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49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钻孔;2)装药:所述中心掏槽孔使用分段装药结构和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所述中心掏槽孔底部装填二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紧接着装填400‑500mm长度的炮泥,然后再装填一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最后用炮泥进行封堵,所述楔形掏槽孔内装填二段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并用炮泥封堵,所述辅助孔内装填三段普通炸药,并用炮泥封堵,所述崩落孔内装填四段普通炸药,并用炮泥封堵,所述周边孔内装填五段普通炸药,并用炮泥封堵;3)爆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大掏槽腔体体积,增加自由面,降低围岩夹制作用,提高炮孔利用率和炸药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爆破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
技术介绍
巷道爆破掘进中掏槽是决定整体破岩效果及循环进尺大小的关键。合理的掏槽方法有利于岩体爆破成腔,为后续爆破提供良好自由面,以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枯竭,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走向深部,不可避免地遭遇地应力。在深部硬岩巷道中进行掏槽爆破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一是传统的装药结构破坏范围有限:硬岩本身难以致裂,且深部地应力又会抑制岩石爆破致裂;二是自由面单一:仅有工作面作为自由面,无法提供充足的膨胀空间也是造成掏槽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三是夹制作用:硬岩本身的夹制作用就比较大,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应力更是使得围岩的夹制作用显著增加。这几方面原因使得在深部硬岩巷道掏槽爆破时难以取得较大的掏槽腔体,进而造成后续爆破过程中的炮眼利用率和炸药能量利用率都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能够增大掏槽腔体体积,增加自由面,降低围岩夹制作用,提高炮孔利用率和炸药能量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包括钻孔、装药和爆破;所述钻孔至少在巷道断面钻出中心掏槽孔、楔形掏槽孔;所述中心掏槽孔使用分段装药结构和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所述楔形掏槽孔内装填二段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并用炮泥封堵。进一步地,所述分段装药结构是指所述中心掏槽孔底部装填二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紧接着装填400-500mm长度的炮泥,然后再装填一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最后用炮泥进行封堵。进一步地,所述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包括致裂管和致裂管工业炸药,所述致裂管沿着轴向每隔1-1.5倍致裂管内径设有一圈小孔,每圈均匀设有4-8个小孔,所述小孔直径为3-5mm,所述致裂管内部装填致裂管工业炸药。进一步地,所述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包括切缝管和切缝管工业炸药,所述切缝管沿着轴向每隔2-3倍切缝管内径的距离切割出一条环向切缝,所述环向切缝宽度为3-6mm,所述环向切缝的角度为120-180°,所述切缝管内部装填切缝管工业炸药。进一步地,所述单面环向切缝药柱的环向切缝对准所要破坏的掏槽区域岩体。进一步地,所述钻孔还在巷道断面钻出辅助孔、崩落孔和周边孔,所述中心掏槽孔位于巷道断面中间区域,所述楔形掏槽孔位于中心掏槽孔左右两侧,所述辅助孔位于楔形掏槽孔外侧,所述崩落孔位于辅助孔外侧,所述周边孔位于巷道断面轮廓。进一步地,所述装药具体过程:中心掏槽孔:所述中心掏槽孔使用分段装药结构和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所述中心掏槽孔底部装填二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紧接着装填400-500mm长度的炮泥,然后再装填一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最后用炮泥进行封堵;楔形掏槽孔:所述楔形掏槽孔内装填二段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并用炮泥封堵;辅助孔:所述辅助孔内装填三段普通炸药,并用炮泥封堵;崩落孔:所述崩落孔内装填四段普通炸药,并用炮泥封堵;周边孔:所述周边孔内装填五段普通炸药,并用炮泥封堵。进一步地,所述爆破采用毫秒延期起爆方式。