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质实验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油气藏烃类垂向微渗漏是地表油气化探技术的理论基础。油藏中的C5-C16石油烃(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组份在地表环境不易生成,被认为是石油微渗漏的更可靠指标。油藏中的C5-C16石油烃分子量和分子半径大于C1-C4气态轻烃,渗漏的条件相对苛刻,它们在地层中的微渗漏过程以及在地表发生了何种变化,是否具有反映地下油气藏的指纹一直是地球化学勘探界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从理论上看,液态烃C5-C16的分子直径小于泥页岩盖层的孔隙和喉道(Jungten等,1970;Matthews,1996;PhilipH.Nelson,2010),因此,液态烃C5-C16从油藏通过盖层发生微渗漏是可行的。从勘探实践上看,已经在一些油田的地表观测了这些微渗漏C5-C16烃类的存在(张百灵,1998;据李广之,2014;Schneiker等,2006;Abrams,2009)。目前未对C5-C16烃类微渗漏机理以及在地表赋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所述筒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原油层、人造盖层、人造地层,所述原油层下部设置有活塞,所述人造盖层用于模拟油藏盖层,所述人造地层包括多个介质层,用于模拟不同的地质岩性层;/n原油注压装置,所述原油注压装置用于推动所述活塞从而向所述原油层施加压力;/n盖层围压装置,所述盖层围压装置用于对所述人造盖层施加围压从而固定所述人造盖层;/n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原油层进行加热;/n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每个所述介质层内部的温度;/n烃分子采样装置,所述烃分子采样装置用于从每个所述介质层内部进行采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原油层、人造盖层、人造地层,所述原油层下部设置有活塞,所述人造盖层用于模拟油藏盖层,所述人造地层包括多个介质层,用于模拟不同的地质岩性层;
原油注压装置,所述原油注压装置用于推动所述活塞从而向所述原油层施加压力;
盖层围压装置,所述盖层围压装置用于对所述人造盖层施加围压从而固定所述人造盖层;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原油层进行加热;
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每个所述介质层内部的温度;
烃分子采样装置,所述烃分子采样装置用于从每个所述介质层内部进行采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注压装置包括恒压恒流泵,所述活塞与所述筒体的底面之间形成腔体,所述恒压恒流泵连接于所述腔体,向所述腔体内注水以推动所述活塞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层围压装置包括围压泵,所述人造盖层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内部中空的环形密封胶套,所述环形密封胶套与所述围压泵连接,所述围压泵通过向所述环形密封胶套内注水对所述人造盖层施加围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盖层由水泥、石英砂和水固结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液态烃微渗漏模拟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包括岩性叠置层、潜水面和不饱和带;
所述岩性叠置层位于所述潜水面以下,所述岩性叠置层包括多层叠置的不同粒度的石英砂层,所述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建,赵克斌,卢丽,李武,朱怀平,袁玉松,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