆变器
本申请涉及光伏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领域,光伏逆变器是至关重要的设备。对于家用和小型商用光伏逆变器,一般都采用壁挂方式安装。壁挂结构要求牢固可靠,安装操作简单,同时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造价不能过高,否则产品就没有竞争力。现在市场上的小型光伏逆变器壁,为了满足壁挂功能要求,逆变器底部的散热器都经过复杂的铣削加工,才能做出挂钩结构,同时又把挂板设计得很复杂,导致加工工序多,造价高,而且安装操作还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光伏逆变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其具有壁挂结构,该壁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装操作简单同时具有防盗功能。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及与所述壳体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突出的翅片,所述翅片包含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三翅片,其中,所述第一翅片的高度h1小于第二翅片的高度h2,所述第三翅片位于两所述第一翅片间,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外侧,所述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复数第一穿孔,其内安装有钉销,用以形成挂钩结构,所述第二翅片附近还配置有辅助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翅片的高度h大于第一翅片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在安装光伏逆变器后可以给防盗锁留出安装空间,避免干涉。优选的,该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内侧,第三翅片位于两所述第二翅片间。优选的,该翅片的表面配置有凸起,以增大散热面积。优选的,该翅片的间隔介于6~10mm,所述翅片的高度10~50mm。优选的,该散热组件包含背板,其一侧配置有所述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背板为一体成型。优选的,该第一翅片的高度h1与第二翅片的高度h2的比值介于0.2~0.6。优选的,该光伏逆变器,其还包含壁挂装置,其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壁挂装置包含中间镂空的底板,其上配置有复数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以将壁挂装置固定于预设的场所,所述底板的一侧配置有上横梁、与上横梁同侧且相对设置的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缺口;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同侧且相对配置的第二挡板。优选的,该第一挡板的一侧顶部配置有凹槽,其用以与挂钩结构连接。优选的,该凹槽为U型凹槽,其附近配置第一固定孔,其通过连接件与第二翅片上的辅助孔连接。优选的,该第一挡板还配置有第二固定孔,其通过防盗锁与一侧的第二翅片上的第二穿孔连接。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的光伏逆变器具有新的壁挂结构,该壁挂结构简单,可批量生产,安装时操作简单,另外其还具有防盗功能,这样搭载其的光伏逆变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壁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与壁挂装置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壁挂后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光伏逆变器壁挂后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壁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光伏逆变器,其包含,壳体,及与壳体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突出的翅片,翅片包含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三翅片,其中,第一翅片的高度h1小于第二翅片的高度h2,第三翅片位于两第一翅片间,第二翅片位于第一翅片的外侧,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复数第一穿孔,其内安装有钉销,用以形成挂钩结构,第二翅片附近还配置有辅助孔。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翅片的高度h大于第一翅片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在安装光伏逆变器后可以给防盗锁留出安装空间,避免干涉。安装时先利用壁挂装置预固定光伏逆变器,然后利用螺栓等连接件穿入壁挂装置的预设孔及散热器,以固定光伏逆变器,整个过程简单。本实施第二翅片105a\105b分为位于翅片阵列的最外侧,其高度高于与其相邻的第一翅片104a\104b,第一翅片103位于第一翅片104a\104b之间。接下来,结构附图1至图8来详细的描述本申请提出的光伏逆变器。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光伏逆变器与壁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光伏逆变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的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光伏逆变器100,包含壳体101,及与壳体101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102,该散热组件102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间隔的突出的第三翅片103、配置于第三翅片103两侧的第一翅片104a\104b、第二翅片105a\105b其中,一侧的第一翅片104a位于第二翅片105a的内侧。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第一穿孔106,其上分别串接有钉销110,第一穿孔106的附近还配置有辅助孔107。该钉销110安装于散热组件后用以形成挂钩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仅需通过在散热组件的翅片进行简单的钻孔、攻丝加工,没有其他复杂的铣削加工的情况下,就能满足壁挂要求,简化制作工序。较佳的,钉销采用普通的标准件沉头螺钉,这样降低成本。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翅片上还配置有防盗锁安装孔108,第二翅片的高度h2大于第一翅片的高度h1,较佳的,第一翅片的高度h1与第二翅片的高度h2的比值介于0.2~0.6,这样的设计在安装光伏逆变器后可以给防盗锁300留出安装空间,避免干涉。较佳的,在第三翅片103的表面配置有散热涂层(如凸起,以增大散热面积),通过其进一步增加散热的效果。优选的,该翅片的间隔介于6~10mm,翅片的高度10~50mm。第三翅片的高度可相同也可不相同。较佳的,该散热组件包含背板,其一侧配置有翅片,该翅片与背板为一体成型。该该散热组件采用铝基板材质。两侧的第一翅片104a\104b、第二翅片105a\105b,结构相同,下面以一侧翅片为例进行描述,一侧的第一翅片104a、第二翅片上105a分别配置有2个第一穿孔,其内分别安装钉销110以形成第一挂钩、第二挂钩,该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相平行。该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用以分别与壁挂装置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上的凹槽连接。第二翅片上105a的靠近连接端子侧的第一穿孔附件配置有防盗锁安装孔108。作为图5实施方式的变形如图8所示,该光伏逆变器1000,包含壳体1001,及与壳体1001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1002,该散热组件1002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间隔的突出的翅片1003、配置于第三翅片103两侧的第一翅片1004、第二翅片1005,其中,一侧的第一翅片1004位于第二翅片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及与所述壳体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突出的翅片,/n所述翅片包含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三翅片,其中,所述第一翅片的高度h1小于第二翅片的高度h2,所述第三翅片位于两所述第一翅片之间,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外侧,/n所述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至少第一穿孔,其内用以安装钉销以形成挂钩结构,/n所述第二翅片的第一穿孔附近还配置与壁挂装置连接的辅助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及与所述壳体匹配连接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配置有复数个突出的翅片,
所述翅片包含第一翅片、第二翅片、第三翅片,其中,所述第一翅片的高度h1小于第二翅片的高度h2,所述第三翅片位于两所述第一翅片之间,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外侧,
所述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至少第一穿孔,其内用以安装钉销以形成挂钩结构,
所述第二翅片的第一穿孔附近还配置与壁挂装置连接的辅助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翅片位于所述第一翅片的内侧,第三翅片位于两所述第二翅片间,
一侧的第一翅片、第二翅片上分别配置有2个第一穿孔,其内分别安装钉销以形成第一挂钩、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表面配置有凸起,以增大散热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间隔介于6~10mm,所述翅片的高度10~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团刘克发赵永建蔡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腾圣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