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00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包括上料装置、第一研磨清洁段、第二研磨清洁段、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其中,上述第一研磨清洁段及第二研磨清洁段依次设置,形成研磨清洁部分;上料装置及二转一分料段分别设置于研磨清洁部分的前后两端;上述清洗烘干下料段设置于二转一分料段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物料自动上料运输过程中同步完成检测、清洁及导向校正,具备物料一转二上料及二转一下料功能,通过双研磨工位有效提升了产能,集成有研磨后毛刷物理清洁、液体冲洗、二流体清洁及烘干功能,有效保证了清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
技术介绍
平板显示器件是实现文字和图像显示的人机交互载体,主要由显示模组、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组成,其中显示模组又由显示面板、偏光片、驱动芯片IC、电路板PCB和FPC等部件组成。平板显示器件的生产分为前段阵列、成盒工序和后段模组组装工序。前段工序用于生产显示面板,后段工序用于将显示面板、偏光片、背光模组、触控模组等部件组装为平板显示器件。前段工序生产设备目前主要由日本、韩国和美国企业提供,国内基本不能自产;后段工序生产设备中,国内少数企业已实现突破,目前正逐步实现对进口设备的替代。显示面板是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为组装成显示器件,需要在面板两侧贴附偏光片LCD面板需要在上下两侧各贴附一张偏光片,OLED面板需在上方贴附一张偏光片以实现光线的定向传播。偏光片贴合之前需要对贴附基片的表面进行清洁,以保证贴合质量,通过研磨清洗完成基片表面清洁是目前行业内出现的最新的清洁方式,该种清洁方式通过研磨盘贴紧基片表面后,研磨盘沿基片表面旋转摩擦以达到将基片表面残留物体研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第一研磨清洁段、第二研磨清洁段、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其中,上述第一研磨清洁段及第二研磨清洁段依次设置,形成研磨清洁部分;上料装置及二转一分料段分别设置于研磨清洁部分的前后两端;上述清洗烘干下料段设置于二转一分料段的后侧;/n上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传输机构(2)、上料清洁机构(3)及检测机构(4),上料传输机构(2)通过间隔设置并可转动的上料辊(22)为传输部件,驱动物料直线运动;上述检测机构(4)跨设在上料传输机构(2)的上方,上料辊(22)上传输的物料移动至检测机构(4)下方时,检测机构(4)拍照检测物料;上述上料清洁机构(3)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第一研磨清洁段、第二研磨清洁段、二转一分料段及清洗烘干下料段,其中,上述第一研磨清洁段及第二研磨清洁段依次设置,形成研磨清洁部分;上料装置及二转一分料段分别设置于研磨清洁部分的前后两端;上述清洗烘干下料段设置于二转一分料段的后侧;
上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传输机构(2)、上料清洁机构(3)及检测机构(4),上料传输机构(2)通过间隔设置并可转动的上料辊(22)为传输部件,驱动物料直线运动;上述检测机构(4)跨设在上料传输机构(2)的上方,上料辊(22)上传输的物料移动至检测机构(4)下方时,检测机构(4)拍照检测物料;上述上料清洁机构(3)设置在上料传输机构(2)的两侧上料清洁机构(3)沿竖直方向升降运动靠近上料辊(22),并与上料辊(22)之间形成间隙空间,检测后的物料直线运动经过间隙空间时完成表面初步清洁;
上述第一研磨清洁段包括下研磨平台(6)及上研磨机构(9),第二研磨清洁段包括上研磨平台(13)及下研磨机构(11),其中,下研磨平台(6)及下研磨机构(11)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上研磨机构(9)及上研磨平台(13)分别悬设于机架(1)上设置机罩(7)上;初步清洁后的物料搬移至下研磨平台(6)上,经上研磨机构(9)研磨清洁上表面后,上研磨平台(13)吸取物料并搬移至下研磨机构(11)处,对物料的下表面进行研磨清洁;
上述二转一分料段包括分料传输机构(14)及分料机械手(15),分料传输机构(14)设置于下研磨机构(11)的后侧,下表面研磨完成后的二片物料搬移至分料传输机构(14)上;设置于分料传输机构(14)上方的分料机械手(15)将物料单片取出并搬移至清洗烘干下料段;
上述清洗烘干下料段包括依次设置清洁装置(16)及烘干下料装置(17),单片分料后的物料依次进入清洁装置,经清洁装置向前传输的依次完成毛刷清洁、二流体清洁及液体冲洗;冲洗完成的物料流入烘干及下料装置内依次完成烘干及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传输机构(2)包括上料传输支座(21)、上料辊(22)、上料传输电机(23)及上料传动轴(24),其中,上述上料传输支座(21)包括平行间隔竖设的支板;上述上料辊(22)包括至少二根,上料辊(22)平行间隔地设置于两支板之间,且两端与两支板可转动地连接,上料辊(22)的一端穿过支板,并设有被动齿轮;上述上料传动轴(24)沿支板侧边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板的外侧壁上,上料传动轴(24)上对应上料辊(22)间隔设有至少二个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连接;上料传输电机(23)设置于上料传动轴(24)的下方,且输出端与上料传动轴(24)连接,并驱动上料传动轴(24)旋转运动,上料传动轴(24)通过主动齿轮及被动齿轮带动各上料辊(22)同步同向旋转,以便上料辊(22)向前传输放置于其上的物料;
