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固专利>正文

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38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包括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供控电结构和握持结构;其中: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由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离心叶轮和电机组成;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表面设有导流结构体,离心叶轮装置于电机轴轴端,部署于导流结构体内构空间;握持结构固设于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外侧。该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实现水流以离心方式进,以轴流方式出,即使输出水流具有高动能,又使进入水流与输出水流共轴线;整体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潜水时的握持操纵;喷水效率高;驱动水流的运动部件内藏接触困难,安全性突出;或者还包括流体增压输出结构体,对水流再赋能,可获得远超传统涵道式螺旋桨潜水器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作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潜水活动从性质上分为专业潜水和休闲潜水。专业潜水主要是指水下工程、水下救捞、水下探险等方面需要有经验的专业潜水人员进行的潜水活动。而休闲潜水是指以水下观光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潜水活动,其中又分为浮潜和水肺潜水。目前,潜水员进行潜水的时候一般是依靠人力进行水下活动,对潜水员的体力消耗大,活动的范围也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包括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供控电结构和握持结构;其中,所述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包括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离心叶轮和电机;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表面设有导流结构体、离心叶轮装置于电机轴轴端,部署于导流结构体内构空间;握持结构固设于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外侧;所述供控电结构控制连接所述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板握手。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结构为杆型握手。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折板握手。进一步地,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板弯曲握手。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的筒身设有流体副入口;所述流体副入口与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部空间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所述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为包括有出端内流体通道和出端外流体输入通道的壳体;所述出端外流体输入通道的出口与出端内流体通道相通;所述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设置于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的流体输出端。进一步地,还包括流体出端结构体;所述流体出端结构体为具有束流作用的漏斗状结构体;所述流体出端结构体设置于所述流体离心贯流作用装置的流体输出端。进一步地,还包括流体增压输出结构体;所述流体增压输出结构体为轴流叶轮;所述离心叶轮和所述轴流叶轮共同部署于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并共用驱动源,且所述轴流叶轮位于所述导流结构体的流体输出端之后。该潜水用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实现水流以离心方式进,以轴流方式出,既使输出水流具有高动能,又使进入水流与输出水流共轴线;整体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潜水时的握持操纵;喷水效率高;驱动水流的运动部件内藏接触困难,安全性突出;考虑其增设于导流结构体之后的水流再赋能结构,或者还包括水流流量扩增结构,可获得远超传统涵道式螺旋桨潜水器推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设置流体增压输出结构体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图2为设置导流结构体的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流体出端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设有导流条的流体出端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离心叶轮200离心贯流导流筒体201进水口202喷水口210导流结构体211导流条221直板握手222杆型握手223直折板握手300电机400流体副入口500流体出端结构体600流体增压输出结构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包括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供控电结构和握持结构;其中,所述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包括离心贯流导流筒体200、离心叶轮100和电机300;离心贯流导流筒体200内表面设有导流结构体210,离心叶轮100装置于电机轴轴端,部署于导流结构体210内构空间;握持结构固设于离心贯流导流筒体200外侧;所述供控电结构控制连接所述电机300。具体地,使用时,潜水员手握离心贯流导流筒体200握持结构,通过供控电结构控制电机300的工作,电机300驱动离心叶轮100转动,离心叶轮实现水流以离心方式进,以轴流方式出,既使输出水流具有高动能,又使进入水流与输出水流共轴线;整体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潜水时的握持操纵;喷水效率高;驱动水流的运动部件内藏接触困难,安全性突出。进一步地,参考图2结构,离心贯流导流筒体200内表面设有导流结构体210。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板握手221。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握持结构为杆型握手222。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折板握手。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板弯曲握手223。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的筒身设有流体副入口;所述流体副入口与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部空间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所述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为包括有出端内流体通道和出端外流体输入通道的壳体;所述出端外流体输入通道的出口与出端内流体通道相通;所述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设置于所述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的流体输出端。需要说明的是,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应用于流体作用装置时,出端内流体通道为流体作用装置的流体导流通道;当流体作用装置的内部流动流体在出端内流体通道高速流动时,流体会在出端外流体输入通道的入口处产生相对于出端外流体输入通道入口的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外流体从出端外流体通道的入口流入至出端内流体通道内参与内流体的流动,从而实现扩流。此外,出端流量负压扩增结构体与流体作用装置的导流体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或者为组合式结构。进一步地,如图5-图8所示,还包括流体出端结构体500;所述流体出端结构体500为具有束流作用的漏斗状结构体;所述流体出端结构体500设置于所述流体离心贯流作用装置的流体输出端。需要说明的是,流体出端结构体应用于流体作用装置时,流体出端结构体的大口与流体作用装置的流体输出端连接,流体出端结构体的小口为出口;流体从流体出端结构体的大口进入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供控电结构和握持结构;/n其中,所述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包括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离心叶轮和电机;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表面设有导流结构体,离心叶轮装置于电机轴轴端,部署于导流结构体内构空间;握持结构固设于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外侧;/n所述供控电结构控制连接所述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9 CN 20181144807501.一种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供控电结构和握持结构;
其中,所述离心贯流喷射推进装置本体包括离心贯流导流筒体、离心叶轮和电机;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内表面设有导流结构体,离心叶轮装置于电机轴轴端,部署于导流结构体内构空间;握持结构固设于离心贯流导流筒体外侧;
所述供控电结构控制连接所述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板握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为杆型握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折板握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的离心贯流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结构为直板弯曲握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用的离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邻曾固
申请(专利权)人:曾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