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95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吊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其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吊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吊顶本体上的吊挂绳、转动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收卷吊挂绳的收卷筒、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驱动收卷筒转动的驱动件、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控制驱动件启闭的控制开关、设置在吊顶本体上的第一锁止件、以及设置在轿厢内且与第一锁止件扣接配合的第二锁止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安装电梯吊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
本技术涉及电梯吊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
技术介绍
在厢式电梯内为了满足美观以及灯具安装的需求,通常会在电梯内部安装吊顶,在安装电梯吊顶时,一般需要工人爬上人字梯,然后将吊顶安装在轿厢的顶部。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人需要爬上人字梯才能够将吊顶安装在轿厢的顶部,且现有的吊顶大多通过螺栓连接,不便于吊顶的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吊顶的安装结构,其具有便于安装电梯吊顶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吊顶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吊顶本体上的吊挂绳、转动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收卷吊挂绳的收卷筒、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驱动所述收卷筒转动的驱动件、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控制驱动件启闭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吊顶本体上的第一锁止件、以及设置在轿厢内且与第一锁止件扣接配合的第二锁止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收卷筒将吊挂绳收卷或放卷,从而使吊顶本体上下移动,无需人工爬到人字梯上安装吊顶本体,将本方案便于安装电梯吊顶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锁止件为设置在吊顶本体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杆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通过连接弹性件连接有卡接块,所述第二锁止件为设置在轿厢内侧壁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供连接杆穿过的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杆由连接孔穿过连接板上,使卡接块与连接板的上端面抵接,具有增加吊顶本体与轿厢侧壁的连接结构,具有防止因吊挂绳断裂而使吊顶本体掉落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块与连接弹性件连接的端面设置有解锁绳,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供解锁绳穿过的连接槽,所述吊顶本体上设置有供解锁绳穿过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解锁绳,即可使卡接块卡进容纳槽内,从而使连接杆可由连接孔穿出,具有便于将连接杆由连接板上拆卸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块靠近轿厢顶部的侧面为朝向轿厢顶部弯曲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由靠近容纳槽的一侧朝相对的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连接杆向连接板侧运动的时候,连接板的侧面抵接到弧形面,并且将卡接块沿弧形面的弧度按压进容纳槽内,具有便于将卡接块按压进容纳槽内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吊顶本体的侧壁上可拆卸设置有T型的导向块,轿厢侧壁对应导向块的位置设置有与导向块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底部设置有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具有导引吊顶本体安装的效果,防止吊顶本体受力不均而卡住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吊顶本体与轿厢侧壁之间有间距,所述导向块上对应滚珠的位置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与滚珠槽槽底之间连接有缓冲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性件对吊顶本体与轿厢内侧壁产生的碰撞起到缓冲的效果,便于吊顶本体安装的同时,减少吊顶本体与轿厢内侧壁的碰撞。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吊顶本体内设置有供解锁绳穿过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的两端转动设置有导引解锁绳的导引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引轮导引解锁绳,起到便于解锁绳在转角处转弯,且减少解锁绳与轿厢内吊顶本体内侧壁摩擦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吊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解锁绳的收纳管,所述解锁绳的一端位于所述收纳管外侧,且位于所述收纳管外侧的所述解锁绳的端部连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管起到防止解锁绳晃动的效果,拉环具有便于拉动解锁绳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轿厢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收卷筒,收卷筒内连接吊顶本体的吊挂绳,通过驱动件驱动收卷筒将吊挂绳收卷或放卷,具有便于安装吊顶本体的效果;吊顶本体上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与轿厢侧壁的导向槽配合,具有导引吊顶本体移动,防止吊顶本体偏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导向块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的连接结构剖面图。图中,1、吊顶本体;11、导向块;12、滚珠槽;13、滚珠;14、缓冲弹性件;15、连接管;16、导引轮;17、吊挂绳;2、导向槽;21、收纳管;22、收卷筒;23、驱动件;24、控制开关;3、连接杆;31、容纳槽;32、连接弹性件;33、卡接块;34、弧形面;4、连接板;41、连接孔;42、解锁绳;43、连接槽;44、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包括安装在轿厢顶部的吊顶本体1,在吊顶本体1上焊接有吊钩,吊钩上绑有吊挂绳17。吊挂绳17对应设置在吊顶本体1靠近轿厢顶部相对的两侧,在轿厢的侧壁上对应吊挂绳17的位置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有收卷筒22,吊挂绳17远离吊顶本体1的一端固定在收卷筒22上。收卷筒22垂直于其连接的轿厢侧壁,在转动轴上穿设有第一锥齿轮,在轿厢侧壁上安装有驱动件23,驱动件23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驱动收卷筒22转动,将吊挂绳17收卷,实现将吊顶本体1安装在轿厢内,无需人爬上人字梯去安装吊顶本体1。在轿厢的侧壁位于吊顶本体1下方的侧壁上安装有通过PLC电路控制电机启闭以及转动方向的控制开关24,工作人员将吊挂绳17与吊钩连接之后,按下控制开关24,电机启动,驱动收卷筒22转动,使吊挂绳17被收卷,从而使吊顶本体1向上移动。参照图1和图2,在吊顶本体1相对于轿厢进出口的两侧的侧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块11,在轿厢侧壁上对应导向块11的位置开设有供导向块11移动的导向槽2。导向块11远离吊顶本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滚珠槽12,在滚珠槽12内设置有内转动设置有凸出于滚珠槽12内的滚珠13,且在滚珠13与滚珠槽12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粘接在滚珠槽12槽底的缓冲弹性件14,滚珠13与导向槽2的内侧壁抵接,吊顶本体1的外侧壁与轿厢内侧壁之间有小于滚珠13在缓冲弹性件14的作用下弹出导向槽2外侧高度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弹性件14为弹簧。当在将吊顶本体1安装的时候,通过导向块11与导向槽2的配合,具有导引吊顶本体1向上移动,防止吊顶本体1左右晃动的效果。滚珠13减少导向块11与导向槽2之间的摩擦力,且滚珠13与缓冲弹性件14的配合,使导向块11与导向槽2之间有间距,不易卡住,缓冲弹性件14起到缓冲碰撞的效果。参照图1和图3,在轿厢位于吊顶本体1上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锁止件,在吊顶本体1上连接有与第二锁止件连接配合的第一锁止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吊顶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吊顶本体(1)上的吊挂绳(17)、转动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收卷吊挂绳(17)的收卷筒(22)、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驱动所述收卷筒(22)转动的驱动件(23)、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控制驱动件(23)启闭的控制开关(24)、设置在所述吊顶本体(1)上的第一锁止件、以及设置在轿厢内且与第一锁止件扣接配合的第二锁止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吊顶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吊顶本体(1)上的吊挂绳(17)、转动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收卷吊挂绳(17)的收卷筒(22)、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驱动所述收卷筒(22)转动的驱动件(23)、设置在轿厢侧壁且用于控制驱动件(23)启闭的控制开关(24)、设置在所述吊顶本体(1)上的第一锁止件、以及设置在轿厢内且与第一锁止件扣接配合的第二锁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为设置在吊顶本体(1)上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杆体上设置有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内通过连接弹性件(32)连接有卡接块(33),所述第二锁止件为设置在轿厢内侧壁上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上设置有供连接杆(3)穿过的连接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33)与连接弹性件(32)连接的端面设置有解锁绳(42),所述连接杆(3)中部设置有供解锁绳(42)穿过的连接槽(43),所述吊顶本体(1)上设置有供解锁绳(42)穿过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家庆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菱光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