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93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现有电缆受高温火烧后、导体暴露、遇水发生短路,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和外护套,所述护套包裹在导体外,所述导体由多个芯体绞和而成,各所述芯体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芯、耐火层、第一陶瓷带和绝缘层,所述导体与外护套之间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阻燃带和第二陶瓷带,所述导体与阻燃带之间设置阻燃填充,陶瓷化玻纤带受高温灼烧产生硬质壳体,有效保护电缆核心导体,解决电缆受高温火烧后,遇水发生短路的问题,在电缆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占据全部火灾的相当大部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重要设施的供电安全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电线电缆的防火性能,保证重要设施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正常使用,为消防营救争取时间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有一定的耐火性能,但耐火性能不佳,能满足对耐火要求较低的场合和标准,但很难满足对耐火要求较高的场合和标准,尤其很难满足BS6387-2013标准。在做BS6387:2013标准中“单纯耐火,C类”试验时,现有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在950±40°的高温下,耐火层很容易被烧坏、脱落,造成电缆短路或断路,最后导致实验失败,电缆不合格。中国技术专利CN209591624U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低毒公共安全用防火电缆,包括铜线导体、隔火层、绝缘线芯与阻燃护套,所述绝缘线芯由铜线导体、云母耐火层与绝缘套组成,所述铜线导体的外表面挤包有云母耐火层,所述云母耐火层的外表面挤包有绝缘套,所述绝缘线芯通过单丝绞合固定,且绝缘线芯的外表面固定绕包有阻燃带,所述绝缘线芯与阻燃带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阻燃填充层,所述阻燃带的外表面挤包有隔火层,所述隔火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隔火层,一定程度上提升该防火电缆的安全性。在做BS6387:2013标准中“耐火及喷水,W类”试验时,现有的耐火电力电缆在650±40°的火焰下燃烧15分钟,所有的可燃物燃烧殆尽,一旦喷水,电缆很容易短路,造成试验失败,电缆不合格。因此,需要在现有电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在满足阻燃、耐火强度的前提下,解决电缆线发生发生火灾后,灭火过程中的喷水短路问题。目前市场上新出现的非金属护套柔性防火电力电缆,防火耐火性能有所提高,但其防火耐火性能是通过成缆后挤Mg(OH)2防火泥来实现,此结构具有一定的防火耐火性能,但在实际生产中不仅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下,还会导致电缆外径变大,造成后续护套材料的浪费,并给后续的实际敷设电缆带来不便,Mg(OH)2防火泥遇火后结成的壳体易破碎,受水冲击后破碎从而不能实现避免电路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解决现有电缆受高温火烧后、导体暴露、遇水发生短路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和外护套,所述护套包裹在导体外,所述导体由多个芯体绞和而成,各所述芯体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芯、耐火层、第一陶瓷带和绝缘层,导芯单线采用高速连续变形技术拉制而成,通过预扭成型技术绞和在一起,耐火层和第一陶瓷带采用多头绕包机一次绕包完成,确保电缆的性能稳定,所述导体与外护套之间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阻燃带和第二陶瓷带,所述导体与阻燃带之间设置阻燃填充,所述第二陶瓷带在受高温灼烧后,形成硬质结壳,保护电缆本体并隔开导体和水,避免电线短路,各所述陶瓷带为陶瓷化玻璃纤维带,陶瓷化玻璃纤维带具有优良的高温抗拉强度、电绝缘性能、绝热性能和抗酸、油、水汽的腐蚀能力,导热率低,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燃烧后结壳,对电缆线核心导体形成保护,所述陶瓷化玻璃纤维带层数为2~3层,层数在能够对电缆起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不至于电缆线直径过大。更进一步,各所述导芯由退火铜线绞和形成,退火铜线硬度降低,尺寸稳定,可减少铜线变形与裂纹倾向,性能优于铜线。更进一步,所述耐火层为合成云母带,起到阻燃绝缘的效果。更进一步,所述云母带层数为2~3层,为电缆安全性能提供保障。更进一步,所述绝缘层为辐照交联聚乙烯,所述辐照交联聚乙烯由挤塑机挤出后需采用高能电子束或紫外光辐照,使聚合物由线性结构转成三维网状结构,起到良好的耐火阻燃效果。更进一步,所述阻燃填充使用阻燃玻璃丝材料进行填充,利用阻燃玻璃丝不易燃烧殆尽的特性有效的阻止火势的蔓延。更进一步,所述外护套采用辐照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所述辐照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由挤塑机挤出后需采用高能电子束或紫外光辐照,使聚合物由线性结构转成三维网状结构,有效阻燃。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添加陶瓷带,利用陶瓷化玻纤带受热“结壳”特性,有效解决云母带高温下易烧坏、脱落的缺陷,且陶瓷化玻纤带然后后形成的硬质壳体遇水不易粉碎,有效的解决了现实火灾场景中,电缆在外力冲撞下发生断路或短路导致电力供应中断和火灾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喷水,遇水后电缆发生短路,导致电力供应中断等问题,保证重要设施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正常使用,大大降低了火灾营救的难度,并为火灾营救争取了时间,相对于非金属护套柔性防火电力电缆,便于生产、成产效率高、节约成本、易于敷设,云母带、陶瓷化玻纤带及辐照交联聚乙烯共同构成电缆的绝缘层,辐照交联聚乙烯可以有效解决原防火电缆绝缘易受潮的缺陷,绝缘层及外护套均采用辐照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电缆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和防水性能,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1.绞和导体、2.耐火层、3.第一陶瓷带、4.绝缘层、5.阻燃填充、6.阻燃带、7.第二陶瓷带、8.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和外护套8,所述护套包裹在导体外,所述导体由多个芯体绞和而成,各所述芯体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芯1、耐火层2、第一陶瓷带3和绝缘层4,导芯1单线采用高速连续变形技术拉制而成,通过预扭成型技术绞和在一起,耐火层2和第一陶瓷带3采用多头绕包机一次绕包完成,确保电缆的性能稳定,所述导体与外护套8之间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阻燃带6和第二陶瓷带7,所述导体与阻燃带6之间设置阻燃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和外护套(8),所述护套包裹在导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多个芯体绞和而成,各所述芯体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芯(1)、耐火层(2)、第一陶瓷带(3)和绝缘层(4),所述导体与外护套(8)之间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阻燃带(6)和第二陶瓷带(7),所述导体与阻燃带(6)之间设置阻燃填充(5),各所述陶瓷带为陶瓷化玻璃纤维带,所述陶瓷化玻璃纤维带层数为2~3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和外护套(8),所述护套包裹在导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多个芯体绞和而成,各所述芯体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芯(1)、耐火层(2)、第一陶瓷带(3)和绝缘层(4),所述导体与外护套(8)之间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阻燃带(6)和第二陶瓷带(7),所述导体与阻燃带(6)之间设置阻燃填充(5),各所述陶瓷带为陶瓷化玻璃纤维带,所述陶瓷化玻璃纤维带层数为2~3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防火耐火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芯(1)由退火铜线绞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结壳能力的阻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信理张祥帅常玉琳毛孝丹邹海楠马双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