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83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技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包括胶框、固定设置在胶框内部中心处的边框以及固定设置在边框下端的导光板,边框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设置有LED灯,导光板的边缘处与LED灯贴合设置,边框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扩散膜片,扩散膜片的下端与导光板的上端贴合设置,边框的上端靠近扩散膜片处开设有矩形槽,边框的内部位于矩形槽的左侧处开设有空腔,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杆,边框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斜向下的第一条形孔,扩散膜片的左端穿过第一条形孔并延伸至矩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安装省时省力效率高,且便于对扩散膜片的弯曲程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晶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已知的竖屏模组采用的背光结构,很难处理好产品灯前发光效果,或有灯暗,或有灯亮,或有光束。模组厂商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会在灯前增加小白条或者小黑条来改善灯前发光效果,但是会增加员工作业工序和难度(一但白条贴不平整,灯前效果很难看),而且亮度也会降低。在专利号为CN207352321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包括:胶框、LED灯、固定在胶框内的导光板和扩散膜片,胶框包括边框及由边框围成的开口,LED灯安装在边框的一侧,导光板的一端与LED灯贴紧,扩散膜片包括中心区域及围绕中心区域的周向设置的边缘区域,中心区域位于开口内,边缘区域向远离导光板的方向弯曲后与开口的另一侧的边缘连接,且边缘区域中经过弯曲的部分与导光板之间形成间隙。但是此专利中扩散膜片采用双面胶贴合的安装方式不仅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且不便于对贴合失败的扩散膜片进行重新贴合,费时费力效率低,所以我们推出了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包括胶框(3)、固定设置在胶框(3)内部中心处的边框(2)以及固定设置在边框(2)下端的导光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设置有LED灯(4),所述导光板(5)的边缘处与LED灯(4)贴合设置,所述边框(2)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扩散膜片(1),所述扩散膜片(1)的下端与导光板(5)的上端贴合设置,所述边框(2)的上端靠近扩散膜片(1)处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边框(2)的内部位于矩形槽的左侧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杆(7),所述边框(2)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斜向下的第一条形孔,所述扩散膜片(1)的左端穿过第一条形孔并延伸至矩形槽,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包括胶框(3)、固定设置在胶框(3)内部中心处的边框(2)以及固定设置在边框(2)下端的导光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设置有LED灯(4),所述导光板(5)的边缘处与LED灯(4)贴合设置,所述边框(2)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扩散膜片(1),所述扩散膜片(1)的下端与导光板(5)的上端贴合设置,所述边框(2)的上端靠近扩散膜片(1)处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边框(2)的内部位于矩形槽的左侧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杆(7),所述边框(2)的左侧内壁开设有斜向下的第一条形孔,所述扩散膜片(1)的左端穿过第一条形孔并延伸至矩形槽,所述矩形杆(7)的右侧杆壁开设有与扩散膜片(1)的左端相配合的条形槽,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晶模组光线传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内螺纹套筒(8)、螺纹杆(10)和转轮(9),所述内螺纹套筒(8)水平设置在空腔的内部,且内螺纹套筒(8)的右端通过滚动轴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嘉煌曾勇辉林民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美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