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部件和安装该降噪部件的机动车燃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49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燃油箱的降噪部件(20)以及安装该降噪部件的机动车燃油箱。所述降噪部件包括固定在燃油箱内部的支承柱(22)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柱的降噪格栅(24),所述降噪格栅包括分别沿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杆件,所述降噪格栅整体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燃油箱中燃油的密度,使得其能够漂浮在燃油液面上。由此,通过格栅将燃油液面分割为若干小液面,以阻止燃油在大面积上产生大的晃动和由此带来的噪音。此外,还通过降噪格栅覆盖燃油液面的一部分面积来减少燃油蒸发和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部件和安装该降噪部件的机动车燃油箱
本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的燃油箱,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燃油箱的降噪部件。
技术介绍
当车辆启动、加速、刹车、转弯等时刻,燃油箱中的燃油会由此发生晃动,并产生噪音。近年来,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一些机动车的燃油箱中会安装用于降噪的挡板(英文baffle)。在现有技术中,这些挡板一般呈平板状,通过一些焊接柱焊接于燃油箱体内,安装好以后的挡板与燃油箱的侧壁平行、即平行于机动车的竖直方向Z。这些降噪挡板尺寸较大,通常采用塑料件注塑成型,尺寸及外形不易控制。同时,为了起到良好的减噪效果,降噪挡板安装到燃油箱内之后需要与油箱壁之间的距离足够小。在吹塑模制燃油箱的过程中,降噪挡板容易变形或与油箱粘连,严重时会破坏塑料油箱的阻隔层,使得油箱的排放易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生产和安装的降噪部件。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燃油箱的降噪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固定在燃油箱内部的支承柱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柱的降噪格栅,所述降噪格栅包括分别沿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杆件,所述降噪格栅的整体密度略小于或等于所述燃油箱中燃油的密度,使得其能够漂浮在燃油液面上。可以理解,降噪格栅安装到燃油箱内之后是沿着油箱的水平方向布置的,而在高度方向的尺寸较小,因此不会在燃油箱吹塑过程中与之发生粘连,能够明显降低燃油箱吹塑的工艺控制难度。此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尺寸板件,根据本技术的降噪格栅呈网格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尺寸精度方面的要求,而且也能够节省材料、降低自重。根据本技术的降噪部件,采用将降噪格栅浮于燃油液位表面的方式,通过格栅将燃油液面分割为若干小液面,以阻止燃油在大面积上产生大的晃动和由此带来的噪音。并且,由于降噪格栅是滑动安装于支承柱上并且密度设置为能够浮在燃油液位上,其位置能够随着液位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以满足不同液位的降噪要求。此外,通过调整杆件的宽度、数量或整体长度,可以设定被降噪格栅覆盖的燃油液面的面积。在降噪格栅所覆盖的面积上,燃油与油箱内空气不相接触,因而减小了燃油自由液面的表面积,降低了燃油的蒸发。而燃油箱内的油气含量降低,则能够降低油箱的整体排放量,有助于油箱满足环保要求。上述降噪部件还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所述降噪格栅包括两组杆件,每组杆件相互平行,两组杆件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如此,降噪格栅的每个格子为长方形,这是比较容易加工的一种设置。但是降噪格栅也可以只包括互相交叉的两个杆件,或者包括多于两组的杆件,每组杆件之间平行,而与其它组的杆件相交叉。不同组杆件的夹角也未必是直角,可以根据需要布置。-所述支承柱设有滑槽,所述降噪格栅设有适于安装在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的滑块。在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只设置一个支承柱,降噪格栅在中心处与之配合安装。例如,该支承柱为圆柱形,沿圆周均匀分布2到4个滑槽,格栅的中心设有相应数量的滑块并分别安装在滑槽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承柱有2到4个,例如位于降噪格栅的两对角,或三到四个角的位置。在这种设置中,每个支承柱只设有一个滑槽,降噪格栅在该角处面对滑槽的方向上设有滑块。当然,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根据燃油箱和降噪格栅的形状等因素,对支承柱与降噪格栅的相对位置、滑槽和滑块的数量进行设计。-所述滑槽包括滑道和颈部,所述滑块是可变形的,以在外力下变形通过颈部进入滑道,而在滑道内恢复原状。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滑块-滑道配合方式。-所述降噪格栅由耐油的塑料制成,即具有较高的耐燃油溶胀的能力,例如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所述支承柱焊接于所述燃油箱的上下内壁。也可以采用粘接或铆接等其它固定方式,但对塑料燃油箱优选为焊接,即通过加热使要焊接在一起的部件处于熔融状态而实现彼此固定。由此,支承柱优选采用与燃油箱塑料兼容的塑料,以方便焊接。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支承柱也可以只在一端与燃油箱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或者支承柱的某个端部并非与燃油箱的壁固定,而是固定在燃油箱内设有的其它功能附件上。