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6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包括MCU主控单元,充电单元,放电单元,BMS单元,显示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MCU主控单元包括MCU芯片与其它单元连接;所述充电单元包括2对MOS管,与MC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放电单元包括2对MOS管,与MCU主控单元连接;所述BMS单元包括BMS电路;所述显示单元包括4个LED,分别代表电池电量25%、50%、75%、100%,其中第5个指示灯代表工作状态;所述开关单元包括按钮开关;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还包括MCU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装置,以太阳能充电为主,还包括适配器充电和汽车充电,可以单独充电,也可以安装在设备上充电,安全性高,电池自放电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
本技术涉及户外便携式太阳能车载冰箱电池或者户外产品电池充电和放电管理方案,尤其对于太阳能充电功能,属于新能源产品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多的户外旅行活动成为时尚,户外产品需求日益增多,车载冰箱就是其中一种旅行必备品。目前,多数车载冰箱分为半导体式和压缩机式两种,半导体冰箱有一定缺陷,只能在低常温15~18℃下制冷,而压缩机式冰箱可以在20℃~—20℃的温度范围内制冷。目前车载压缩机式冰箱配有的直流压缩机工作不能离开汽车供电,需要汽车一直开启供电,能耗大,不适合户外长时间使用,即使有的车载冰箱产品配有续航储能电池,也是有携带笨重,续航能力短,电池外挂配置不易运输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车载冰箱的充电方式单一,只有通过适配器或者车上的点烟器充电,不适合长期的户外旅游;部分车载冰箱内置电池,但是供电电池和适配器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供电,且电池带自放电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包括MCU主控单元,充电单元,放电单元,显示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MCU主控单元包括集成电路U3、接口R12、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和电容C9;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引脚接VADC,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2引脚接CHG,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4引脚接RES,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6引脚接KEY1,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8引脚接P1.6,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9引脚接LDO-3.3V,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8引脚接P0.2,所述接口R12的第1引脚接LDO-3.3V,所述接口R12的第2引脚接P1.6,所述接口R12的第3引脚接P0.2,所述接口R12的第4引脚接RES,所述接口R12的第5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接VADC,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接PVDD,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阻R19、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MOS管Q14、MOS管Q15、三极管Q16、三极管Q17和二极管D10;所述电阻R34的一端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4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6的基极、所述电阻R3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均接POUT,所述三极管Q16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14的栅极、所述电阻R38的一端、所述MOS管Q15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4的漏极与所述MOS管Q15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4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5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均接O-;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阻R18、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9、电阻R30、三极管Q10、三极管Q11、MOS管Q12、MOS管Q13和二极管D9;所述电阻R25的一端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4引脚、所述电阻R3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均接POUT,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12的栅极、所述电阻R30的一端、所述MOS管Q13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2的漏极与所述MOS管Q13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2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3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31、电阻R32和电阻R33;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20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2的一端、所述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均接LDO-3.3V,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9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7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6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与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5引脚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7、电阻R8、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1、电容C1、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MOS管Q4、三极管Q9、集成电路U2和开关S1;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均接C+,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电容C6的一端、所述电阻R16的一端和所述MOS管Q4的源极均接B+,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均接CHG,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2引脚、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均接POUT,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1引脚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均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2的第3引脚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LDO-3.3V,所述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均接PVDD,所述MOS管Q4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开关S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BMS单元,包括双MOS防倒灌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S、电阻RVM、电阻RCO、电阻RVIN、电阻RDO1、电阻RDO2、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n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VIN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源极、所述MOS管Q8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S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DO1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8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DO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DO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DO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漏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8的漏极、所述MOS管Q5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CO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6的源极、所述电阻RVM的一端、所述电阻RS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CO的另一端均接P-。/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5 CN 20192236650461.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BMS单元,包括双MOS防倒灌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S、电阻RVM、电阻RCO、电阻RVIN、电阻RDO1、电阻RDO2、MOS管Q5、MOS管Q6、MOS管Q7和MOS管Q8;
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VIN的一端、所述MOS管Q7的源极、所述MOS管Q8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S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DO1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8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DO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DO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DO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7的漏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8的漏极、所述MOS管Q5的漏极和所述MOS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5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CO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6的源极、所述电阻RVM的一端、所述电阻RS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CO的另一端均接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电阻R19、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MOS管Q14、MOS管Q15、三极管Q16、三极管Q17和二极管D10;
所述电阻R3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35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7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3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6的基极、所述电阻R3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均接POUT,所述三极管Q16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14的栅极、所述电阻R38的一端、所述MOS管Q15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3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4的漏极与所述MOS管Q15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4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5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39的另一端均接O-;
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电阻R18、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9、电阻R30、三极管Q10、三极管Q11、MOS管Q12、MOS管Q13和二极管D9;
所述电阻R2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7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2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所述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均接POUT,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12的栅极、所述电阻R30的一端、所述MOS管Q13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2的漏极与所述MOS管Q13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2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所述MOS管Q13的源极和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31、电阻R32和电阻R33;
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2的一端、所述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均接LDO-3.3V,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5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箱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主控单元,开关单元;
所述MCU主控单元包括集成电路U3、接口R12、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和电容C9;
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引脚接VADC,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2引脚接CHG,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4引脚接RES,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6引脚接KEY1,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7引脚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8引脚接P1.6,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9引脚接LDO-3.3V,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4引脚与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5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5的负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6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4的负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7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8引脚接P0.2,所述接口R12的第1引脚接LDO-3.3V,所述接口R12的第2引脚接P1.6,所述接口R12的第3引脚接P0.2,所述接口R12的第4引脚接RES,所述接口R12的第5引脚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19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3的第20引脚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26的一端接VADC,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电阻R28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7的另一端接PVDD,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龙华张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