进一步地,所述爆破按照以下起爆段别依次起爆:一段爆破:引爆所述中心掏槽孔内的一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二段爆破:同时引爆所述中心掏槽孔内的二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所述楔形掏槽孔内的单面环向切缝药柱;三段爆破:引爆所述辅助孔内的普通炸药;四段爆破:引爆所述崩落孔内的普通炸药;五段爆破:引爆所述周边孔内的普通炸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中心掏槽孔采用孔内分段装药结构,一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爆破后可以为二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楔形掏槽孔爆破增加自由面,增大了岩体破碎后的膨胀空间,减小了围岩夹制作用,分段装药本身可以降低爆破振动,且掏槽孔爆破时炸药能量可以向工作面和内部两方向释放,进一步减小了爆破震动。2)本专利技术在中心掏槽孔采用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在致裂管上设置小孔,炸药爆炸能量会向小孔处集中,从而加强小孔位置的爆炸载荷并降低无小孔位置的爆炸载荷,且小孔位置处的能量释放时间会优先于无小孔位置,进而导致小孔位置处载荷作用于孔壁的时间会优先于无小孔位置,这种载荷的大小差异及作用时间差异,使得小孔位置处的初始裂隙发育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位置,发育程度较高的初始裂隙会引导大量爆生气体进入,在爆生气体的气楔效应下初始裂隙得到进一步扩展,相比于普通装药时的爆炸能量多用于形成粉碎区,采用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可以增大破坏范围,加强槽腔岩体破坏程度,减小了围岩夹制作用,使得楔形掏槽孔爆破时候能够增大掏槽腔体体积,从而为后续爆破形成良好的临空面,减小后续爆破时岩体的夹制作用,提高了炮孔利用率和炸药能量利用率。3)本专利技术中楔形掏槽孔采用单面环向切缝聚能药柱爆破,由于环向切缝对爆炸能量具有导向作用,爆炸能量向环向切缝处集中并优先从切缝处释放,基于此特点,当环向切缝对准槽腔时可以对槽腔内部的岩体初步切割以形成初始裂隙,随着爆轰产物的膨胀,初始裂隙在爆轰气体产物的气楔作用下继续扩展,从而进一步破坏槽腔岩体,同时背切缝侧由于切缝管的约束作用,使爆炸能量更多地作用于切缝方向岩体,改善槽腔的破碎效果,减少岩石的大块率,槽腔岩体破碎效果好,利于岩体的向外抛掷,能够为后续爆破形成良好的临空面,减小后续爆破时岩体的夹制作用,提高了炮孔利用率和掘进进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各类炮孔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中心掏槽孔和楔形掏槽孔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中心掏槽孔和楔形掏槽孔装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小孔加强致裂药柱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面环向切缝药柱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在切缝处的横向剖面图;图中:1、中心掏槽孔,2、楔形掏槽孔,3、辅助孔,4、崩落孔,5、周边孔,6、巷道断面,7、小孔加强致裂药柱,7-1、致裂管,7-2、小孔,7-3、致裂管工业炸药,8、炮泥,9、单面环向切缝药柱,9-1、切缝管,9-2、环向切缝,9-3、切缝管工业炸药。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装药和爆破;/n所述钻孔至少在巷道断面钻出中心掏槽孔、楔形掏槽孔;/n所述中心掏槽孔使用分段装药结构和小孔加强致裂药柱;/n所述楔形掏槽孔内装填二段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并用炮泥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装药和爆破;
所述钻孔至少在巷道断面钻出中心掏槽孔、楔形掏槽孔;
所述中心掏槽孔使用分段装药结构和小孔加强致裂药柱;
所述楔形掏槽孔内装填二段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并用炮泥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装药结构是指所述中心掏槽孔底部装填二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紧接着装填400-500mm长度的炮泥,然后再装填一段小孔加强致裂药柱,最后用炮泥进行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包括致裂管和致裂管工业炸药,所述致裂管沿着轴向每隔1-1.5倍致裂管内径设有一圈小孔,每圈均匀设有4-8个小孔,所述小孔直径为3-5mm,所述致裂管内部装填致裂管工业炸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环向切缝药柱包括切缝管和切缝管工业炸药,所述切缝管沿着轴向每隔2-3倍切缝管内径的距离切割出一条环向切缝,所述环向切缝宽度为3-6mm,所述环向切缝的角度为120-180°,所述切缝管内部装填切缝管工业炸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缝药柱联合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环向切缝药柱的环向切缝对准所要破坏的掏槽区域岩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孔加强致裂药柱和单面环向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波王梦想吕闹雷小磊马守龙徐颖刘曙杰宗琦吴捷豪程兵丁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