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驱动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在单个开关管输出电流受限时,需要多个开关管并联才能达到整机输出功率。通过多个开关管并联提高输出额定电流,虽然可以满足实际需要和潜在的价值,但是,由于并联开关管的自身寄生参数和外部电路的不对称性,必然会导致并联开关管的不均流,以致于导致器件失效。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防反二极管来实现开通电阻与关断电阻的独立,进而实现多个开关管并联的均流。但是,二极管受制造工艺和温度的影响严重,其导通压降并不固定,这将会导致并联开关管门极电压的不一致,进而造成不均流的现象更加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并联开关管不均流的程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包括:支路选择模块、集中驱动电阻模块和分立驱动电阻模块,其中: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主要器件为开关管;且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接收驱动各个被驱动并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路选择模块、集中驱动电阻模块和分立驱动电阻模块,其中:/n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主要器件为开关管;且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接收驱动各个被驱动并联开关管的控制信号,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供电端正极接收预设高电压,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供电端负极接收预设低电压;/n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入端相连;/n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立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入端相连;/n所述分立驱动电阻模块的各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被驱动并联开关管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n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到所述分立驱动电阻模块的各个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路选择模块、集中驱动电阻模块和分立驱动电阻模块,其中: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主要器件为开关管;且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接收驱动各个被驱动并联开关管的控制信号,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供电端正极接收预设高电压,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供电端负极接收预设低电压;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立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分立驱动电阻模块的各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被驱动并联开关管的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到所述分立驱动电阻模块的各个输出端之间支路的电阻阻值与各个被驱动并联开关管的开通/关断时间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选择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供电端正极;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供电端负极;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点作为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作为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两个输出端;或者,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相连,连接点作为所述支路选择模块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选择模块存在两个输出端,且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作为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作为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两个输出端;或者,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点作为所述集中驱动电阻模块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管并联均流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香,杜恩利,陈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