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装置以及调整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484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装置以及调整组件,该角度可调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与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阻尼杆,阻尼杆穿过通孔而插置在容置空间中,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容置空间中、自杆体的第一端部延伸的弧形凸部;阻尼轮,阻尼轮设置在容置空间中且滑动套设于杆体的外围;其中,当施加外部作用力而将壳体调整到预定角度后,弧形凸部远离杆体一侧的至少部分与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一阻尼,阻尼轮外壁的至少部分与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二阻尼,进而通过第一阻尼和第二阻尼的配合而使壳体保持在预定角度。本申请所提供的角度可调装置能够方便用户调整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可调装置以及调整组件
本申请涉及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装置以及调整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对产品的调整机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可穿戴式设备及一些运动产品上面用来调整角度的方式基本上都是用户在调整角度后通过螺钉旋紧、固定。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现有调整角度的方式复杂,用户操作起来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装置以及调整组件,能够方便用户调整角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穿过所述通孔而插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自所述杆体的第一端部延伸的弧形凸部;阻尼轮,所述阻尼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滑动套设于所述杆体的外围;其中,当施加外部作用力而将所述壳体调整到预定角度后,所述弧形凸部远离所述杆体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一阻尼,所述阻尼轮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二阻尼,进而通过所述第一阻尼和所述第二阻尼的配合而使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预定角度。其中,所述阻尼杆呈蘑菇状,包括作为蘑菇杆的所述杆体以及作为蘑菇头的所述弧形凸部。其中,还包括:弹簧,弹性支撑在所述弧形凸部与所述阻尼轮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凸部靠近所述杆体的一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尼轮抵接。其中,还包括:硅胶圈,围绕所述阻尼轮且嵌设在所述阻尼轮的外围,其中,当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预定角度时,所述硅胶圈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其中,当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预定角度时,所述弧形凸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阻尼轮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其中,还包括:基座,与所述阻尼杆裸露在所述壳体外部且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整组件,包括:阻尼杆,所述阻尼杆包括杆体以及自所述杆体的第一端部延伸的弧形凸部;阻尼轮,所述阻尼轮滑动套设于所述杆体的外围。其中,所述阻尼杆呈蘑菇状,包括作为蘑菇杆的所述杆体以及作为蘑菇头的所述弧形凸部。其中,还包括:弹簧,弹性支撑在所述弧形凸部与所述阻尼轮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凸部靠近所述杆体的一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尼轮抵接。其中,还包括:硅胶圈,围绕所述阻尼轮且嵌设在所述阻尼轮的外围。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的角度可调装置通过设置阻尼杆以及滑动套设在阻尼杆外围的阻尼轮,使得当将壳体调整到预定角度后,阻尼杆的弧形凸部与壳体之间产生第一阻尼,阻尼轮与壳体之间产生第二阻尼,从而通过第一阻尼和第二阻尼的相互配合而使壳体保持在预定角度,实现用户可以直接调整壳体的角度,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申请角度可调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角度可调装置沿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角度可调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调整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调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角度可调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角度可调装置沿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角度可调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角度可调装置是任意一个可以调节角度的装置,例如设置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当需要调整该摄像头相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角度时,用户可直接调整该摄像头的角度而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具体地,该角度可调装置100包括壳体110、阻尼杆120以及阻尼轮130。壳体110设有一容置空间111以及与容置空间111连通的通孔112,容置空间111通过通孔112与角度可调装置100外部空间连通,其中角度可调装置100的壳体110还连接有其他元件(图未示),当用户需要调整角度可调装置100的角度时,直接在壳体110上施加外部作用力,使壳体110和其连接元件的角度一起发生改变。阻尼杆120穿过通孔112而插置在容置空间111中,其一端设置在容置空间111中,一端裸露在壳体110的外部。阻尼杆120具体包括杆体121以及弧形凸部122,杆体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211以及第二端部1212,弧形凸部122与杆体121的第一端部1211连接,当阻尼杆120插置在容置空间111中时,杆体121的第一端部1211以及弧形凸部122设置在容置空间111中,第二端部1212裸露在壳体110的外部。阻尼轮130设置在容置空间111中且滑动套设于杆体121的外围,当在阻尼轮130上施加外部作用力时,阻尼轮130能够沿着杆体121滑动,其中阻尼轮130无论在什么状态下,其至少部分均与壳体110的内壁紧密贴合。其中,当施加外部作用力而将壳体110调整到预定角度后,弧形凸部122远离杆体121一侧的至少部分与壳体110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一阻尼,阻尼轮130外壁的至少部分与壳体110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二阻尼,进而通过第一阻尼和第二阻尼的配合而使壳体110保持在预定角度。具体地,当将壳体110调整到预定角度后,弧形凸部122的至少部分与壳体110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即为第一阻尼,阻尼轮130外壁的至少部分与壳体110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即为第二阻尼,而第一阻尼与第二阻尼的相互配合能够与壳体110和其连接的元件的重力平衡,从而壳体110能够维持在该预定角度。而当需要改变壳体110的角度时,由于阻尼轮130滑动套设于阻尼杆120的外围,因此用户可在壳体110上施加外部作用力,使壳体110带动阻尼轮130沿着阻尼杆120的延伸方向相对阻尼杆120运动而使弧形凸部122与壳体110内壁分离,此时第一阻尼消失,进而用户通过继续施加外部作用力,并使施加在壳体110上的外部作用力大于阻尼轮130与壳体110之间的第二阻尼,当施加在壳体110上的外部作用力大于阻尼轮130与壳体110之间的第二阻尼时,壳体110相对阻尼杆120的角度能够发生改变,具体地,由于本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n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穿过所述通孔而插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自所述杆体的第一端部延伸的弧形凸部;/n阻尼轮,所述阻尼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滑动套设于所述杆体的外围;/n其中,当施加外部作用力而将所述壳体调整到预定角度后,所述弧形凸部远离所述杆体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一阻尼,所述阻尼轮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二阻尼,进而通过所述第一阻尼和所述第二阻尼的配合而使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预定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通孔;
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穿过所述通孔而插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包括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自所述杆体的第一端部延伸的弧形凸部;
阻尼轮,所述阻尼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且滑动套设于所述杆体的外围;
其中,当施加外部作用力而将所述壳体调整到预定角度后,所述弧形凸部远离所述杆体一侧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一阻尼,所述阻尼轮外壁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而产生第二阻尼,进而通过所述第一阻尼和所述第二阻尼的配合而使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预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杆呈蘑菇状,包括作为蘑菇杆的所述杆体以及作为蘑菇头的所述弧形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簧,弹性支撑在所述弧形凸部与所述阻尼轮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弧形凸部靠近所述杆体的一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尼轮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硅胶圈,围绕所述阻尼轮且嵌设在所述阻尼轮的外围,其中,当所述壳体保持在所述预定角度时,所述硅胶圈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斌孔凡磷吴玉中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