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793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属于回收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投入口,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呈上下设置;隔板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伸入壳体中卡槽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圈套设有回转组件,回转组件的两端伸入与卡槽连通的限位槽中,以使隔板能够以连接轴为轴心进行翻转;回转组件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第一扭簧与下部的隔板配合,第二扭簧与上部的隔板配合,第一扭簧圈数大于第二扭簧圈数,以使上部的隔板承放电池的数量小于下部的隔板的数量;隔热组件,隔热组件包裹壳体的外壁。解决了堆积在回收装置内的废旧电池容易发生受热破裂,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收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电池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电池。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说,电池含有铁、镍、钴、锰、铝、铜等金属元素,也含有塑料、橡胶、碳粉等非金属材料,随便丢弃非常浪费资源。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电池的镍镉钴等重金属和其中的有机溶剂、隔膜等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合理的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至关重要。现有的废旧电池回收装置,一般设置在公共场所,在高温暴晒的环境下,堆积在回收装置内的废旧电池容易发生受热破裂,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投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所述隔板呈上下设置;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伸入壳体中卡槽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上部开设有投入口(11),所述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隔板(12),两块所述隔板(12)呈上下设置;/n所述隔板(12)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伸入壳体(10)中卡槽(14)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圈套设有回转组件(30),所述回转组件(30)的两端伸入与卡槽(14)连通的限位槽(15)中,以使隔板(12)能够以连接轴为轴心进行翻转;/n所述回转组件(30)包括第一扭簧(31)和第二扭簧(32),所述第一扭簧(31)与下部的隔板(12)配合,所述第二扭簧(32)与上部的隔板(12)配合,所述第一扭簧(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隔热废旧电池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上部开设有投入口(11),所述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两块隔板(12),两块所述隔板(12)呈上下设置;
所述隔板(12)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伸入壳体(10)中卡槽(14)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圈套设有回转组件(30),所述回转组件(30)的两端伸入与卡槽(14)连通的限位槽(15)中,以使隔板(12)能够以连接轴为轴心进行翻转;
所述回转组件(30)包括第一扭簧(31)和第二扭簧(32),所述第一扭簧(31)与下部的隔板(12)配合,所述第二扭簧(32)与上部的隔板(12)配合,所述第一扭簧(31)圈数大于第二扭簧(32)圈数,以使上部的隔板(12)承放电池的数量小于下部的隔板(12)的数量;
隔热组件(20),所述隔热组件(20)包裹壳体(10)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林武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丰日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