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怀谦专利>正文

便携式自动吊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10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于携带可自动示值的吊式称重衡器。是由吊环、称量机构、拉杆和吊钩组成的。该便携式自动吊秤的称量机构是一个由挟持游砣产生位移的张丝及与游砣连为一体的齿条、变径齿轮、齿轮传动系统和有均匀刻度的双指针刻度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于替代杆秤,是一种操作简便,难于作弊,自动示值,读数精确度高且范围大,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廉的便携式新型称量工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仪器领域的称量装置,是一种便于携带的可以自动显示重量值的称重衡器。现有的称重衡器有杆秤、台秤、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它们虽都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人们的各种称重要求,但它们或因体积和重量过大,不便携带;或因操作受条件限制,不易普及;或因精确度不高、容易作弊等,给使用者带来遗憾。CN87211752U公开了一种双摆式字盘秤,它利用杠杆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在圆盘上指示重量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新式手提秤。但该秤由于在串联和并联两个摆及连接摆与称重杠杆之间的细丝时都采用的是悬空的处理方式,无法克服很容易造成的细丝的形变,而细丝的形变,对称重精确度的影响是甚为关键的。另外,仅靠一根悬空连接的细丝,是无法确保两个摆都能够始终保持对称偏摆的关系,而双摆间的不对称,同样会影响称重的精确度。该秤还存在称重范围受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各类称重衡器的各种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通过紧凑的结构设计、自行克服外力对零部件的影响,既容易操作,便于携带,又难于作弊,且精确度高,称重范围大的可自动显示重量值的便携式自动吊秤。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得以实现的,一个由吊环、称量机构、拉杆和吊钩组成的便携式自动吊秤,其特征是称量机构是一个带有读数视窗的盒体。该盒体的内腔里有一个通过两个固定在盒体外壳上的轴而装于盒体上部的确定的参照重物游砣,一条两端分别固定于外壳顶部与中心线位置相对称的张丝,穿过游砣,经与相互对称的两个游砣轴和装在盒体下部支撑架上的两个相互对称且靠近中心线位置上的支撑轴的柱面相接触,并与中心线下部的拉杆轴的柱面接触后折回,盒体内腔里还有与游砣连为一体的传动系统及其所带动的指示系统。本技术的第二个特征是称量机构的传动系统是一个与游砣相连接的由齿条和三组不同结构的齿轮所组成的传动齿系,固定在游砣上的齿条与一齿轮相啮合,与该齿轮同轴且固定的是一变径齿轮,该变径齿轮与另一变径齿轮相啮合,而与这一变径齿轮固定于同一轴上的两个不同直径的齿轮则分别与另一组同轴但不固定且由轴套分割开的两个不同直径的齿轮相互啮合。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称量机构中的指示系统是一个指针分别固定于传动系统最后一组两个不同直经齿轮的轴上的有均匀刻度的双指针指示盘。本技术称量机构的传动系统也可以是一个固定于游砣上的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的齿轮组,而指示系统则可以是一个指针与齿轮同轴的不均匀刻度的指针式指示盘。本技术称量机构的传动系统和指示系统还可以是一个由电源、荷重传感器、放大电路及数字显示器共同组成的电子线路系统。本技术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便携式自动吊秤的称量机构的称量运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便携式自动吊秤的称量机构的传动齿系示意图。图3为便携式自动吊秤的称量机构的传动系统加盖轴承架后的示意图。图4为便携式自动吊秤主视图,也是其称量机构的指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便携式自动吊秤侧示图。图6为便携式自动吊秤的称量机构的运动部件受力公式图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吊环(1)与称量盒体的外壳(3)通过连接件(2)连接。一个有确定重量的参照重物值的金属制游砣(5)通过两个固定在外壳(10)(11)处与盒体内腔中心线相对称的游砣轴(12)(13)装于盒体内腔的上部,它的重心始终位于称量盒体内腔的中心线上。