-所述降噪格栅还包括安装于杆件的至少一个阻隔件。阻隔件的主要作用是阻隔燃油与油箱内空气相接触,即减小燃油自由液面的表面积,由此能够降低燃油的蒸发。而燃油箱内的油气含量降低,则能够降低油箱的排放。应理解,当降噪格栅包括阻隔件时,前述格栅的“整体密度”指的是包括阻隔件的降噪格栅的整体密度。该整体密度与燃油密度大致相等,使得带有阻隔件的格栅整体浮于燃油液面。因此,阻隔件除了阻隔燃油与空气接触,还同时进一步将燃油液面分隔为小液面,由此强化了降噪的效果。-至少一个所述阻隔件卡接在杆件上,并能够以杆件为轴转动。如此,阻隔件可以方便地与格栅的杆件安装。并且,燃油在晃动时撞击阻隔件而导致其转动,由此阻隔件能够吸收一部分燃油晃动而产生的动能,并因此减小其噪音。-例如,所述阻隔件为球状。阻隔件也可以是其它回转体形状,如椭球体、纺锤体等,但球形的阻隔件制造比较方便。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燃油箱,其内部安装有如前所述的降噪部件。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为了说明的目的,这些图并非完全按比例绘制。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降噪部件安装在燃油箱中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降噪部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降噪格栅与支承柱的滑动配合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降噪格栅与支承柱滑动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降噪部件20安装在燃油箱10中的示意图。图1示出燃油箱10的侧视图,即XZ平面的视图。燃油箱10例如为塑料箱体,包括上壁12,下壁14和连接上下壁的侧壁。降噪部件20包括支承柱22、可滑动地安装于支承柱22的降噪格栅24和安装于降噪格栅24上的多个阻隔件2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承柱22沿竖直方向即Z向延伸,其上下两端分别与燃油箱的上壁12和下壁14通过焊接固定,从图3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该焊接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支承柱22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燃油箱10内部,或者也可以固定在燃油箱10内部的其它部件上,而非其上下壁。如图1所示,降噪部件20安装到燃油箱10内之后,降噪格栅24是沿着燃油箱10的水平方向(即XY方向)布置的。而且降噪格栅24在Z方向上的高度很小,不会影响燃油箱10的吹塑制造。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降噪格栅24的俯视图,即其在XY平面的视图。在该实施例中,降噪格栅24包括一组彼此平行且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杆件241和一组彼此平行且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杆件242。第一杆件241和第二杆件242彼此交叉,由此形成降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燃油箱(10)的降噪部件(2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在燃油箱(10)内部的支承柱(22)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柱(22)的降噪格栅(24),所述降噪格栅(24)包括分别沿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杆件,所述降噪格栅(24)的整体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燃油箱(10)中燃油的密度,使得其能够漂浮在燃油液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燃油箱(10)的降噪部件(2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在燃油箱(10)内部的支承柱(22)和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柱(22)的降噪格栅(24),所述降噪格栅(24)包括分别沿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杆件,所述降噪格栅(24)的整体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燃油箱(10)中燃油的密度,使得其能够漂浮在燃油液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部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格栅(24)包括两组杆件,每组杆件相互平行,两组杆件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部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柱(22)设有滑槽(32),所述降噪格栅(24)的端部设有适于安装在滑槽(32)内并沿滑槽(32)滑动的滑块(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部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2)包括滑道(321)和颈部(322),所述滑块(34)是可变形的,以在外力下变形通过颈部(3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徐义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彼欧英瑞杰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