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28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下端设有设有四组支撑柱,支撑柱的一侧且位于底座的下端设有支撑块,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内框,内框的下端设有聚乙烯薄膜,底座的两侧均设有水平仪,底座的下端且位于两组支撑柱之间设有两组调节装置,内框由有机玻璃条制成,并且,其与底座之间通过胶水粘接而成,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架一及固定架二,固定架一及固定架二的上端分别设有连接块一及连接块二,并且,连接块一及连接块二之间穿插设有活动轴,连接块一及连接块二的一侧分别设有活动杆一及活动杆二,活动杆一及活动杆二之间设有顶杆,并且,顶杆与底座的上端接触,连接块一的一侧且位于活动轴上套设有蜗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食膜成型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壳聚糖有优异的成膜性、抑菌性、生物可降解性,表现出作为成膜基材的潜力。壳聚糖膜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水分流失,可有效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壳聚糖膜的成型装置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形状和材料两个方面,目前用于可食膜成型的装置主要有光滑瓷片、聚四氟乙烯有机玻璃板、硬塑料纸、镀铬钢板、不锈钢板、紫铜带、布料、玻璃板、普通有机玻璃板和铁板等,形状为方形或圆形。这些成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无法调节放置的水平度,导致成膜厚度不均匀,成膜面容易变形导致成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来解决无法调节放置的水平度,导致成膜厚度不均匀,成膜面容易变形导致成膜不好的问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设有四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设有四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支撑块(3),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内框(4),所述内框(4)的下端设有聚乙烯薄膜(5),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水平仪(6),所述底座(1)的下端且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柱(2)之间设有两组调节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设有四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支撑块(3),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内框(4),所述内框(4)的下端设有聚乙烯薄膜(5),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有水平仪(6),所述底座(1)的下端且位于两组所述支撑柱(2)之间设有两组调节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4)由有机玻璃条制成,并且,其与所述底座(1)之间通过胶水粘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流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固定架一(8)及固定架二(9),所述固定架一(8)及所述固定架二(9)的上端分别设有连接块一(10)及连接块二(11),并且,所述连接块一(10)及所述连接块二(11)之间穿插设有活动轴(12),所述连接块一(10)及所述连接块二(11)的一侧分别设有活动杆一(13)及活动杆二(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孙永周德庆赵峰王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