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C张专利>正文

尼古丁纳米疫苗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793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尼古丁聚合物稳定化的纳米颗粒、其制剂及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和/或预防尼古丁成瘾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尼古丁纳米疫苗及其用途关于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或开发的声明本专利技术是在政府资助下完成的,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授予的基金号为U01DA036850。政府对本专利技术享有一定的权利。
技术介绍
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称停止吸烟是吸烟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所能采取的唯一最重要的措施。尽管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已得到充分证明,但由于吸烟者对香烟及电子烟在内的其它烟类产品中所含尼古丁的生理成瘾,可能会在戒烟上存在严重困难。虽然有从精神健康疗法到尼古丁替代疗法等多种疗法,但克服尼古丁瘾的失败率仍然很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帮助阻止和/或预防尼古丁成瘾的改进疗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颗粒,其可含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核心;脂质壳,所述脂质壳可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第一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可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可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刺激蛋白可封闭在聚合物核心内;第一尼古丁半抗原(nicotine-haptenantigen),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可直接附于所述第二刺激蛋白;及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二刺激分子。本专利技术提供纳米颗粒,其可包括聚合物核心;脂质壳,其中所述脂质壳可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第一刺激蛋白,其中所述第一刺激蛋白可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可附于所述第一刺激蛋白;及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一刺激蛋白。所述聚合物核心可包括或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构成。所述脂质壳可包括阳离子脂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脂质壳可包括选自下组的脂质:DOTAP(二油酰基三甲基胺丙烷)或其衍生物、胆固醇、DSPE(1,2-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和DSPE-PEG-胺、具有至少一个反应性端基的DSPE-PEG、及其任何组合。所述聚合物核心还可包括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可附于或封闭在所述聚合物核心的聚合物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可选自下组: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聚体、KLH亚基、破伤风类毒素(TT)、交叉反应物质197(CRM197)、牛血清白蛋白(BSA)、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重组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外蛋白A、重组霍乱毒素B、噬菌体Qb外蛋白衣壳、肽、及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可选自由以下所组成的群: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聚体、KLH亚基、破伤风类毒素(TT)、交叉反应物质197(CRM197)、牛血清白蛋白(BSA)、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蛋白A、重组霍乱毒素B、噬菌体Qb外蛋白衣壳、肽、及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以相同。所述纳米颗粒可包括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的总密度范围可为每纳米颗粒约52至约115个尼古丁半抗原分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SPE-PEG-胺在所述脂质部分中的摩尔百分比可为约1至约99摩尔百分比。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范围可为约1nm至999nm。本专利技术提供疫苗制剂,其可含有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可含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核心;脂质壳,其中所述脂质壳可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第一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可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可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刺激蛋白可封闭在聚合物核心内;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可直接附于所述第二刺激蛋白;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疫苗制剂,其可含有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可含有聚合物核心;脂质壳,其中所述脂质壳可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第一刺激蛋白,其中所述第一刺激蛋白可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可附于所述第一刺激蛋白;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一刺激蛋白;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疫苗制剂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疫苗制剂可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佐剂。在实施方案中,所述佐剂可为Toll样受体激动剂。所述一种或多种佐剂可以共价或非共价的方式并入所述聚合物核心和/或所述脂质壳。所述聚合物核心可包括或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构成。所述脂质壳可包括阳离子脂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脂质壳可包括选自下组的脂质:DOTAP(二油酰基三甲基胺丙烷)或其衍生物、胆固醇、DSPE(1,2-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和DSPE-PEG-胺、具有至少一个反应性端基的DSPE-PEG、及其任何组合。所述聚合物核心进一步包括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可附于和/或包封在所述聚合物核心的聚合物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可选自下组: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聚体、KLH亚基、破伤风类毒素(TT)、交叉反应物质197(CRM197)、牛血清白蛋白(BSA)、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蛋白A、重组霍乱毒素B、噬菌体Qb外蛋白衣壳、肽、及其任何组合。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可选自下组: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聚体、KLH亚基、破伤风类毒素(TT)、交叉反应物质197(CRM197)、牛血清白蛋白(BSA)、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蛋白A、重组霍乱毒素B、噬菌体Qb外蛋白衣壳、肽、及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可以相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的总密度范围可为每纳米颗粒约52至约115个尼古丁半抗原分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SPE-PEG-胺在所述脂质部分中的摩尔百分比可为约1至约99摩尔百分比。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范围可为约1nm至999n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范围可为约20nm至约200n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疫苗制剂不含明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尼古丁成瘾或其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纳米颗粒或其制剂施予有需要的受试者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有需要的受试者中治疗尼古丁成瘾或其症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本专利技术纳米颗粒的疫苗制剂施予有需要的受试者的步骤。附图说明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颗粒,包括:/n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核心;/n脂质壳,其中所述脂质壳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n第一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n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刺激蛋白封闭在所述聚合物核心内,/n第一尼古丁-半抗原(nicotine-hapten antigen),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直接附于所述第二刺激蛋白;以及/n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二刺激分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纳米颗粒,包括:
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核心;
脂质壳,其中所述脂质壳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
第一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
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刺激蛋白封闭在所述聚合物核心内,
第一尼古丁-半抗原(nicotine-haptenantigen),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直接附于所述第二刺激蛋白;以及
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通过脂质-聚乙二醇接头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二刺激分子。


2.一种纳米颗粒,包括:
聚合物核心;
脂质壳,其中所述脂质壳包封所述聚合物核心;
第一刺激蛋白,其中所述第一刺激蛋白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
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附于所述第一刺激蛋白;以及
第二尼古丁-半抗原,其中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附于所述脂质壳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附于所述第一刺激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聚合物核心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脂质壳包括阳离子脂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脂质壳包括选自下组的脂质:二油酰基三甲基胺丙烷(DOTAP)或其衍生物、胆固醇、DSPE(1,2-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和DSPE-PEG-胺、具有至少一个反应性端基的DSPE-PEG及其任何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聚合物核心还包括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附于或包封在所述聚合物核心的聚合物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选自下组: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聚体、KLH亚基、破伤风类毒素(TT)、交叉反应物质197(CRM197)、牛血清白蛋白(BSA)、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蛋白(recombinantP.aeruginosaexoprotein)A、重组霍乱毒素B、噬菌体Qb外蛋白衣壳、肽及其任何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第一刺激分子选自下组: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聚体、KLH亚基、破伤风类毒素(TT)、交叉反应物质197(CRM197)、牛血清白蛋白(BSA)、人乳头瘤病毒(HPV)蛋白、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蛋白A、重组霍乱毒素B、噬菌体Qb外蛋白衣壳、肽及其任何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与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与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还包括第二刺激分子,其中所述第二刺激分子包封在所述脂质壳中。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第一尼古丁半抗原和所述第二尼古丁半抗原的总密度范围为每纳米颗粒约52至约115个尼古丁-半抗原分子。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范围为约1nm至9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张赵宗敏胡云
申请(专利权)人:C张赵宗敏胡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