上料清洁机构(3)包括竖板(31)、下辊轴(32)、上辊轴(33)、电机支座(34)、辊轴电机(35)、传动齿轮(36)、调节杆(37)及第一喷水腔(38),其中,上述竖板(31)包括二块,两竖板竖直设置于上料传输支座(21)的两侧,上料传输支座(21)两支板上部对应两竖板(31)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安装缺口,该安装缺口内未安装上料辊(22);两竖板(31)上开设有竖向槽口;竖向槽口的外侧的竖板(31)外侧壁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有上下两滑座;上述下辊轴(32)及上辊轴(33)上下间隔地设置于安装缺口内,下辊轴(32)及上辊轴(3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滑座上;上述传动齿轮(36)包括二个,两传动齿轮(36)分别设置在下辊轴(32)及上辊轴(33)的端部,且相互啮合;上述调节杆(37)竖直连接于滑座与竖板(31)之间,并与滑座螺纹连接,旋转调节杆(37)以使滑座升降运动,调整位置;上述电机支座(34)连接于竖板(31)侧壁上,辊轴电机(35)设置在电机支座(34)上,且输出端与传动齿轮(36)连接,以便驱动下辊轴(32)及上辊轴(33)相对旋转运动,物料经过下辊轴(32)及上辊轴(33)之间的间隙时,经下辊轴(32)及上辊轴(33)上套设的毛刷清洁;上述第一喷水腔(38)设置在上辊轴(33)的上部,并向下喷水清水至毛刷上,以便辅助清洁;
上述检测机构(4)包括检测支架(41)、检测直线模组(42)、检测滑座(43)及CCD检测头(44),其中,上述检测支架(41)跨设在上料传输支座(21)上;上述检测直线模组(42)设置在检测支架(41)上;上述检测滑座(43)连接在检测直线模组(42)的输出端上,并检测直线模组(42)驱动而直线运动;上述CCD检测头(44)设置在检测滑座(43)上,以便检测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传输机构(2)还包括上料限位部件,上料限位部件包括上料限位滑座(25)、上料限位电机(26)、上料限位传动带(27)及上料限位件,其中,上述上料限位滑座(25)可滑动地设置于上料传输支座(21)内,并位于上料辊(22)下方,上料限位滑座(25)下部两侧可转动地设有传动轮,两传动轮上套设有上料限位传动带(27);上述上料限位电机(26)设置于上料限位滑座(25)下部,并与上料限位滑座(25)下部的一个传动轮连接,以便驱动上料限位传动带(27)运动;上述上料限位部件包括二组,两组上料限位部件分别连接于上料限位传动带(27)的两侧,并向上延伸至上料辊(22)的上方,上料限位传动带(27)运动时带动两组上料限位部件沿相反方向运动,以便限位定向限位上料辊(22)上的物料;上述上料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块(28)或第二连接块(29)、上料限位滑块(210)及上料限位杆(211),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块(28)及第二连接块(29)分别连接于上料限位传动带(27)的两侧;上述上料限位滑块(210)包括二块,两上料限位滑块(210)间隔且可滑动地设置在上料限位滑座(25)上,并分别于第一连接块(28)及第二连接块(29)连接;上述上料限位杆(211)包括至少二根,上料限位杆(211)平行间隔地竖直设置在上料限位滑块(210)上,并从相邻两上料辊(22)之间的间隙向上穿出,两上料限位滑块(210)带动上料限位杆(211)运动,以便限位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装置的后端设有上料机械手(5),上料机械手(5)包括第一上料直线模组(51)、上料支座(52)、第二上料直线模组(53)、上料滑座(54)及上料部件,其中,上述第一上料直线模组(51)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支座(52)连接于第一上料直线模组(51)的输出端;上述第二上料直线模组(53)垂直第一上料直线模组(51)设置在上料支座(52)上;上述上料滑座(54)连接于上第二上料直线模组(53)的输出端上;上述上料部件包括二套,两套上料部件,分别从上料辊(22)上取出物料后,将物料搬移至下研磨平台(6)上;上料部件包括上料升降气缸(55)、上料升降座(56)及上料吸嘴(57),上述上料升降气缸(55)竖直连接于上料滑座(54)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料升降座(56)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在上料滑座(54)的侧壁上,且与上料升降气缸(55)的输出端连接;上述上料吸嘴(57)包括至少二个,上料吸嘴(57)竖直连接于上料升降座(5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研磨清洗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研磨平台(6)包括下研磨支座(61)、下研磨电机、下研磨丝杆座(62)、下研磨丝杆(63)、下研磨滑台(64)及下研磨吸板(65),其中,上述下研磨支座(61)设置在机架(1)上;下研磨丝杆(63)可转动地设置在下研磨支座(61)上,下研磨丝杆座(62)套设在下研磨丝杆(63)上;上述下研磨电机设置在下研磨支座(61)内,且输出端与下研磨丝杆(63)连接,以便驱动下研磨丝杆(63)旋转运动;上述下研磨滑台(64)可滑动地设置在下研磨支座(61)上,且与下研磨丝杆座(62)连接,下研磨丝杆座(62)带动下研磨滑台(64)直线运动;上述下研磨吸板(65)包括二块,两下研磨吸板(65)水平间隔地设置在下研磨滑台(64)上,待研磨清洁的物料经下研磨吸板(65)吸附固定;
上述机罩(7)上部分别设有第一直线模组(8)及第二直线模组(12),上述上研磨机构(9)及上研磨平台(13)分别连接于第一直线模组(8)及第二直线模组(12)上,并经第一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李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