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77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将各配风参数及运行参数输入到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中,得到各配风参数对应的输出参数;将各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得到各配风参数对应的判据指标;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并根据目标配风参数进行二次风调控。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火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选取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作为二次风调控的目标配风参数,以使得配风方式可以准确且及时地适应火电机组多变的边界环境,从而提高火电机组中锅炉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涉及火力发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锅炉作为火力发电的基本设备之一,其运行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锅炉燃烧过程中,组织良好的火焰,防止火焰短路与燃烧器区域热角结渣,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配风方式才能达到。配风方式既决定了锅炉燃烧是否充分,也影响到锅炉的排烟温度、引风机的电能消耗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目前,火电机组锅炉的二次风调控多是由人工根据经验来设置配风参数,并根据所设置的配风参数来进行配风调控,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准确,且由于火电机组实际的运行边界普遍存在煤质多变、负荷多变、气候多变和设备多变的问题,因此,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调控会导致配风方式无法及时地适应多变的边界环境,从而会降低锅炉的运行性能。综上所述,如何准确且及时地对锅炉进行二次风调节,以提高锅炉的运行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准确且及时地对锅炉进行二次风调节,以提高锅炉的运行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将各所述配风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输入到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输出参数;将各所述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判据指标;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配风参数进行二次风调控。优选的,预先建立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包括:获取所述火电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其中,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历史运行参数、历史配风参数和SCR反应器入口处的历史氮氧化物排放量、各送风机的电流;将所述历史运行参数、所述历史配风参数作为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输入参数,将对应的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的历史氮氧化物排放量、各所述风电机的电流作为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输出参数;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并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优选的,在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时,还包括:判断训练后的所述配风系统模型的模型精度是否达到预设精度,若是,则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若否,则调整所述配风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并执行所述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的步骤,直至训练后的所述配风系统模型的模型精度达到所述预设精度,以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优选的,所述判据模型为:Y=Q4+C1×QNOX+C2×Qfan,forcced;其中,Y为判据指标,Q4为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NOX为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平均值,Qfan,forcced为送风机电耗能等效热损失,C1、C2为修正系数;相应地,在将各所述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之前,还包括:分别对各所述输出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与各所述输出参数对应的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平均值、所述送风机电耗能等效热损失。优选的,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包括:将判据指标最小的配风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配风参数。优选的,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包括:利用遗传算法或粒子群算法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多个所述配风参数。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将各所述配风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输入到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输出参数;第二输入模块,用于将各所述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判据指标;调控模块,用于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配风参数进行二次风调控。优选的,包括用于预先建立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建立模块,所述建立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火电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其中,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历史运行参数、历史配风参数和SCR反应器入口处的历史氮氧化物排放量、各送风机的电流;确定参数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运行参数、所述历史配风参数作为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输入参数,将对应的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的历史氮氧化物排放量、各所述风电机的电流作为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输出参数;建模单元,用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并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的步骤。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的步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根据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将各配风参数及运行参数输入到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中,得到各配风参数对应的输出参数;将各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得到各配风参数对应的判据指标;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并根据目标配风参数进行二次风调控。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时获取到的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在经过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及判据模型的处理之后,从多个配风参数中选取出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作为实现二次风调控的目标配风参数,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由人工根据经验进行二次风调控,本申请可以结合火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选取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作为二次风调控的目标配风参数,以使得配风方式可以准确且及时地适应火电机组多变的边界环境,从而提高火电机组中锅炉的运行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建立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二次风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二次风调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实时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n将各所述配风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输入到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输出参数;/n将各所述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判据指标;/n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配风参数进行二次风调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火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生成多个配风参数;
将各所述配风参数及所述运行参数输入到预先建立的锅炉配风系统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输出参数;
将各所述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得到与各所述配风参数对应的判据指标;
将判据指标最优的配风参数确定为目标配风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配风参数进行二次风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建立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火电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其中,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历史运行参数、历史配风参数和SCR反应器入口处的历史氮氧化物排放量、各送风机的电流;
将所述历史运行参数、所述历史配风参数作为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输入参数,将对应的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的历史氮氧化物排放量、各所述风电机的电流作为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的输出参数;
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并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时,还包括:
判断训练后的所述配风系统模型的模型精度是否达到预设精度,若是,则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若否,则调整所述配风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并执行所述对建立的配风系统模型进行训练的步骤,直至训练后的所述配风系统模型的模型精度达到所述预设精度,以得到所述锅炉配风系统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二次风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据模型为:



其中,Y为判据指标,Q4为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平均值,Qfan,forcced为送风机电耗能等效热损失,C1、C2为修正系数;
相应地,在将各所述输出参数分别输入到预先建立的判据模型中之前,还包括:
分别对各所述输出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与各所述输出参数对应的所述SCR反应器入口处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平均值、所述送风机电耗能等效热损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任新宇张少男李志超魏庆波曾骥敏田鹏路宋亚杰陈家熠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