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02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包括氧化沟和二沉池,所述氧化沟由进水管、曝气膜组件、潜水搅拌器和氧化沟出水管组成,所述曝气膜组件通过空气管路外接于鼓风机的输出端,所述二沉池上设置有氧化沟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和二沉池出水管,所述氧化沟出水管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的出水口处,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的污泥入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利于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启动且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使用本氧化沟将厌氧段和MABR段交替设置,使活性污泥交替在缺氧和厌氧环境中循环,使装置具有驯化富集DPB功能,有利于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启动,并降低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
技术介绍
氧化沟是呈封闭沟渠形的连续循环式反应池,由于特殊的构造,氧化沟同时具备完全混合和推流式两种流态特征。污水进入氧化沟后进行单向流动,然而,混合液在氧化沟中要完成多次循环,同时由于流速较快,进水很快会被廊道中大量的混合液稀释,因此又可以认为氧化沟内的流态和过程动力学特征是完全混合式。膜曝气生物反应器(membrane-aeratedbiofilmreactor,MABR)是膜技术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通过透气性膜供氧,在保持气体分压低于泡点的情况下,膜管腔内的氧透过膜壁上的微孔进入管腔外侧,实现无泡曝气。授权公告号为CN103896453B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反硝化除磷-膜曝气生物膜耦合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与方法。该专利将已经驯化好的以DPB为优势菌种的颗粒污泥和膜表面以硝化菌为优势菌种的膜曝气组件进行耦合,实现了高效脱氮除磷。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上述专利采用已经驯化好的DPB,不具备DPB的驯化富集功能;2、上述专利需要每隔3-5小时切换一次反应器I(含曝气膜组件和颗粒污泥)和反应器II(含活性污泥)之间的运行方向,增加了运行的复杂程度;3、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污水中部分碳源(即有机污染物)可能在反应器I中被膜组件表面生物膜通过传统反硝化过程消耗,降低了碳源利用率;4、氨氮全部在反应器I中被氧化为硝酸盐,过高浓度的硝酸盐易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使活性污泥交替在缺氧和厌氧环境中循环,使装置具有驯化富集DPB功能,有利于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启动,并降低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氧化沟具备DPB的驯化富集功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启动且操作难度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包括氧化沟和二沉池,所述氧化沟由进水管、曝气膜组件、潜水搅拌器和氧化沟出水管组成,所述曝气膜组件通过空气管路外接于鼓风机的输出端;所述二沉池上设置有氧化沟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和二沉池出水管,所述氧化沟出水管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的出水口处,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的污泥入口处。优选的,所述曝气膜组件采用空气源。优选的,所述二沉池上引出剩余污泥管。优选的,所述二沉池上通过三通管将污泥回流管与剩余污泥管对接固定。优选的,通过设置在所述氧化沟内部的曝气膜组件将氧化沟的内部空间区分并形成交替设置的厌氧区和缺氧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氧化沟,解决了氧化沟具备DPB的驯化富集功能,不利于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启动且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在使用本氧化沟时,将厌氧段和MABR段交替设置,使活性污泥交替在缺氧和厌氧环境中循环,使装置具有驯化富集DPB功能,有利于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启动,并降低了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的氧化沟布局结构示意图。图中:1氧化沟、2二沉池、3进水管、4曝气膜组件、5潜水搅拌器、6氧化沟出水管、7鼓风机、8空气管路、9污泥回流管、10二沉池出水管、11剩余污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包括氧化沟1和二沉池2,氧化沟1由进水管3、曝气膜组件4、潜水搅拌器5和氧化沟出水管6组成,曝气膜组件4采用空气源,曝气膜组件4通过空气管路8外接于鼓风机7的输出端;二沉池2上设置有氧化沟出水管6、污泥回流管9和二沉池出水管10,氧化沟出水管6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1的出水口处,污泥回流管9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1的污泥入口处,二沉池2上引出剩余污泥管11,通过设置在所述氧化沟1内部的曝气膜组件4将氧化沟1的内部空间区分并形成交替设置的厌氧区和缺氧区(MABR区)。另外,氧化沟的进水方式可采取分点进水,进水点设置在各个厌氧区。具体工作过程:污水由进水管3进入氧化沟1,安装在氧化沟1底部的潜水搅拌器5使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并处于悬浮状态,同时可调整泥水混合液的流速的流态。空气由鼓风机7通过空气管路8输送至曝气膜组件4。控制曝气膜组件4的膜内压力在0.05MPa左右,该压力下,即可满足微生物膜内部厌氧层对氧的需求,又可使污水中的溶解氧维持在0.2mg/L以下。污泥浓度维持在3500mg/L-6000mg/L,污泥龄10d-15d。污水中的氨氮及部分有机物,在曝气膜组件4表面,被附着的生物膜氧化成为硝酸盐和二氧化碳。活性污泥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分解胞内贮存的PHA提供能量,超量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在未安装曝气膜组件4的沟段,活性污泥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合成PHA贮存于胞内,完成厌氧释磷过程。在氧化沟内形成的交替缺氧-厌氧环境中,活性污泥中的DHB得到富集。泥水混合液经过氧化沟出水管6进入二沉池2,经过泥水分离后,上清液(即处理完成的污水)经二沉池出水管10排放,沉淀的活性污泥部分经污泥回流管9回流至氧化沟1,用于维持氧化沟1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剩余部分则通过剩余污泥管11排出,富含磷的污泥经过浓缩、稳定、脱水后外运处置,实现了总磷的最终去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包括氧化沟(1)和二沉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1)由进水管(3)、曝气膜组件(4)、潜水搅拌器(5)和氧化沟出水管(6)组成,所述曝气膜组件(4)通过空气管路(8)外接于鼓风机(7)的输出端;/n所述二沉池(2)上设置有氧化沟出水管(6)、污泥回流管(9)和二沉池出水管(10),所述氧化沟出水管(6)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1)的出水口处,污泥回流管(9)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1)的污泥入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ABR的新型氧化沟,包括氧化沟(1)和二沉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1)由进水管(3)、曝气膜组件(4)、潜水搅拌器(5)和氧化沟出水管(6)组成,所述曝气膜组件(4)通过空气管路(8)外接于鼓风机(7)的输出端;
所述二沉池(2)上设置有氧化沟出水管(6)、污泥回流管(9)和二沉池出水管(10),所述氧化沟出水管(6)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1)的出水口处,污泥回流管(9)的另一端对接在氧化沟(1)的污泥入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魏春飞赵勇娇王允妹单连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