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79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在目标本体系下建立新的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将期望的位置变量转化为常值,控制器设计无需进行复杂的坐标变化,设计过程简单,并且,针对航天器质量不确定性以及逼近过程中存在的路径和速度约束问题,设计自适应律以及无局部最小值的路径约束和速度约束势函数,构建侵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器,避免了逼近过程中潜在的碰撞问题,放宽了常规控制算法对航天器质量精确值的依赖性,实现了快速、精确的相对位置跟踪控制,能够使航天器在质量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逼近空间翻滚目标,且始终遵循路径和速度双重约束,使航天器能够安全、可靠地完成向空间翻滚目标逼近的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在存在质量不确定性以及路径和速度约束情况下的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任务。
技术介绍
随着航天科技的蓬勃发展,航天器在轨服务技术日趋成熟。它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新兴的航天任务中,如航天器在轨燃料补加、故障航天器在轨修复、报废卫星的回收与处理以及太空垃圾的清理等,都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等国际航天机构均在加快推进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在轨演示验证项目。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空间科学和技术等多项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掌握在轨服务飞行演示验证关键技术。最终逼近段是对接(或捕获)前的最后阶段,对在轨服务尤为关键,该阶段的任务是为对接(或捕获)提供初始条件,因而,成功完成逼近操作是进行后续在轨操作的前提与必要条件。然而,由于太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航天器系统固有的复杂性,安全、可靠、高精度的逼近操作是保证航天器自主交会对接任务成功完成的基础。特别是,当空间目标呈现自由翻滚状态时,航天器如何有效避开空间翻滚目标的负载(太阳帆板,天线等),沿着某一特定安全路径对翻滚目标进行逼近至关重要。同时,在逼近操作过程中,考虑到空间目标呈现自由翻滚状态,若航天器与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速度过大,极有可能会发生碰撞,导致逼近任务的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随着任务进行,由于燃料消耗,负载配置发生轻微变化等众多因素,航天器的质量将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确保航天器在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在指定安全路径内向自由翻滚目标逼近,并且始终控制与空间翻滚目标相对速度不超过可允许的最大相对速度,是实现安全、可靠、准确的逼近操作的关键所在。以空间翻滚目标为研究对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相对空间翻滚目标绕飞的航天器位姿耦合控制》基于对偶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对在轨任务中对位姿同步跟踪的要求进行了仿真验证任务设计,实验结果证实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目标的翻滚特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然而,并没有考虑在轨航天器对空间翻滚目标的逼近阶段,可能与翻滚目标或目标星载附件发生碰撞的情况,因此该控制方法并不能严格保证任务的安全性。为了实现空间翻滚目标和跟踪航天器的自主避障和安全接近,专利CN109765919A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碰撞概率线法的航天器近距离安全操作控制方法,通过确定碰撞概率,计算避障控制力,但是并没有考虑航天器质量不确定性的问题,而且参数选择的过程比较复杂,考虑到航天器星载计算设备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对实际在轨应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航天器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设计结构简单的相对位置控制器,使得航天器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过程中,其运动轨迹始终位于安全范围内,并且与翻滚目标之间的速度始终满足最大相对速度约束,是确保航天器逼近操作顺利完成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用以使航天器在质量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逼近空间翻滚目标,且始终严格遵循路径和速度双重约束。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传输定理,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S2:根据对接走廊的几何描述,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路径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的逼近路径进行约束;S3:根据航天器最大速度限制,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速度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与空间翻滚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进行约束;S4:考虑逼近路径约束和相对速度约束,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构建侵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器,对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进行跟踪控制,使航天器快速、准确地到达期望位置,且始终遵循路径和速度双重约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中,步骤S1,基于传输定理,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以地心为原点,建立地心惯性坐标系以空间翻滚目标的质心为原点,建立当地水平当地垂直坐标系和目标本体系基于传输定理,在目标本体系中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为:其中,ρ表示航天器在目标本体系中相对于空间翻滚目标的位置向量;v表示航天器在目标本体系中相对于空间翻滚目标的速度向量;M=mpI3表示航天器的质量矩阵,其中,mp为航天器的质量,I3是3×3的单位矩阵;f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