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17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涉及空心桩连接技术领域,包括:上空心桩体、下空心桩体、内固板、外固板、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螺栓组,上空心桩体和下空心桩体的端部都同轴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外径均小于上空心桩体和下空心桩体的外径,内固板设置于环形凸起的内壁,外固板设置于环形凸起的外壁,第一连接环设置于上空心桩体的底部,第二连接环设置于下空心桩体的顶部,且第一连接环底部设置有连接槽,第二连接环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连接槽和连接块形状相适配,第一连接环的外壁设置有沉孔,螺栓组从沉孔内贯穿所述连接块,且螺栓组的端部嵌设于沉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固、安装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心桩连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楼大厦的需要越来越多,在建筑行业中,空心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基建材料,由于其空心结构,不但可以减轻重量,而且其机械强度并不比实心的差,所以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空心桩作为建筑的基建,其结构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未来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建筑施工中,先在地面以下钻桩孔,然后将由多个空心桩单元连接而成的一整个空心桩下沉到桩孔内,所以对空心桩的连接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102061703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连接结构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包括:空心桩体、端板,端板设置在空心桩体的两端,端板内侧沿端板的外周边均布或对称分布连接块,连接块上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外露的螺孔或直孔。专用于连接上述带连接结构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的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以及与端板内侧连接块分别连接的连接脚,连接脚为螺栓或柱销,连接板与连接脚制作成为整体结构,连接板上设有槽,槽中安装与端板内侧连接块上的螺孔连接的螺钉,或在槽中安装了与端板内侧连接块上的直孔连接的柱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连接板通过螺栓或者柱销固定在空心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后,连接板、螺栓或者柱销的头部均凸出于空心桩体的外壁上,增大了空心桩体的外径长度,当将多个空心桩体连接而成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下沉至桩孔内时,空心桩体的外壁不能与桩孔很好的贴合在一起,结构不够稳固、安装不够方便,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稳固、安装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包括:上空心桩体、下空心桩体、内固板、外固板、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和螺栓组,所述上空心桩体和所述下空心桩体的截面为圆环形,所述上空心桩体和所述下空心桩体的端部都同轴设置有环形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上空心桩体和所述下空心桩体的内径,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均小于所述上空心桩体和所述下空心桩体的外径,所述内固板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所述外固板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壁,所述内固板、所述外固板、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外径总和与所述上空心桩体和所述下空心桩体的内外径一致,所述第一连接环设置于所述上空心桩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环设置于所述下空心桩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连接环底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环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槽和所述连接块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外壁设置有沉孔,所述螺栓组从所述沉孔内贯穿所述连接块,且所述螺栓组的端部嵌设于所述沉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与上空心桩体、下空心桩体的内外径差为内固板和外固板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环形凸起、内固板和外固板固定连接后,与上空心桩体和下空心桩体的大小一致,该空心桩整体的尺寸没有变,同时,第一连接环上的连接槽为第二连接环上的连接块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通过螺栓组将上空心桩体和下空心桩体连接后,螺栓组的头部没有突出于该空心桩体的外壁,在将该空心桩下沉至桩孔内时,空心桩的外壁能与桩孔相互贴合,该空心桩的结构比较稳固,且安装比较方便;且内固板和外固板的结构强度较好,上空桩体和下空心桩体的连接处结构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壁预埋有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内固板由多个内弧形板拼接而成,且多个所述内弧形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环形凸起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环形凸起的内壁预埋第一连接件后,第一连接件会凸出于环形凸起的内壁,从而影响整个内固板的安装,通过将内固板分成多个内弧形板后,将单个内弧形板依次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环形凸起的内壁固定,多个内弧形板再拼接成一个环状的内固板,从而使实现了内固板与环形凸起连接的目的,结构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弧形板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内部,且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呈弯钩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的弯钩部可以使第一连接件不容易从环形凸起内脱离,从而使内弧形板和环形凸起更加稳定、牢固地与环形凸起连接,结构比较稳定、牢固,同时,第一穿孔为第一连接件的端部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使第一连接件的端部没有凸出于该空心桩的内壁,结构比较稳固,安装该空心桩体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壁上预埋有多个第二连接件,所述外固板由多个外弧形板拼接而成,且多个所述外弧形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环形凸起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环形凸起的外壁预埋第二连接件后,第二连接件会凸出于环形凸起的外壁,从而影响整个外固板的安装,通过将外固板分成多个外弧形板后,将单个外弧形板依次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环形凸起的外壁固定,多个外弧形板再拼接成一个环状的外固板,从而使实现了外固板与环形凸起连接的目的,结构比较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弧形板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内部,且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呈弯钩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的弯钩部可以使第二连接件不容易从环形凸起内脱离,从而使外弧形板更加稳定、牢固地与环形凸起连接,结构比较稳定、牢固,同时,第二穿孔为第二连接件的端部提供了较好的安装位置,使第二连接件的端部没有凸出于该空心桩的外壁,在将该空心桩下沉至桩孔内时,该空心状的外壁可以和桩孔相互贴合,结构更加稳固,安装该空心桩体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空心桩体和所述下空心桩体的端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环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上空心桩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下空心桩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环和上空心桩体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第二连接环和下空心桩体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使第一连接环不容易与上空心桩体相互脱离、使第二连接环不容易与下空心桩体相互脱离,从而使上空心桩体和下空心桩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接件靠近所述环形凸起的一端呈弯钩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件的弯钩部可以使第三连接件不容易从上空心桩体和下空心桩体的端部脱离,从而使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与上空心桩体、下空心桩体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使上空心桩体与下空心桩体通过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更加稳定、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结构更加稳定、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渗透进连接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空心桩体(1)、下空心桩体(2)、内固板(3)、外固板(4)、第一连接环(5)、第二连接环(6)和螺栓组(7),/n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截面为圆环形,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端部都同轴设置有环形凸起(8),且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内径,所述环形凸起(8)的外径均小于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外径,/n所述内固板(3)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壁,所述外固板(4)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8)的外壁,所述内固板(3)、所述外固板(4)、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外径总和与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内、外径一致,/n所述第一连接环(5)设置于所述上空心桩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环(6)设置于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连接环(5)底部设置有连接槽(51),所述第二连接环(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61),所述连接槽(51)和所述连接块(61)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环(5)的外壁设置有沉孔,所述螺栓组(7)从所述沉孔内贯穿所述连接块(61),且所述螺栓组(7)的端部嵌设于所述沉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空心桩体(1)、下空心桩体(2)、内固板(3)、外固板(4)、第一连接环(5)、第二连接环(6)和螺栓组(7),
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截面为圆环形,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端部都同轴设置有环形凸起(8),且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径均大于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内径,所述环形凸起(8)的外径均小于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外径,
所述内固板(3)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壁,所述外固板(4)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8)的外壁,所述内固板(3)、所述外固板(4)、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外径总和与所述上空心桩体(1)和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内、外径一致,
所述第一连接环(5)设置于所述上空心桩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环(6)设置于所述下空心桩体(2)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连接环(5)底部设置有连接槽(51),所述第二连接环(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61),所述连接槽(51)和所述连接块(61)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环(5)的外壁设置有沉孔,所述螺栓组(7)从所述沉孔内贯穿所述连接块(61),且所述螺栓组(7)的端部嵌设于所述沉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8)的内壁预埋有多个第一连接件(9),所述内固板(3)由多个内弧形板拼接而成,且多个所述内弧形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9)与所述环形凸起(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拔空心桩连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明邵良荣张聪辰何维康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