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74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散射红外光实现全天候监测光纤的通信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逐步成为连接世界的通信媒介,组成服务全球的信息化通信网络。近年出现的智能化光纤配线架虽然解决了机柜内光纤跳线管理的问题(针对解决机柜内光纤跳线混乱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实质性解决光纤通信状态的监测问题,而且该智能光纤配线架必须使用专用发光跳线,若使用普通光纤跳线该设备将失去管理功能。除此之外还有通过交换机光纤模块来进行监测,但是该方法并不具备任何管理功能,且无法判断光纤通信中断是因为设备问题还是光纤介质问题。2020年作为5G元年,由于5G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物联网的网络延时大的问题,由此5G元年也变成了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新的起点。光纤通信链路作为所有信息化服务基础理应第一时间物联网化,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将光纤通信链路物联网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所述耦合部(13)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器(11)的一端固定,所述耦合部(13)的另一端与光纤连接;所述电路板(12)的另一端插入可与光纤耦合器(1)连接的外部设备;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与所述耦合部连接的光纤在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优选的,所述耦合部正中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红外传感器(11)固定于所述耦合部的凹槽处。优选的,所述光纤为单模/多模;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设置于光纤配线架壳体(5)上。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优选的,所述光纤配线架还包括排线(3);所述母板(2)包括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电路板排线插槽(22);所述ARM主机包括ARM主机排线插槽(41);所述电路板排线插槽(22)和ARM主机排线插槽(41)通过所述排线(3)连接。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排线插槽(22)的个数大于等于1。优选的,所述ARM主机(4)还包括:管理主机(42);所述管理主机(42)与所述ARM主机排线插槽(41)连接,用于通过所述ARM主机排线插槽(41)从所述光纤耦合器(1)获得的微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具有编号和位置信息;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编号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编号一致;所述耦合器的位置信息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位置一致。优选的,所述远端服务将所述光纤耦合器的颜色和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颜色相关联,用于根据所述光纤耦合器的颜色以及相关联的光纤的颜色快速定位到要查找的光纤。优选的,所述母板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焊接在所述母板上,与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的个数一致,用于根据ARM主机(4)下发的指示控制所述指示灯的颜色和/或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指示灯包括两种颜色;当指示灯工作于其中一种颜色,且闪烁时用于指示:接收到线路管理指令,当长亮无闪烁时用于指示:线路通信故障;当指示灯工作于另一种颜色时用于指示光纤传输过程中损耗超过阈值而发出警告。优选的,所述远端服务包括管理端(10)和局域网管理端(8);所述局域网管理端(8)和所述管理端(10)通过网络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用于获取ARM主机传输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其中,所述网络包括路由交换设备(7)和/或4G/5G网络(9)。优选的,所述管理端(10)包括:移动管理端(101)和远程管理端(102);所述移动管理端(101)和远程管理端(102)通过网络与管理主机(4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管理主机(42)传输的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分析及判断光纤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配线架,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光纤耦合器(1);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本专利技术采用红外传感器实现全天候有效监测光纤通信状态,并通过ARM主机实现光纤通信链路物联网化。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光纤通信链路状态实时监测,光纤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让远端服务第一时间获取当前光纤的情况,检测范围为包括连接路由交换设备内的整条光纤链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线路监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SC光纤耦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LC光纤耦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光纤耦合器、11-红外传感器、12-电路板、13-耦合部、14-外壳、2-母板、21-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2-排线插槽、23-母板底座、3-排线、4-ARM主机、41-ARM主机排线插槽、42-管理主机、5-光纤配线架壳体、6-光纤熔接盒、7-路由交换设备、8-局域网管理端、9-4G/5G网络、10-物联网管理云端、101-移动管理端、102远程管理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耦合器及光纤配线架,该装置以现有配线架基础之上进行机械结构改进,并在配线架上安装ARM控制主机以及在耦合器上新增带有红外传感器的电路板。本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配线架上安装的耦合器处散射红外光,将其转化为电流/电压信号传输至ARM管理主机,ARM管理主机将获取到的电流/电压信号转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信号并传输到软件服务端。在数字配线架将数据传输到软件服务端后,软件服务端将根据ARM管理主机传输的数据判断当前数字配线架上所连接光纤的状态。通过数字配线架可以有效检测光纤整段通信状态,并协助判断故障的判断。实施例1:一种光纤耦合器,如图2所示,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所述耦合部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n所述耦合部(13)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器(11)的一端固定,所述耦合部(13)的另一端与光纤连接;所述电路板(12)的另一端插入可与光纤耦合器(1)连接的外部设备;/n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与所述耦合部连接的光纤在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部(13)和一端设有红外传感器(11)的电路板(12);
所述耦合部(13)一端与电路板(12)具有红外传感器(11)的一端固定,所述耦合部(13)的另一端与光纤连接;所述电路板(12)的另一端插入可与光纤耦合器(1)连接的外部设备;
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与所述耦合部连接的光纤在通信中发出的散射红外光波,并将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正中位置设置有凹槽;
所述红外传感器(11)固定于所述耦合部的凹槽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单模/多模;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设置于光纤配线架壳体(5)上;
优选的,还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包裹所述耦合部。


4.一种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板(2)、ARM主机(4)、远端服务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耦合器(1);
所述光纤耦合器(1)插入所述母板(2)中;所述母板(2)与所述ARM主机(4)连接;所述ARM主机(4)与所述远端服务连接;
所述光纤耦合器(1)与光纤连接,用于,获取光纤的散射红外光,并将获取的红外光波转换为微电流或微电压数据;
所述ARM主机(4)用于,将电流/电压信号转变为可传输于IP网络的数据并通过IP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服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线路监测装置还包括排线(3);所述母板(2)包括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电路板排线插槽(22);所述ARM主机包括ARM主机排线插槽(41);
所述电路板排线插槽(22)和ARM主机排线插槽(41)通过所述排线(3)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1)、所述耦合器电路板插槽(21)和排线插槽(22)的个数大于等于1;
优选的,所述光纤耦合器具有编号和位置信息;
所述光纤耦合器的编号与接入所述光纤耦合器的光纤的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龚洪燕
申请(专利权)人:睿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