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9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壁面以及一对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工作台上壁面安装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与调节结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钢坯件加工技术领域,通过夹紧结构可以将需要打磨的磁钢坯件固定在承载台上,在需要对磁钢坯件进行左右角度的调节时,可以控制左侧电机带动左侧转杆转动,从而使得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承载台上磁钢坯件的前后角度,当需要进行前后角度的转换时,可以控制右侧电机带动右侧转杆转动,进而使得固定架带动蜗轮在蜗杆上进行前后运动,有效的解决了在打磨磁钢坯件时,人工调节磁钢坯件的角度费时费力,且精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磁钢坯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磁钢一般是指铝镍钴合金(磁钢在英文中AlNiCo即铝镍钴的缩写),磁钢是由几种硬的强金属,如铁与铝、镍、钴等合成,有时是铜、铌、钽合成,用来制作超硬度永磁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的一种永磁材料,以粉末冶金法制造,主要分为钡料(Ba)和锶料(Sr)两种,并分为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两类,是不易退磁不易腐蚀的一种永磁材料,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50℃,较坚硬且脆,可用金刚石沙等工具切割加工,用合金刚加工之模具一次成型,但是未成品之前其表面具有毛刺等,不打磨的话其外观极其不美观,需要在经过打磨抛光等将其加工使其表面光滑。现有技术中的打磨整形装置在对磁钢坯件进行打磨时,经常需要人工对夹紧的磁钢进行拆卸以后再来调节打磨角度,人工调节角度的精度较差,费时费力,并且不能使磁钢坯件进行自由转换来调节打磨方向位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壁面固定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块,所述工作台上壁面以及一对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工作台上壁面安装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与调节结构相配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电机、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杆、蜗杆、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块、固定架、第二转杆、蜗轮、承载架以及承载台;>一对所述电机固定安置于工作台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两端,一对所述第一转杆一端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电机驱动端,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固定块一侧,所述蜗杆一端与左侧所述第一转杆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右侧所述固定块内,一对所述活动块固定套装于一对所述第一转杆,所述固定架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活动块上壁面,所述第二转杆两端活动贯穿于固定架内,所述蜗轮圆心固定套装于第二转杆,且与蜗杆相啮合,左侧所述电机可带动左侧所述第一转杆、固定架以及蜗轮通过蜗杆做前后运动,所述承载架两端与第二转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固定安置于承载架上壁面,右侧所述电机带动蜗杆转动可以使得蜗轮带动承载台进行左右运动。优选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支撑杆、螺纹杆、夹紧板以及把手;所述支撑杆上端部位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活动嵌装于螺纹孔内,且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夹紧板固定连接于螺纹杆一端,所述把手固定安置于螺纹杆另一端,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承载台下壁面活动接触,所述夹紧板通过螺纹杆可将磁钢夹紧。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凹形结构。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转杆与一对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承内环与一对所述第一转杆之间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一对所述固定块侧壁面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合理,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夹紧结构可以将需要打磨的磁钢坯件固定在承载台上,在需要对磁钢坯件进行左右角度的调节时,可以控制左侧电机带动左侧转杆转动,从而使得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承载台上磁钢坯件的前后角度,当需要进行前后角度的转换时,可以控制右侧电机带动右侧转杆转动,进而使得固定架带动蜗轮在蜗杆上进行前后运动,有效的解决了在打磨磁钢坯件时,人工调节磁钢坯件的角度费时费力,且精度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运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固定块;3、电机;4、第一转杆;5、蜗杆;6、活动块;7、固定架;8、第二转杆;9、蜗轮;10、承载架;11、承载台;12、支撑杆;13、螺纹杆;14、夹紧板;15、把手;16、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块2,工作台1上壁面以及一对固定块2之间安装有调节结构,工作台1上壁面安装有夹紧结构,夹紧结构与调节结构相配合;调节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电机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杆4、