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55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白装置。包括超导介质的吸热换热器和超导介质的放热换热器,两者通过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路布置简单,占用体积小,且不需另设传递介质的增压泵,节省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免除后期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脱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脱白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烟气消白多采用MGGH系统,此系统为将烟气热量导入到水里,通过水循环,将烟囱出口前的烟气加热85℃以上。由于烟囱的高度相当高,水循环过程中需要配比较大的循环泵,能耗较高,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脱白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节省能耗的新型以解决现有脱白装置占用空间大、维护成本及能耗就较高问题的脱白装置。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换热器和放热换热器;所述吸热换热器包括第一保温箱体,第一保温箱体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第一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一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一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接口,所述第一下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所述放热换热器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第二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放热换热器中的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二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二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二下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入接口;所述放热换热器的设置位置接近烟囱的顶部;在烟气排出方向,吸热换热器处在放热换热器的上游;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出接口和第二下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入接口通过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箱体中设置多组超导介质换热管,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一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一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二箱体中设置与第一保温箱体中相同组数的超导介质换热管,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二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二上端汇集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箱体及第二箱体内设置若干烟气挡板,形成烟气通道,并由烟气挡板在箱体内隔离出汇集管设置箱体。进一步地,第一保温箱体的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设置在保温箱体的侧面;其超导介质换热管设置成垂直于水平面;第二箱体的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和顶部;其超导介质换热管设置成倾斜于水平面。本技术管路布置简单,占用体积小,且不需另设传递介质的增压泵,节省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免除后期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脱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热换热器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热换热器超导介质换热管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图1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烟气脱白装置,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换热器和放热换热器。吸热换热器包括保温箱体1,箱体外壳设置保温材料及保护层。保温箱体1设置烟气进口11和烟气出口12,所述烟气进口11和烟气出口12分别连接烟气管道100。保温箱体1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2,超导介质换热管2内填充超导介质材料,超导介质换热管2可采用鳍片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2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2,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2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一上端汇集管21,下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一下端汇集管22,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接口210,所述第一下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220。第一上端汇集管21,第一下端汇集管22均填充超导介质材料。放热换热器包括箱体5,箱体5有额可以是保温箱体,外壳设置保温材料及保护层。箱体5设置烟气进口51和烟气出口52,所述烟气进口51连接烟气管道100接近烟囱顶部的部分。在烟气排出方向,吸热换热器处在放热换热器的上游,吸热换热器的烟气进口11所连接的烟道直接和锅炉烟气出口连接或直接连接到锅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52可以直接作为烟囱的出口。箱体5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6,超导介质换热管6内填充超导介质材料,超导介质换热管6可采用鳍片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2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2,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2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二上端汇集管61,下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二下端汇集管62,所述第二下端汇集管62设置热量导入接口620。第二上端汇集管61,第二下端汇集管62均填充超导介质材料。所述热量导出接口210、热量导入接口620设置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的连接结构,比如法兰结构。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出接口210和第二下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入接口通过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连接,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的外部一般需要设置保温材料,根据放热换热器和吸热换热器以及烟气热能的计算,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的中间还可嵌入另一个超导介质的放热换热器。超导介质换热管2中的超导介质通过第一上端汇集管21中的超导介质与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中的超导介质进行换热,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中的超导介质和第二下端汇集管61中的超导介质进行换热,第二下端汇集管61中的超导介质和超导介质换热管6中的换热介质换热,并将在吸热换热器中吸收的热量的部分放热给即将排出烟囱的烟气,提高其温度,实现脱白。所述保温箱体1中设置多组超导介质换热管2,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上端连接第一上端汇集管21,下端连接第一下端汇集管22,所述箱体5中设置与保温箱体1中相同组数的超导介质换热管6,每组超导介质换热管6的下端连接第二下端汇集管62,上端连接第二上端汇集管61。它们之间均一一连接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并在其中填充超导介质。为了注入和泻出超导介质的操作方便,可以在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200上也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以方便对上部管道及放热换热器的超导介质的注入和泻出。所述保温箱体1、箱体5内设置若干烟气挡板3,所述烟气挡板3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中,形成烟气通道,超导介质换热管2、6分别处在所述保温箱体1、箱体5内的烟气通道中。保温箱体1的烟气进口11和烟气出口12设置在保温箱体1的侧面;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2设置成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组可通过螺栓41连接在吊挂梁4上,吊挂梁则4安装在箱体1上。箱体5的烟气进口51和烟气出口52设置在箱体5的底部和顶部,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6设置成倾斜于水平面。烟气挡板3在箱体内分别隔离出汇集管21、22、61、62的设置箱体。综上所述本技术之组装设计,换热管组只需1组热量导出接口即可将热交换所得热量传递出去,而放热换热器在无需介质增压泵无需另外的加热源的情况下,依靠超导介质的自身热量传递能够吸收吸热换热器的热量,将其用于加热烟气脱白,减少了管路布置,占用体积小,且不需另设传递介质的增压泵,节省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免除后期维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换热器和放热换热器;所述吸热换热器包括第一保温箱体,第一保温箱体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第一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一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一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接口,所述第一下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n所述放热换热器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第二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放热换热器中的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二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二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二下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入接口;/n所述放热换热器的设置位置接近烟囱的顶部;在烟气排出方向,吸热换热器处在放热换热器的上游;/n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出接口和第二下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入接口通过超导介质换热连接管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烟气脱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换热器和放热换热器;所述吸热换热器包括第一保温箱体,第一保温箱体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第一保温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一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一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出接口,所述第一下端汇集管设置超导介质注入/泻出口;
所述放热换热器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第二箱体中设置超导介质换热管;所述超导介质换热管呈组设置,每组设置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放热换热器中的所述多根超导介质换热管的下端连接第二下端汇集管,上端连接第二上端汇集管,所述第二下端汇集管设置热量导入接口;
所述放热换热器的设置位置接近烟囱的顶部;在烟气排出方向,吸热换热器处在放热换热器的上游;
所述第一上端汇集管的热量导出接口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荣付宝龙钟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