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43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端的上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内放置有至少两个工具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升降台,所述升降杆包括多个依次排列且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在各所述连接杆连接处的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轴,另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连接轴外圈与弹性凸起对应位置环形设有与弹性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腰部损害,同时箱体的边角处均设有支撑脚,通过支撑脚使得箱体变成座椅,可供操作员蹲坐和休息,此工具箱,功能多,实用性强,符合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工具箱
本技术涉及工具箱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工具箱。
技术介绍
工具箱内放置有螺丝刀、扳手、钳子等多种工具,当操作员在利用工具箱内的工具工作时,往往没有座椅可供操作员蹲坐或休息,操作员在工作时,容易疲劳和酸痛,而且在操作员高处操作时,当需要反复更换工具时,需要弯下腰来从工具箱中更换工具,不仅麻烦、浪费时间,而且反复弯腰,对操作员的腰部有所损害。综上,现有的工具箱功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工具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端的上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内放置有至少两个工具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升降台,所述升降杆一端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包括多个依次排列且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在各所述连接杆连接处的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轴,另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连接轴外圈与弹性凸起对应位置环形设有与弹性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优选的,箱体的边角处均设有支撑脚。优选的,述支撑脚倾斜均设置在箱体的边角处。优选的,支撑脚的底部均设有边缘部。优选的,连接轴和与其相连接的连接杆之间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插入连接孔中,限位轴的轴直径与连接孔的孔径大小相等,且限位轴和连接轴的长度总和与连接孔的长度相等。优选的,升降台的面积小于箱体底部的面积。优选的,上盖表面设有把手以及与把手相适配的把手槽,所述把手的两端卡入把手槽内,并与上盖转动连接,且把手可转入把手槽内。优选的,最上端的所述工具板两侧均设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拉动升降台,通过各连接杆向上移动,可带动升降台向上移动至指定位置,可将工具放置升降台上,当操作员需要更换工具时,可直接在升降台上更换,不用弯腰去工具箱内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腰部损害,同时箱体的边角处均设有支撑脚,通过支撑脚使得箱体变成座椅,可供操作员蹲坐和休息,此工具箱,功能多,实用性强,符合市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具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最上端工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杆连接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上盖,3储物腔,4工具板,5升降装置,51升降杆,511连接杆,52升降台,6连接轴,7连接孔,8弹性凸起,9定位凹槽,10支撑脚,11边缘部,12限位轴,13把手,14把手槽,15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上端的上盖2,所述箱体1内设有储物腔3,所述储物腔3内放置有至少两个工具板4,工具板4内放置有螺丝刀、扳手等多种工具,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升降杆51、升降台52,所述升降杆51一端与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台5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5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且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511,在各所述连接杆511连接处的一连接杆511的端部设有连接轴6,另一连接杆511的端部设有连接孔7,所述连接轴6插入连接孔7中,所述连接孔7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8,所述连接轴6外圈与弹性凸起8对应位置环形设有与弹性凸起8相适配的定位凹槽9,通过将升降台52向上抬起,各连接杆511连接处连接轴6在连接孔7内转动,通过弹性凸起8转动卡入不同的定位槽内,实现连接杆511转动定位,各连接杆511在转动情况下,向上抬起至指定高度,由于弹性凸起8为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在手部外力作用下,连接轴6转动过程中,弹性凸起8会从定位凹槽9内顶起并转入另一定位凹槽9内,实现定位旋转,升降台52上升至指定高度后,可将所需的各种工具放置于升降台52上,当操作员需要更换工具时,不用弯腰至工具箱内更换,可直接在升降台52上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操作员腰部损害。由于升降台52上仅仅放置工具箱内的工具,重量较小,在多条连接杆511弯折支撑的情况下,足够承受升降台52上工具的重量,不会导致升降杆51由于工具的重量下降,在不需要使用时,升降台52通过升降杆51下降后,贴附于箱体1的底面,便于箱体1的携带,升降台52的面积小于箱体1底部的面积,使得升降台52贴附于箱体1的底面时,不会影响整个工具箱的占地结构大小。如图1所示,箱体1的边角处均设有支撑脚10;通过支撑脚10使得箱体1变成座椅,可供操作员蹲坐和休息。如图1所示,述支撑脚10倾斜均设置在箱体1的边角处;通过倾斜设置,使得支撑脚10更加稳定。如图1所示,支撑脚10的底部均设有边缘部11;通过增加支撑脚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脚10更加稳定。如图5所示,连接轴6和与其相连接的连接杆511之间设有限位轴12,所述限位轴12插入连接孔7中,限位轴12的轴直径与连接孔7的孔径大小相等,且限位轴12和连接轴6的长度总和与连接孔7的长度相等;通过限位轴12卡入连接孔7内,而且限位轴12的轴直径与连接孔7的孔径大小相等,使得在转动过程中,连接轴6在限位轴12限制作用下不会发生偏移和晃动,同时连接轴6远离限位轴12的一端设有挡板,挡板的面积大于连接孔7的侧面积,防止连接轴6脱离连接孔7。如图1所示,上盖2表面设有把手13以及与把手13相适配的把手槽14,所述把手13的两端卡入把手槽14内,并与上盖2转动连接,且把手13可转入把手槽14内;可通过把手13提取工具箱,也可将把手13转入把手槽14内,使得工具箱可供操作员蹲坐。如图2所示,最上端的所述工具板4两侧均设有拉环15;便于通过拉环15将工具板4从储物腔3内取出。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凡是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端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内放置有至少两个工具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升降台,所述升降杆一端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包括多个依次排列且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在各所述连接杆连接处的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轴,另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连接轴外圈与弹性凸起对应位置环形设有与弹性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端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内放置有至少两个工具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杆、升降台,所述升降杆一端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包括多个依次排列且首尾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在各所述连接杆连接处的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轴,另一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插入连接孔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连接轴外圈与弹性凸起对应位置环形设有与弹性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边角处均设有支撑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工具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脚倾斜均设置在箱体的边角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聪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东力特五金工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