蜗杆5、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块6、固定架7、第二转杆84、蜗轮9、承载架10以及承载台11;一对电机3固定安置于工作台1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1两端,一对第一转杆4一端固定安置于一对电机3驱动端,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一对固定块2一侧,蜗杆5一端与左侧第一转杆4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右侧固定块2内,一对活动块6固定套装于一对第一转杆4,固定架7固定安置于一对活动块6上壁面,第二转杆8两端活动贯穿于固定架7内,蜗轮9圆心固定套装于第二转杆8,且与蜗杆5相啮合,左侧电机3可带动左侧第一转杆4、固定架7以及蜗轮9通过蜗杆5做前后运动,承载架10两端与第二转杆8两端固定连接,承载台11固定安置于承载架10上壁面,右侧电机3带动蜗杆5转动可以使得蜗轮9带动承载台11进行左右运动,当需要对磁钢坯件进行左右角度的调节时,可以控制左侧电机3带动左侧转杆4转动,从而使得蜗杆5带动蜗轮9转动,这样就可以调节承载台11上磁钢坯件的前后角度,当需要进行前后角度的转换时,可以控制右侧电机3带动右侧转杆4转动,进而使得固定架7带动蜗轮9在蜗杆5上进行前后运动。作为优选方案的,更进一步的,夹紧结构,包括:支撑杆12、螺纹杆13、夹紧板14以及把手15;支撑杆12上端部位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13活动嵌装于螺纹孔内,且与其螺纹连接,夹紧板14固定连接于螺纹杆13一端,把手15固定安置于螺纹杆13另一端,支撑杆12一端与承载台11下壁面活动接触,夹紧板14通过螺纹杆13可将磁钢夹紧,通过夹紧结构内螺纹杆13、支撑杆12以及夹紧板14的配合可以将需要打磨的磁钢坯件固定在承载台11上。作为优选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支撑杆12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16:该橡胶垫16用于增加支撑杆12的摩擦力。作为优选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支撑杆12为凹形结构。作为优选方案的,更进一步的,一对第一转杆4与一对固定块2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内环与一对第一转杆4之间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一对固定块2侧壁面固定连接。下列为本案中的电气件采用的种类以及作用:电机:采用YBX3系列型号的电机,由外部操作系统控制,可以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块(2),所述工作台(1)上壁面以及一对所述固定块(2)之间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工作台(1)上壁面安装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与调节结构相配合;/n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电机(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杆(4)、蜗杆(5)、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块(6)、固定架(7)、第二转杆(8)、蜗轮(9)、承载架(10)以及承载台(11);/n一对所述电机(3)固定安置于工作台(1)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1)两端,一对所述第一转杆(4)一端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电机(3)驱动端,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固定块(2)一侧,所述蜗杆(5)一端与左侧所述第一转杆(4)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右侧所述固定块(2)内,一对所述活动块(6)固定套装于一对所述第一转杆(4),所述固定架(7)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活动块(6)上壁面,所述第二转杆(8)两端活动贯穿于固定架(7)内,所述蜗轮(9)圆心固定套装于第二转杆(8),且与蜗杆(5)相啮合,左侧所述电机(3)可带动左侧所述第一转杆(4)、固定架(7)以及蜗轮(9)通过蜗杆(5)做前后运动,所述承载架(10)两端与第二转杆(8)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11)固定安置于承载架(10)上壁面,右侧所述电机(3)带动蜗杆(5)转动可以使得蜗轮(9)带动承载台(11)进行左右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钢坯件整形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块(2),所述工作台(1)上壁面以及一对所述固定块(2)之间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工作台(1)上壁面安装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与调节结构相配合;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电机(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转杆(4)、蜗杆(5)、一对结构相同的活动块(6)、固定架(7)、第二转杆(8)、蜗轮(9)、承载架(10)以及承载台(11);
一对所述电机(3)固定安置于工作台(1)上壁面,且位于工作台(1)两端,一对所述第一转杆(4)一端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电机(3)驱动端,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一对所述固定块(2)一侧,所述蜗杆(5)一端与左侧所述第一转杆(4)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活动嵌装于右侧所述固定块(2)内,一对所述活动块(6)固定套装于一对所述第一转杆(4),所述固定架(7)固定安置于一对所述活动块(6)上壁面,所述第二转杆(8)两端活动贯穿于固定架(7)内,所述蜗轮(9)圆心固定套装于第二转杆(8),且与蜗杆(5)相啮合,左侧所述电机(3)可带动左侧所述第一转杆(4)、固定架(7)以及蜗轮(9)通过蜗杆(5)做前后运动,所述承载架(10)两端与第二转杆(8)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桐庐创丰磁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