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563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窑炉焙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其包括:炉体、干燥箱、通气管和气泵,所述炉体左右两侧壁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排气管,所述炉体顶部设置多个干燥箱,多个所述干燥箱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顶部均设置有第二过滤层,多个所述干燥箱内腔底部均设置有吸水层,多个所述干燥箱左右两侧壁均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均伸入炉体内腔,所述通气管上均设置有通气阀,能够对增氧系统提供的空气进行过滤与除湿,减少空气中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同时,能够控制进气量,便于控制增氧焙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窑炉焙烧
,具体为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在对玻璃保温瓶的熔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窑炉进行焙烧,窑炉种类很多,但都需要在1000℃左右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而焙烧过程需要大量的氧气(空气),才能使窑炉内的玻璃保温瓶燃烧均匀,内燃燃烧完全。现有的窑炉焙烧增氧系统在使用时,无法对增氧系统提供的空气进行过滤与除湿,湿气进入窑炉内部会影响焙烧效果,同时,无法控制进气量,不便于控制增氧焙烧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窑炉焙烧增氧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能够对增氧系统提供的空气进行过滤与除湿,减少空气中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同时,能够控制进气量,便于控制增氧焙烧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其包括:炉体、干燥箱、通气管和气泵,所述炉体左右两侧壁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排气管,所述炉体顶部设置多个干燥箱,多个所述干燥箱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顶部均设置有第二过滤层,多个所述干燥箱内腔底部均设置有吸水层,多个所述干燥箱左右两侧壁均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均伸入炉体内腔,所述通气管上均设置有通气阀,所述干燥箱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气泵,所述气泵连接有伸入干燥箱内腔的吹气管。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排气管在炉体左右两侧壁顶部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干燥箱在炉体顶部均匀分布。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水层采用石灰填充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过滤层采用活性炭填充制成,所述第二过滤层采用纱网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干燥箱外部均设置有玻璃视窗。与现有技术相比:外部空气通过吹气管进入干燥箱内腔,进入干燥箱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的杂质,通过吸水层吸附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干燥箱中的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炉体内腔,对炉体内腔进行增氧,通气阀用于控制空气流量的大小,通过排气管排出炉体内部的废气,能够对增氧系统提供的空气进行过滤与除湿,减少空气中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同时,能够控制进气量,便于控制增氧焙烧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炉体、110排气管、200干燥箱、210卡块、220第一过滤层、230第二过滤层、240吸水层、300通气管、310通气阀、400气泵、410吹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能够对增氧系统提供的空气进行过滤与除湿,减少空气中的湿气,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同时,能够控制进气量,便于控制增氧焙烧的效果,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炉体100、干燥箱200、通气管300和气泵400;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炉体100具有排气管110,具体的,排气管110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排气管110,排气管110在炉体100左右两侧壁均匀分布,通过排气管110排出炉体100内部的废气。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干燥箱200具有卡块210、第一过滤层220、第二过滤层230和吸水层240,具体的,干燥箱200安装在炉体100顶部,干燥箱200内腔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卡块210,卡块210顶部均安装有第一过滤层220,第一过滤层220顶部均安装有第二过滤层230,干燥箱200内腔底部均安装有吸水层240,第一过滤层220采用活性炭填充制成,第二过滤层230采用纱网制成,吸水层240采用石灰填充制成,进入干燥箱200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过滤层220和第二过滤层230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的杂质,通过吸水层240吸附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通气管300具有通气阀310,具体的,通气管300连接在干燥箱200左右两侧壁,通气管300伸入炉体100内腔,通气管300上安装通气阀310,干燥箱200中的空气通过通气管300进入炉体100内腔,对炉体100内腔进行增氧,通气阀310用于控制空气流量的大小。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气泵400具有吹气管410,具体的,气泵400安装在通气管300顶部,气泵400连接吹气管410,吹气管410伸入干燥箱200内腔,气泵400工作,外部空气通过吹气管410进入干燥箱200内腔进行过滤干燥。在具体的使用时,气泵400工作,外部空气通过吹气管410进入干燥箱200内腔,进入干燥箱200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一过滤层220和第二过滤层230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的杂质,通过吸水层240吸附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湿气进入窑炉内部影响焙烧效果,干燥箱200中的空气通过通气管300进入炉体100内腔,对炉体100内腔进行增氧,通气阀310用于控制空气流量的大小,通过排气管110排出炉体100内部的废气。多个所述排气管110在炉体100左右两侧壁顶部均匀分布,使炉体100均匀排气。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在炉体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0)、干燥箱(200)、通气管(300)和气泵(400),所述炉体(100)左右两侧壁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排气管(110),所述炉体(100)顶部设置多个干燥箱(200),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210),所述卡块(210)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层(220),所述第一过滤层(220)顶部均设置有第二过滤层(230),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内腔底部均设置有吸水层(240),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左右两侧壁均连接通气管(300),所述通气管(300)均伸入炉体(100)内腔,所述通气管(300)上均设置有通气阀(310),所述干燥箱(200)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气泵(400),所述气泵(400)连接有伸入干燥箱(200)内腔的吹气管(4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焙烧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0)、干燥箱(200)、通气管(300)和气泵(400),所述炉体(100)左右两侧壁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排气管(110),所述炉体(100)顶部设置多个干燥箱(200),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210),所述卡块(210)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过滤层(220),所述第一过滤层(220)顶部均设置有第二过滤层(230),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内腔底部均设置有吸水层(240),多个所述干燥箱(200)左右两侧壁均连接通气管(300),所述通气管(300)均伸入炉体(100)内腔,所述通气管(300)上均设置有通气阀(310),所述干燥箱(200)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气泵(400),所述气泵(400)连接有伸入干燥箱(200)内腔的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用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嘉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