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09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撕碎箱、混合箱和高温压铸机,混合箱位于撕碎箱和高温压铸机之间,撕碎箱和混合箱之间设有第一输送带,混合箱和高温压铸机之间设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均呈Z型结构,撕碎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撕碎箱靠近混合箱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撕碎箱内部设置了带有第一撕碎机构的第一腔体和带有第二撕碎机构的第二腔体,混合箱中设置了搅拌机构,工作时,第一撕碎机构的第一撕碎轮和第二撕碎机构的第二撕碎轮可分级对废棉进行撕碎,同时对废棉新型初步混合,而搅拌机构的搅拌辊对废棉进行混合搅拌,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可以同时处理多种类似产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收再利用装置,特别涉及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废棉下脚料,一般有纺织行业废弃的无纺布、汽车内饰件用硬脂隔音棉,空调机用隔音棉,针织毡、绿毛毡等。工业废棉下脚料,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基地发热量,平均燃烧发热量可以达到4200kcal/kg,相对应的,普通的煤炭燃烧发热量为4600kcal/kg,因此工业废棉下脚料,可以作为一种电厂发热替代的燃烧材料。这些工业废棉的回收处理,大都是通过单样的粉碎提纯回收再加工处理,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人工转移废棉,废棉中的灰尘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造成诸多不适,工作率较低,而且必须同样的产品集中处理,无法达到同时处理多种类似产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这些工业废棉的回收处理,大都是通过单样的粉碎提纯回收再加工处理,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人工转移废棉,废棉中的灰尘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造成诸多不适,工作率较低,而且必须同样的产品集中处理,无法达到同时处理多种类似产品的效果的缺陷,提供工业废棉回收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撕碎箱(1)、混合箱(2)和高温压铸机(3),所述混合箱(2)位于撕碎箱(1)和高温压铸机(3)之间,所述撕碎箱(1)和混合箱(2)之间设有第一输送带(4),所述混合箱(2)和高温压铸机(3)之间设有第二输送带(5),所述第二输送带(5)和第一输送带(4)均呈Z型结构,所述撕碎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8),所述撕碎箱(1)靠近混合箱(2)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三通槽(15),所述撕碎箱(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和第三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之间设有第一通槽(13),所述第二腔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撕碎箱(1)、混合箱(2)和高温压铸机(3),所述混合箱(2)位于撕碎箱(1)和高温压铸机(3)之间,所述撕碎箱(1)和混合箱(2)之间设有第一输送带(4),所述混合箱(2)和高温压铸机(3)之间设有第二输送带(5),所述第二输送带(5)和第一输送带(4)均呈Z型结构,所述撕碎箱(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8),所述撕碎箱(1)靠近混合箱(2)的一侧下端设有第三通槽(15),所述撕碎箱(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和第三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11)之间设有第一通槽(13),所述第二腔体(11)和第三腔体(12)之间设有第二通槽(14),所述第三腔体(12)通过第三通槽(15)和撕碎箱(1)的外部相通,所述第一腔体(10)的内部设有第一撕碎机构(6),所述第二腔体(11)的内部设有第二撕碎机构(7),所述混合箱(2)的顶端设有进料口(24),所述混合箱(2)的上端设有搅拌机构(9),所述混合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6),所述壳体(16)上端通过输料管(19)和混合箱(2)的内部相通,所述壳体(16)靠近撕碎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20),所述输送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叶(22),所述转动轴(21)靠近输送电机(20)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23)固定连接在壳体(16)靠近撕碎箱(1)的侧壁上,所述转动轴(21)远离输送电机(2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16)远离撕碎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壳体(16)下端远离撕碎箱(1)的一侧设有出料口(18),所述壳体(16)的内部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齿牙(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棉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撕碎机构(6)包括两个第一撕碎轮(61),两个所述第一撕碎轮(61)均通过第一转轴(62)转动连接在第一腔体(10)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62)的背面均穿过第一腔体(10)的内部且均延伸至撕碎箱(1)的外部,两个所述第一撕碎轮(61)的圆周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齿牙(63),同一个所述第一撕碎轮(61)上相邻两个第一齿牙(63)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斯耐杰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