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84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其包括包括一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内设有流体通道、磁铁及清洁组件,所述流体通道包括隔离通道及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设有回流口,所述隔离通道一侧壁设有进气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集工作液回收及自动清洁为一体的工作液回流装置,利用压缩空气的高压形成对工作液的阻流作用,将随电极丝出口向外流出的工作液回流至浸液式线切割机床的工作液容纳空间中,通过清洁组件清洁电极丝上顽固的杂质,保证电极丝的切割效率,通过设置带有锥形结构的进丝口,防止电极丝被割断,延长电极丝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小巧,且工作高效、稳定、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火花切割机床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板材加工成型中,需要进行成形、穿孔等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线切割技术进行加工,现有的加工设备主要是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根据电极丝位置分为立式线切割机床和卧式线切割机床;根据工作液供给方式分为冲液式线切割机床和浸液式线切割机床。在浸液式线切割机床中,加工区域为充满工作液的形态;工作时,用于工件浸入工作液中,达到加工期间对电蚀产物的高效排除以及电极丝的降温作用,电极丝需穿过加工区域回到绕丝装置中,出现加工区域的工作液随电极丝出口向外流出问题。为了将工作液保持在加工区域中不随电极丝出口向外流出,传统的方式采用密封结构以及循环装置对电极丝出口处工作液进行回流,所采用的密封结构以及循环装置构件复杂、成本高、灵活性差及适用性低,且不利于机床的整体结构优化,且电极丝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有顽固的杂质粘在电极丝上,影响后续的切割效果,且容易导致电极丝的断裂,所以人们急需一种既能回收工作液及自动清洁功能的轻便式工作液回流装置,以满足业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所述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包括一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内设有流体通道及磁铁,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电极丝穿过隔离通道及工作液回流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设有回流口,所述隔离通道一侧壁设有进气通孔。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块状本体还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有两夹块,两所述夹块设有角口,所述角口设有柔性刷。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流口包括第一回流口及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回流口及第二回流口均为螺孔结构。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通孔为螺纹孔结构。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通道设有进丝口,所述进丝口设有锥形结构。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块状本体上设有多个用于装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直槽口结构。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块状本体为耐腐蚀的工程制件,所述块状本体为矩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集工作液回收及自动清洁为一体的工作液回流装置,通过设置磁铁用于安装时的初级定位,方便安装及调节,节省安装调节的时间,通过设置进气通孔并利用压缩空气的高压形成对工作液的阻流作用,能够将随电极丝出口向外流出的工作液回流至浸液式线切割机床的工作液容纳空间中,不形成浪费;通过设置直槽口固定孔方便调节位置,方便电极丝的穿过块状本体,安装适用性高,通过设置清洁组件清洁电极丝上顽固的杂质,从而保证电极丝的切割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带有锥形结构的进丝口,锥形结构用于引导作用,防止电极丝被进丝口的直边割断,更好的保护电极丝,延长电极丝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制成简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小巧,且工作高效、稳定,可安装到不同规格的线切割机床上,适用性高。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分解示意图。图中:1.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2.流体通道,3.磁铁,4.隔离通道,5.回流通道,6.清洁组件,10.块状本体,11.固定孔,40.进气通孔,41.进丝口,50.第一回流口,51.第二回流口,410.锥形结构,60.气缸,600.夹块,601.角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体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3,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1包括一块状本体10,所述块状本体10为耐腐蚀的工程制件,所述块状本体10为矩形结构,所述块状本体10内设有流体通道2及磁铁3,所述磁铁3设置在所述块状本体10的一侧壁内,所述磁铁3便于安装时的初级固定,方便安装,所述流体通道2包括电极丝穿过隔离通道4及工作液回流的回流通道5,所述回流通道4设有回流口5,所述隔离通道4一侧壁设有进气通孔40,所述进气通孔40为螺纹孔结构,所述进气通孔40用于通入压缩空气,通过高压形成对工作液的阻流作用,所述回流通道5用于工作液的回流。所述块状本体10还设有清洁组件6,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气缸60,所述气缸60设有两夹块600,两所述夹块600设有角口601,所述角口601设有柔性刷,所述两角口601配合夹合,使得柔性刷对经过的电极丝进行清洁,所述清洁组件6用于清洁电极丝上的杂质,保证电极丝的切割性能,所述气缸60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控制检测作用,放置两夹块600夹断电极丝。所述回流口5包括第一回流口50及第二回流口51,所述第一回流口50及第二回流口5均为螺孔结构,所述第一回流口50及第二回流口51用于工作液的回收,并可根据工作液的回流量可根据要求进行部分使用还是全部使用,提供预留功能。所述隔离通道4设有进丝口41,所述进丝口41设有锥形结构410,所述锥形结构410用于起引导作用,方便电极丝的穿入及防止电极丝穿过时于孔边接触被割断的情况出现。所述块状本体10上设有多个用于装配的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为直槽口结构,所述直槽口结构固定孔11用于方便调节位置,方便电极丝的穿过块状本体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安装时,将电极丝通过进丝口穿过隔离通道,通过磁铁将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吸附在设备上进行初定位固定,位置调整后,通过螺钉将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稳定固定在设备上,并将进气通孔、第一回流口、第二回流口分别连接好,工作时,利用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通孔,压缩空气的高压形成对工作液的阻流作用,并将随着电极丝外流的工作液通过回流通道回流到工作液容纳空间,并且清洁组件的气缸动作,将两夹块相互靠近,柔性刷对经过角口的电极丝进行清洁,清洁后的电极丝回至设备的卷轴上。本技术是集工作液回收及自动清洁为一体的工作液回流装置,通过设置磁铁用于安装时的初级定位,方便安装及调节,节省安装调节的时间,通过设置进气通孔并利用压缩空气的高压形成对工作液的阻流作用,能够将随电极丝出口向外流出的工作液回流至浸液式线切割机床的工作液容纳空间中,不形成浪费;通过设置直槽口固定孔方便调节位置,方便电极丝的穿过块状本体,安装适用性高,通过设置清洁组件清洁电极丝上顽固的杂质,从而保证电极丝的切割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带有锥形结构的进丝口,锥形结构用于引导作用,防止电极丝被进丝口的直边割断,更好的保护电极丝,延长电极丝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制成简易,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小巧,且工作高效、稳定,可安装到不同规格的线切割机床上,适用性高。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包括一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内设有流体通道及磁铁,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电极丝穿过隔离通道及工作液回流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设有回流口,所述隔离通道一侧壁设有进气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包括一块状本体,所述块状本体内设有流体通道及磁铁,所述流体通道包括电极丝穿过隔离通道及工作液回流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设有回流口,所述隔离通道一侧壁设有进气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本体还设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有两夹块,两所述夹块设有角口,所述角口设有柔性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工作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口包括第一回流口及第二回流口,所述第一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震蓝贤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静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