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77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包括自吸泵、输入管、供粉桶和压板;供粉桶内部设置压板,压板外壁和供粉桶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压板上设置有粉末入口,粉末入口设置为喇叭口型结构,喇叭口型结构的大口端朝向供粉桶底部,粉末入口通过输入管连接自吸泵,自吸泵位于供粉桶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减少了供粉桶内的残留物,并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诸如打印机墨粉、冶金粉末、浆糊粉等流动性差的粉末状物质在运输或保存过程中,均位于平底结构的供粉桶中,当需要转移粉末状物质时,需要使用自吸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包括自吸泵1′、输出管2′、输入管3′和供粉桶4′,自吸泵1′输出口与输出管2′的入口连通,自吸泵1′输入口与输入管3′的出口连通,输入管3′的入口插入位于供粉桶4′内的粉末状物质中。使用时,开启自吸泵1′,通过自吸泵1′将粉末状物质从输入管3′的入口吸入,并从输出管2′的出口喷出,以实现粉末状物质的转移。实践中发现,通过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实现粉末状物质的转移,但是,由于粉末状物质流通性差,造成输入管3′入口附近的粉末状物质被吸完,而越远离输入管3′入口的粉末状物质越吸不掉,进而在供粉桶4′内侧底部形成由粉末状物质堆积的凹陷残留。为去除凹陷残留,一般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勺子等清理装置,将凹陷残留从供粉桶4′内壁刮下推至输入管3′入口附近。显而易见的,此种操作,不但不利于实现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也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自吸泵、输入管、供粉桶和压板;供粉桶内部设置压板,压板外壁和供粉桶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压板上设置有粉末入口,粉末入口设置为喇叭口型结构,喇叭口型结构的大口端朝向供粉桶底部,粉末入口通过输入管连接自吸泵,自吸泵位于供粉桶外部。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由于设置压板,从而借助压板的自重,或在压板上施加的外部压力所产生的重量,对粉末状物质进行施压,尤其是,对远离输入管入口的粉末状物质施压,从而使得粉末状物质均匀减少向下移动,有效避免凹状残留,进而有效避免需要人工操作所产生的上述弊端。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自吸过程中,尤其是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过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压板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压板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6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压板和若干扇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压板和其中一个扇片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2~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包括自吸泵1、输出管2、输入管3、供粉桶4和压板5;自吸泵1的输出口与输出管2的入口连通,输出管2的出口用于将粉末状物质喷出,自吸泵1的输入口与输入管3的出口连通,输入管3的入口与位于供粉桶4内的用于对粉末状物质施加压力的压板5的粉末入口51连通,压板5外壁和供粉桶4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使得空气能够进入;粉末入口51顶部的压板5上设置中空型的连接端52,输入管3插入连接端52内部,且与连接端5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供粉桶4的结构或尺寸,选择安装不同结构或尺寸压板,本实施例中,输入管3和连接端5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丝53连接;粉末入口51设置在压板5中心位置,且为喇叭口型结构,且喇叭口型的大口端朝向供粉桶4底部,也即是朝向粉末状物质,以便于汇聚粉末状物质,进而避免凹陷残留。通过以上方案,由于设置压板5,从而借助压板5的自重,或在压板5上施加的外部压力所产生的重量,对粉末状物质进行施压,尤其是,对远离输入管3入口的粉末状物质施压,从而使得粉末状物质均匀减少向下移动,有效避免凹状残留,实践发现,上述方案的残留只有现有技术中的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的残留的二十分之一,避免人工操作所产生的弊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压板5外壁和供粉桶4内壁之间设置的间隙为2MM到4MM,此种间隙设置既保证了空气流通,又能避免粉末状物质从缝隙挤出至压板5顶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压板5的结构或尺寸根据供粉桶4内部容纳腔的结构或尺寸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供粉桶4内部容纳腔为圆柱形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压板5设置为圆形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压板5外壁周侧可拆卸设置有清理装置54,清理装置54的端部与供粉桶4内壁接触,通过此种设置,既可以将供粉桶4内壁清理干净,进一步减少残留,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使用何种清理装置54,其中,清理装置54可以为毛刷,也可以为周向间隔且水平设置的若干刮片,本实施例中,清理装置设置为毛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还包括位置传感器6、控制装置7和粉末密度检测装置8;位置传感器6设置在供粉桶4底部一侧,并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粉末密度检测装置8设置在与自吸泵1连接的输出管2的出口位置处,粉末密度检测装置8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控制装置7还与自吸泵1电连接,其中:位置传感器6用于检测压板5是否下降到最低位置,若是,则向控制装置7发送位置信号,控制装置7根据位置信号控制启动粉末密度检测装置8,粉末密度检测装置8用于检测从输出管2出口喷出的粉末状物质的密度,并将检测数值实时发送给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实时接收检测数值,并将检测数值与预设数值进行对比,当预设数值与检测数值相符时,控制装置7控制停止自吸泵的运行;预设数值是预先设定的粉末密度数值,例如,1g/cm3、0.5g/cm3等,此数值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数值设置越小,供粉桶4内的残留物越少。通过以上方案,能够根据对供粉桶4内残留物的要求数值,控制自吸泵1停止运行,有效提高了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6包括感应器和接近开关;感应器的具体位置以能通过接近开关感应到压板5下降到最低位置为准,本实施例中,感应器设置在供粉桶4底部一侧,接近开关设置在压板5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压板5设置为圆形结构,压板5顶面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扇片9,每一扇片9与压板5的径向位置可调固定连接,以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和供粉桶4内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以适应不同粉末物质的需求,或与不同尺寸的供粉桶4相配合;本实施例中,每一扇片9上均间隔设置两平行的长条孔91,与每一长条孔91位置相对应的压板5顶面间隔设置若干盲孔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1)、输入管(3)、供粉桶(4)和压板(5);/n所述供粉桶(4)内部设置所述压板(5),所述压板(5)外壁和所述供粉桶(4)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压板(5)上设置有粉末入口(51),所述粉末入口(51)设置为喇叭口型结构,所述喇叭口型结构的大口端朝向所述供粉桶(4)底部,所述粉末入口(51)通过所述输入管(3)连接所述自吸泵(1),所述自吸泵(1)位于所述供粉桶(4)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吸泵(1)、输入管(3)、供粉桶(4)和压板(5);
所述供粉桶(4)内部设置所述压板(5),所述压板(5)外壁和所述供粉桶(4)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压板(5)上设置有粉末入口(51),所述粉末入口(51)设置为喇叭口型结构,所述喇叭口型结构的大口端朝向所述供粉桶(4)底部,所述粉末入口(51)通过所述输入管(3)连接所述自吸泵(1),所述自吸泵(1)位于所述供粉桶(4)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入口(51)通过连接端(52)与所述输入管(3)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压板(5)顶面周向间隔设置若干扇片(9),每一所述扇片(9)与所述压板(5)的径向位置可调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适用于粉末状物质的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扇片上均间隔设置两平行的长条孔(9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