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99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装置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包含有交换单元以及交换单元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所述交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与天线信号连接,所述交换单元包含有四个四分路器和四个单刀四掷开关组成,机壳内还包含有六层电路板,每个电路板上最多包含一个四分路器和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所述机壳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机壳还设置有射频接口和接插口,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放大单元连接,所述接插口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开关矩阵网络是自动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控制信号流向的任务,是实现自动测试接口设计的关键。在自动测试设备中,开关一般分为功率开关、信号开关、微波开关(开关矩阵)。其中功率开关一般用来对系统的电源进行切换,开关矩阵和微波开关主要用来做信号切换,根据实际被测件的测量需求,灵活分配系统的测试资源。目前,自动测试设备中的信号开关系统通常由多个射频开关组成,按照各种接口标准相互连接,形成从测试资源到被测件的灵活切换。然而现有的开关矩阵由于开关较多,多个射频开关之间由于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多个开关之间接线较为困难,且接线后线缆杂乱无章,不便于检修,也不利于矩阵开关的散热。CN201921940020.1一种射频矩阵开关装置,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矩阵开关装置,包括开关装置本体,所述开关装置本体的前端设有两组螺纹支腿,所述螺纹支腿内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开关装置本体的上部通过滑动槽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尾部设有按扣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通过弹簧和销轴活动连接在上盖的内部,所述开关装置本体的尾部内设有卡槽,所述开关装置本体内部两侧通过风机架安装有风机;本技术的上盖采用滑动连接,且设有弹簧卡扣实现固定连接,使得开关装置能够便于拆卸连接;且前端底部设有螺纹支腿,可以实行高度调节;且在开关装置内设有两组散热风机,实现对内部设备的快速散热,但矩阵开关机箱内部往往有较多的接口,若无法直拿直放,容易造成机箱内部接口的脱落。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新型开关矩阵,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采用以4×4交换开关单元为核心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复杂性,提高了灵活性和可维修性,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包含有交换单元以及交换单元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所述交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与天线信号连接,所述交换单元包含有四个四分路器和四个单刀四掷开关组成,机壳内还包含有六层电路板,每个电路板上最多包含一个四分路器和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所述机壳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机壳还设置有射频接口和接插口,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放大单元连接,所述接插口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把手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收纳槽的开口的直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盘的直径长度。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盘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优选的,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交换单元和所述放大单元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散热网,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风扇的电机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采用ARM处理芯片。优选的,所述的交换单元主要由若干个功分板和一个母板组成,所述的功分板通过接插件与母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配置灵活、模块化设计,体积小,不占空间;2.分层布线,散热快,设置把手,方便提拉。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交换开关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机壳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环形槽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限位盘;2、环形槽;3、散热网;4、弹性件;5、机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包括机壳5,所述机壳5内部包含有交换单元以及交换单元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所述交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与天线信号连接,所述交换单元包含有四个四分路器和四个单刀四掷开关组成,机壳5内还包含有六层电路板,每个电路板上最多包含一个四分路器和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所述机壳5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机壳5还设置有射频接口和接插口,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放大单元连接,所述接插口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机壳5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把手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盘1,所述收纳槽的开口的直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盘1的直径长度,对限位盘1起到限位作用。值得说明的是,请参照图4,所述收纳槽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的高度大于所述限位盘1的高度,便于机壳5竖直稳定堆叠。值得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所述收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4,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收纳槽内部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盘1与所述弹性件4的顶部连接。值得说明的是,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所述交换单元和所述放大单元连接。值得说明的是,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和散热网3,所述电源单元与所述风扇的电机连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采用ARM处理芯片。值得说明的是,4路输人信号经分路器分成4路,再由4个单刀四掷开关选择输出,这样既保证每一个输出接任意输入,又可以使4个输出端同时连接同一一个输入。在电路设计时,由于信号线之间纵横交叉,布线时既要保证带线良好的高频特性,还要保证其之间良好的隔离度,采用6层印刷电路板,分层布线。值得说明的是,放大分路单元主要对天线波束信号进行低噪声大动态放大和分路。经过仿真和计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中采用平衡无损反馈放大电路。采用低噪声、低失真的高频三极管,同时对反馈变压器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和测试,使噪声系数和动态指标有较大提高,同时设备功耗大大降低。值得说明的是,机箱采用欧式快速插拔式机箱,机箱后部母板安装有CH6系列高低频混装插座,单元模块上采用CH6系列高低频混装插头,这样,射频接插件与控制、电源等低频接插件实现了统一,在机箱前部即可对单元模块进行快速插拔安装或更换。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采用ARM处理芯片,对内完成交换单元的控制,并在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上还设置有CAN总线接口,对外可以通过CAN接口与外部遥控终端连接,并显示控制结果。控制器采用当前最先进的32位ARM处理器,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5),所述机壳(5)内部包含有交换单元以及交换单元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所述交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与天线信号连接,所述交换单元包含有四个四分路器和四个单刀四掷开关组成,机壳(5)内还包含有六层电路板,每个电路板上最多包含一个四分路器和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所述机壳(5)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机壳(5)还设置有射频接口和接插口,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放大单元连接,所述接插口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5),所述机壳(5)内部包含有交换单元以及交换单元连接的控制显示单元,所述交换单元通过放大单元与天线信号连接,所述交换单元包含有四个四分路器和四个单刀四掷开关组成,机壳(5)内还包含有六层电路板,每个电路板上最多包含一个四分路器和一个单刀四掷开关,所述机壳(5)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机壳(5)还设置有射频接口和接插口,所述射频接口与所述放大单元连接,所述接插口通过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交换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5)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把手的两端设置有限位盘(1),所述收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直径长度小于所述限位盘(1)的直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程控射频矩阵交换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远刘晟马治国曾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空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