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368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包括肘型电缆、被试端延长装置和尾端封堵装置,被试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线孔,尾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二接线孔,被试端延长装置包括延长杆和第一绝缘塞,第一绝缘塞通过第一接线孔后与所述延长杆螺纹连接,第一绝缘塞具有导管螺杆,延长杆的一端设有供导管螺杆旋入的第一螺母,延长杆的另一端与试验夹连接,尾端封堵装置包括第二绝缘塞和第三绝缘塞,第二绝缘塞通过第二接线孔后与第三绝缘塞螺纹连接,第二绝缘塞具有螺丝杆,第三绝缘塞内开设有供螺丝杆旋入的螺纹孔;本系统可增加接线端子与其他设备的安全距离,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实现对尾端肘型头的密封,避免闪络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电力电缆进行诊断性试验时,肘型电力电缆不具备直接进行耐压试验的条件,为保证安全距离,需要对肘型电缆进行拆除,即将肘型头和应力锥取下,让电缆处于可以试验状态,这样步骤繁琐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工作效率低,其中,试验夹子直接与肘型头接线端子相连接,这样导致被试端与外部设备安全距离不足,试验安全保证不高,无法按“试验规程要求”对被试电缆施加相应的电压值,另在试验时,肘型电缆尾端周围充满了潮湿,尾端接线端子与肘型头外壳爬电距离近,易发生闪络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其旨在解决现有进行试验时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安全距离不足以及闪络放电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包括:肘型电缆,所述肘型电缆包括被试端肘型头和尾端肘型头,所述被试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线孔,所述尾端肘型头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二接线孔;被试端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肘型电缆(1),所述肘型电缆(1)包括被试端肘型头(11)和尾端肘型头(12),所述被试端肘型头(11)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线孔(111),所述尾端肘型头(12)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二接线孔(121);/n被试端延长装置(2),所述被试端延长装置(2)包括具有导电芯线的延长杆(21)和第一绝缘塞(22),所述第一绝缘塞(22)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111)后与所述延长杆(2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塞(22)具有导管螺杆(221),所述延长杆(21)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导管螺杆(221)旋入的第一螺母(211),所述延长杆(21)的另一端与试验夹(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肘型电缆(1),所述肘型电缆(1)包括被试端肘型头(11)和尾端肘型头(12),所述被试端肘型头(11)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线孔(111),所述尾端肘型头(12)的接线端子具有第二接线孔(121);
被试端延长装置(2),所述被试端延长装置(2)包括具有导电芯线的延长杆(21)和第一绝缘塞(22),所述第一绝缘塞(22)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111)后与所述延长杆(2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塞(22)具有导管螺杆(221),所述延长杆(21)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导管螺杆(221)旋入的第一螺母(211),所述延长杆(21)的另一端与试验夹(3)连接;
尾端封堵装置(4),所述尾端封堵装置(4)包括第二绝缘塞(41)和第三绝缘塞(42),所述第二绝缘塞(41)通过所述第二接线孔(121)后与所述第三绝缘塞(4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塞(41)具有螺丝杆(411),所述第三绝缘塞(42)内开设有供所述螺丝杆(411)旋入的螺纹孔(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塞(22)的所述导管螺杆(221)上设有用于定位的第二螺母(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肘型电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211)内嵌于所述延长杆(21)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母(211)的内直径与所述导管螺杆(221)相适配,所述第一螺母(211)的外直径与所述被试端肘型头(11)的连线端子相适配;
所述第一绝缘塞(22)具有所述导管螺杆(22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母(222)相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飞何圣全吴旭东李勇王俊刘乾曹辉杨翠刚罗成平刘帮文王乾玮熊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