一条非常柔韧的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合金制成的张丝(6)两端分别固定于外壳顶部与中心线相对称位置上,该张丝穿过游砣,经与两游砣轴和两支承轴(14)(15)的柱面相接触并与位于中心线下部的拉杆轴(16)的柱面接触后折回。拉杆轴始终位于盒体中心线位置上,它的轴端座于拉杆(8)的轴承孔中,拉杆是一个园柱形的金属杆,与盒体外壳的配合形似一柱塞,并有限位块限制其沿径向转动。拉杆的下端通过连接件(9)与吊钩(17)相接。支撑架(7)是一个金属支架,它镶嵌固定在盒体外壳之上,两个完全一样的对称且靠近连于盒体中心线位置上的支撑轴(14)(15)座于支承架的轴承孔中。与张丝相接触的五个轴(12)(13)(14)(15)(16),触点都尽可能地相互接近于盒体的中心线。一个用塑料片或金属片制成的隔板(23)不影响任何运动部件的运动而座于盒体外壳内腔的台阶之上。本技术在无重物称量时,拉杆、秤钩及连接件的重量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此值可以保证参照重物值的游砣处于零位移位置。而在有重物称量时,吊环悬挂固定,而连接件以下的各个部件,包括挂于秤钩的重物,均受重力的作用而处于悬挂状态,使得盒体内腔的中心线始终垂直于地面,游砣在张丝的挟持下产生向上的位移,而游砣的位移与所称量重物值之间的关系则正符合于 的函数关系,如图6所示,W=重物重量,m=游砣的质量,x=游砣的位移距离,b=中心线与游砣轴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所有轴与轴孔间的摩擦力都保持在极小值,游砣的位移只受张丝与支撑轴接触间的张角变化所影响。所以任何称量重物的重量变化都可由张丝张角的变化使游砣向上位移,而当秤钩上无重物,游砣则依自重回落于零位移位置。由于张丝与各轴的柱面都是接触通过而不是固定的,所以既使张丝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也可由轴的作用自行调整,而不会因张丝的形变造成游砣位移的偏差。游砣的位移通过称量机构的传动系统感测于指示系统,传动齿系的齿条(19)通过隔板上的条孔(18)固定在游砣上的(4)处,齿条(19)与第一组齿轮系的齿轮(22)啮合,齿轮(22)与变径齿轮(20)共轴(21)且相互固定。变径齿轮(20)以半径互补方式与另一变径齿轮(30)相啮合,该变径齿轮(30)亦与齿轮(28)齿轮(31)共轴(29)且相互固定。而齿轮(28)与另一组齿系的齿轮(24),齿轮(31)与齿轮(27)分别相啮合。齿轮(27)是固定在轴(26)上的,而齿轮(24)则是固定在开有轴向孔的套轴(25)上,套轴(25)又套在轴(26)上。齿轮传动系统的轴(21)、轴(29)及套轴(25)的两端,一端座于隔板(23),另一端座于轴承架(23)之上,轴(26)的一端则座于隔板(23)于中心线位置的轴承孔中。轴承架是通过三个支点(32a 32b 32c)固定在隔板(23)之上的。指示系统是一个盖在轴承架(33)上的有均匀刻度的指示盘(36),轴(26)和套轴(25)毫无摩擦地共同传过刻度盘的中心孔分别与指针(34)(35)固定。用透明薄板材料制成的视窗镶嵌在外壳(3)上,并与刻度盘(36)之间留有指针的活动空间。本技术传动系统所采用的齿轮-变径齿轮-变径齿轮-齿轮的传动齿系是以游砣的位移而动作的,在变径齿轮的半径随称量重物的重量变化而变化时,其半径与轴之间所产生的角位移通过齿轮感测于指示系统的指针并使其转动。由于变径齿轮及半径曲率的变化和带动指针的齿轮的传动比都是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而得出的,所以显示于刻度盘的重量示值已由曲线函数转变为直线函数了,即刻度盘上两组分别对应于指针的均匀刻度所代表的示值是满足于重量单位的进制关系的,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读数视窗直观地得到一个有较长读数刻度,可同时指示大的示值和较小示值的,精确度较高的重量指示值了。本技术设计独特巧妙,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自动示值,读数精确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造价低廉,是一种值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自动吊秤,是由吊环、称量机构、拉杆和吊钩组成,其特征是称量机构是一个带有读数视窗的盒体,该盒体的内腔里有一个通过两个固定在盒体外壳上的轴而装于盒体上部的游砣,一条两端分别固定于外壳顶部与中心线位置相对称的张丝,穿过游砣,经与相互对称的两个游砣轴和装在盒体下部支撑架上的两个相互对称且靠近中心线位置上的支撑轴的柱面相接触,并与中心线下部的拉杆轴的柱面接触后折回,盒体内腔里还有与游砣连为一体的传动系统及其所带动的指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怀谦
申请(专利权)人:周怀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