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05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其结构包括:防滑套、扳手本体、插杆、套筒,扳手本体一侧配入到防滑套内,通过滑动二级拨杆,弹簧在安装板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连接杆带着套筒收入保护壳内,接着按压插杆,使得插杆一侧穿过第二槽孔,然后向下滑动一级拨杆,弹簧在安装板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致使卡板一侧穿过第一槽孔,直至被锁定块上的磁铁限位住,插杆便受到限位,该轮胎扳手通过滑动二级拨杆得以将插杆穿过第二槽孔,使得一级拨杆下移穿过第一槽孔限位插杆的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将套筒固定在保护壳内,降低与空气之间的接触,进而在保护套筒防止受到磕碰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套筒在空气里与螺纹越锈越多,越锈越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
本技术涉及扳手
,尤其涉及了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
技术介绍
扳手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但是现有技术扳手上套筒与手柄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时常会因螺纹老化致卸下较为卡顿,并且螺纹老化生锈里含有电子,在空气里会和套筒上的螺纹构成一个连锁反应,导致连接的螺纹里不断矢电子,迫使套筒越锈越多,越锈越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以解决的现有技术扳手上套筒与手柄采用的是螺纹连接,时常会因螺纹老化致卸下较为卡顿,并且螺纹老化生锈里含有电子,在空气里会和套筒上的螺纹构成一个连锁反应,导致连接的螺纹里不断矢电子,迫使套筒越锈越多,越锈越快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其结构包括:防滑套、扳手本体、插杆、套筒,扳手本体一侧配入到防滑套内,插杆设置子在扳手本体上,套筒一侧可移动配入到扳手本体内,扳手本体还包括第一槽孔、连接杆、第二槽孔、安装板、锁定块、弹簧、一级拨杆、二级拨杆、保护壳、卡板,连接杆上设有插杆插入的第二槽孔,连接杆上端与二级拨杆相连接,一级拨杆一侧与卡板相连接,卡板下方设有锁定块,插杆上设有用于卡板插入的第一槽孔,一级拨杆与二级拨杆一侧分别装设有弹簧,插杆一侧嵌入安装于保护壳内,锁定块设置在安装板上,连接杆下端与套筒相连接。作为优选,保护壳上端配入到防滑套内。作为优选,一级拨杆与二级拨杆一侧均设有滑块。作为优选,锁定块与卡板采用的是凹凸状结构。作为优选,锁定块上设有吸附卡板的磁铁。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滑动二级拨杆,弹簧在安装板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连接杆带着套筒收入保护壳内,接着按压插杆,使得插杆一侧穿过第二槽孔,然后向下滑动一级拨杆,弹簧在安装板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致使卡板一侧穿过第一槽孔,直至被锁定块上的磁铁限位住,插杆便受到限位,该轮胎扳手通过滑动二级拨杆得以将插杆穿过第二槽孔,使得一级拨杆下移穿过第一槽孔限位插杆的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将套筒固定在保护壳内,降低与空气之间的接触,进而在保护套筒防止受到磕碰的情况下有效避免套筒在空气里与螺纹越锈越多,越锈越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扳手本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防滑套-1、扳手本体-2、插杆-3、套筒-4、第一槽孔-201、连接杆-202、第二槽孔-203、安装板-204、锁定块-205、弹簧-206、一级拨杆-207、二级拨杆-208、保护壳-209、卡板-2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请参阅图1-2,本实用提供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其结构包括:防滑套1、扳手本体2、插杆3、套筒4,扳手本体2一侧配入到防滑套1内,插杆3设置子在扳手本体2上,套筒4一侧可移动配入到扳手本体2内,扳手本体2还包括第一槽孔201、连接杆202、第二槽孔203、安装板204、锁定块205、弹簧206、一级拨杆207、二级拨杆208、保护壳209、卡板210,连接杆202上设有插杆3插入的第二槽孔203,连接杆202上端与二级拨杆208相连接,一级拨杆207一侧与卡板210相连接,卡板210下方设有锁定块205,插杆3上设有用于卡板210插入的第一槽孔201,一级拨杆207与二级拨杆208一侧分别装设有弹簧206,插杆3一侧嵌入安装于保护壳209内,锁定块205设置在安装板204上,连接杆202下端与套筒4相连接,保护壳209上端配入到防滑套1内,一级拨杆207与二级拨杆208一侧均设有滑块,锁定块205与卡板210采用的是凹凸状结构,锁定块205上设有吸附卡板210的磁铁(图中未示出)。在进行使用时将扳手本体2安装于防滑套1一侧,在操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手持防滑套1,将套筒4套入螺母旋转即可,在使用完成后,通过滑动二级拨杆208,弹簧206在安装板204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连接杆202带着套筒4收入保护壳209内,接着按压插杆3,使得插杆3一侧穿过第二槽孔203,然后向下滑动一级拨杆207,弹簧206在安装板204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致使卡板210一侧穿过第一槽孔201,直至被锁定块205上的磁铁限位住,插杆3便受到限位,从而将套筒4固定在保护壳209内,在需要拿出时,通过稍稍向下继续滑动一级拨杆207,使得弹簧206的形变力增大,大过于锁定块205吸附力,卡板210便在弹簧206的弹力下上移复位,进而便可将套筒4放出保护壳209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其结构包括:防滑套(1)、扳手本体(2)、插杆(3)、套筒(4),扳手本体(2)一侧配入到防滑套(1)内,插杆(3)设置子在扳手本体(2)上,套筒(4)一侧可移动配入到扳手本体(2)内,扳手本体(2)还包括第一槽孔(201)、连接杆(202)、第二槽孔(203)、安装板(204)、锁定块(205)、弹簧(206)、一级拨杆(207)、二级拨杆(208)、保护壳(209)、卡板(210),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02)上设有插杆(3)插入的第二槽孔(203),连接杆(202)上端与二级拨杆(208)相连接,一级拨杆(207)一侧与卡板(210)相连接,卡板(210)下方设有锁定块(205),插杆(3)上设有用于卡板(210)插入的第一槽孔(201),一级拨杆(207)与二级拨杆(208)一侧分别装设有弹簧(206),插杆(3)一侧嵌入安装于保护壳(209)内,锁定块(205)设置在安装板(204)上,连接杆(202)下端与套筒(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套筒生锈的轮胎扳手,其结构包括:防滑套(1)、扳手本体(2)、插杆(3)、套筒(4),扳手本体(2)一侧配入到防滑套(1)内,插杆(3)设置子在扳手本体(2)上,套筒(4)一侧可移动配入到扳手本体(2)内,扳手本体(2)还包括第一槽孔(201)、连接杆(202)、第二槽孔(203)、安装板(204)、锁定块(205)、弹簧(206)、一级拨杆(207)、二级拨杆(208)、保护壳(209)、卡板(210),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02)上设有插杆(3)插入的第二槽孔(203),连接杆(202)上端与二级拨杆(208)相连接,一级拨杆(207)一侧与卡板(210)相连接,卡板(210)下方设有锁定块(205),插杆(3)上设有用于卡板(210)插入的第一槽孔(201),一级拨杆(207)与二级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东力特五金工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