施加在航天器上的控制力向量;表示科氏力矩阵,其中,表示的反对称矩阵,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求解到的空间翻滚目标的惯性角速度,可由空间翻滚目标的姿态运动得到,假设有界,且一阶和二阶导数均连续有界;表示时变非线性项,其中,μ为地心引力常数,ρp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航天器到地心的半径向量;g=mpμ(ρt/||(ρp||3-ρt/||ρt||3)表示重力向量,其中,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空间翻滚目标到地心的半径向量,标量表示空间翻滚目标到地心的半径标量,a0表示空间翻滚目标运行轨道的半长轴,e0表示空间翻滚目标运行轨道的离心率,v0表示空间翻滚目标运行轨道的真近点角;表示目标本体系到当地水平当地垂直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其中,表示地心惯性坐标系到当地水平当地垂直坐标系的旋转矩阵,计算如下:其中,θ0=ω0+v0表示升交角矩,ω0表示近地点幅角,Ω0表示升交点赤经、i0表示轨道倾角;表示地心惯性坐标系到目标本体系的旋转矩阵,可由下列空间翻滚目标的姿态运动得到:其中,Jt表示空间翻滚目标的转动惯量;τtd表示空间翻滚目标受到的干扰力矩;逼近操作的目标是使航天器到达目标本体系x轴方向的期望位置点ρd=[rd,0,0]T,其中,rd<0,定义相对位置跟踪误差为ρe=ρ-ρd,相对速度跟踪误差为ve=v,则控制目标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中,步骤S2,根据对接走廊的几何描述,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路径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的逼近路径进行约束,具体包括:在逼近过程中,航天器始终在一个以对接轴形成的锥形逼近走廊中运行,直至到达期望位置点,航天器逼近路径约束的边界描述为:ht(ρ)=(ρ-xo)TWt(ρ-xo)Wt=diag{1,-cot2(α),-cot2(α)}其中,ht(ρ)表示锥形逼近走廊的边界,Wt表示一个对角矩阵,x0=[a,0,0]T表示锥形逼近走廊的顶点,a表示锥形逼近走廊的顶点在目标本体系x轴方向的位置,α>0表示锥形逼近走廊的半锥角;将逼近过程中航天器可允许运动的区域定义为集合设计路径约束势函数Vp,对航天器的逼近路径进行限制:其中,ka>0和kr>0分别表示吸引势和排斥势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基于传输定理,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nS2:根据对接走廊的几何描述,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路径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的逼近路径进行约束;/nS3:根据航天器最大速度限制,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速度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与空间翻滚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进行约束;/nS4:考虑逼近路径约束和相对速度约束,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构建侵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器,对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进行跟踪控制,使航天器快速、准确地到达期望位置,且始终遵循路径和速度双重约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传输定理,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
S2:根据对接走廊的几何描述,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路径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的逼近路径进行约束;
S3:根据航天器最大速度限制,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的速度约束势函数,对航天器与空间翻滚目标之间的相对速度进行约束;
S4:考虑逼近路径约束和相对速度约束,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构建侵入与不变自适应控制器,对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进行跟踪控制,使航天器快速、准确地到达期望位置,且始终遵循路径和速度双重约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基于传输定理,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具体包括:
以地心为原点,建立地心惯性坐标系以空间翻滚目标的质心为原点,建立当地水平当地垂直坐标系和目标本体系基于传输定理,在目标本体系中建立相对位置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ρ表示航天器在目标本体系中相对于空间翻滚目标的位置向量;v表示航天器在目标本体系中相对于空间翻滚目标的速度向量;M=mpI3表示航天器的质量矩阵,其中,mp为航天器的质量,I3是3×3的单位矩阵;f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施加在航天器上的控制力向量;表示科氏力矩阵,其中,表示的反对称矩阵,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求解到的空间翻滚目标的惯性角速度,可由空间翻滚目标的姿态运动得到,假设有界,且一阶和二阶导数均连续有界;表示时变非线性项,其中,μ为地心引力常数,ρp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航天器到地心的半径向量;g=mpμ(ρt/||ρp||3-ρt/||ρt||3)表示重力向量,其中,表示在目标本体系中空间翻滚目标到地心的半径向量,标量表示空间翻滚目标到地心的半径标量,a0表示空间翻滚目标运行轨道的半长轴,e0表示空间翻滚目标运行轨道的离心率,v0表示空间翻滚目标运行轨道的真近点角;表示目标本体系到当地水平当地垂直坐标系的旋转矩阵,其中,表示地心惯性坐标系到当地水平当地垂直坐标系的旋转矩阵,计算如下:



其中,θ0=ω0+v0表示升交角矩,ω0表示近地点幅角,Ω0表示升交点赤经、i0表示轨道倾角;表示地心惯性坐标系到目标本体系的旋转矩阵,可由下列空间翻滚目标的姿态运动得到:






其中,Jt表示空间翻滚目标的转动惯量;τtd表示空间翻滚目标受到的干扰力矩;
逼近操作的目标是使航天器到达目标本体系x轴方向的期望位置点ρd=[rd,0,0]T,其中,rd<0,定义相对位置跟踪误差为ρe=ρ-ρd,相对速度跟踪误差为ve=v,则控制目标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逼近空间翻滚目标的相对位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根据对接走廊的几何描述,设计一种可避免出现局部最小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庆雷邵小东郑建英郭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