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世英专利>正文

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345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4
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由不锈钢箱体保护整个箱体内部结构,冷水进水管与进水止回阀相连,进水止回阀与市政供水冷水管相连;热水出水管与电磁水阀门相连,热水循环出水管与热水循环泵相连,并与汇合点处会合,交汇后的水管与水流感应器相连,水流感应器与送达终端用水处之间由热水循环出水管连接,终端用水处通过回水水管与回水止回阀相连,回水止回阀与回水管相连,继而完成热水循环管路实现热水循环。所述热水循环系统为热水器内部设置循环泵装置;所述当需要自动启动热水循环泵时由水流感应器控制热水循环泵的启停;所述热水循环系统适用于所有储水式热水器的配置使用。自带内置热水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以及更加美观和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无热水循环系统的储水式热水器;
技术介绍
储水式热水器分为多种,包括空气能阳台壁挂式,太阳能阳台壁挂式,卫生间壁挂式,有横式也有竖式,有电加热式,有电加热和空气能组合式,也有电加热和太阳能组合式,适合所有储水式热水器,储水式热水器其优点是不必考虑天气情况并设置温度自动加热,随时为家庭和工作提供热水供给,但储水式热水器的缺点明显,在需要使用热水时,需要放水一段时间将管道中的凉水排出才会流出热水,在冬天使用时尤为明显,并且非常浪费水资源,外置添加循环泵不仅不美观而且占外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下方案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由不锈钢箱体保护整个箱体内部结构,箱体内由不锈钢或陶瓷内胆作为热水储水容器,被外层紧密包裹的介质热交换器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的冷水加热,并且也可以通过电加热管组件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的冷水加热,在不锈钢箱体和介质热交换器不锈钢或陶瓷内胆之间有保温层充满内腔,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被加热的热水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发;镁棒为防止水垢硬化而设置;排污口与排污阀门相连;介质热交换器与介质排气口相连,并通过介质出管路与平板集热器相连,平板集热器在与介质进管路与介质换热器相连,继而实现介质加热;冷水进水管与进水止回阀相连,进水止回阀与市政供水冷水管相连;热水出水管与电磁水阀门相连,热水循环出水管与热水循环泵相连,并与汇合点处会合,交汇后的水管与水流感应器相连,水流感应器与送达终端用水处之间由热水循环出水管连接,终端用水处通过回水水管与回水止回阀相连,回水止回阀与回水管相连,继而完成热水循环管路实现热水循环。自带内置热水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以及更加美观和节省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循环系统为热水器内部自带循环泵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当需要自动启动热水循环泵时,由水流感应器控制热水循环泵的启停;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循环系统适用于所有储水式热水器的配置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体剖面视图1,不锈钢箱体;2,保温层;3,不锈钢或陶瓷内胆;4,电加热组件;5,镁棒;6,平板集热器;7,平板集热器介质出;8,平板集热器介质入;9,介质热交换器;10,介质排气孔;11,排污口;12,热水循环回水管;13,热水回水止回阀;14,热水自流出水管;15,热水循环出水管;16,电磁水阀门;17,热水循环泵;18,编号14,15的水管出水汇合处;19,冷水进水管;20,冷水进水止回阀;21,排污口阀门;22,水流感应器;23,终端用水处;24,智能控制面板;25,智能遥控器;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由不锈钢箱体1保护整个箱体内部结构,箱体内由不锈钢或陶瓷内胆3作为热水储水容器,被外层紧密包裹的介质热交换器9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3内的冷水加热,并且也可以通过电加热管组件4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3内的冷水加热,在不锈钢箱体1和介质热交换器9不锈钢或陶瓷内胆3之间有保温层2充满内腔,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3内被加热的热水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发;镁棒5为防止水垢硬化而设置;排污口11与排污阀门21相连;介质热交换器9与介质排气口10相连,并通过介质出管路与平板集热器相连,平板集热器在与介质进管路8与介质换热器相连,继而实现介质加热;冷水进水管19与进水止回阀20相连,进水止回阀20与市政供水冷水管相连;热水出水管14与电磁水阀门16相连,热水循环出水管15与热水循环泵17相连,并与汇合点18处会合,交汇后的水管与水流感应器22相连,水流感应器22与送达终端用水处23之间由热水循环出水管连接,终端用水处通过回水水管与回水止回阀13相连,回水止回阀13与回水管12相连,继而完成热水循环管路实现热水循环。自带内置热水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以及更加美观和节省空间。当需要使用手动热水循环热水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手动打开热水循环泵17,同时电磁水阀门16自动关闭(防止循环热水从热水循环出水管15导出,却从热水出水管14返回),热水从热水循环出水管15经热水循环泵17加压后流出并经过汇合处18和水流感应器22到达热水终端用水处23(当热水终端用水处23使用热水时,缺失的水由市政供水通过冷水供水管经冷水进水止回阀20,和冷水进水管19进入补充),再经过回水管路到达回水止回阀13(防止水倒流)经回水管12流回,继而完成手动热水循环,热水使用完毕后即可手动关闭热水循泵17。当需要使用自动热水循环热水时,只需提前设置热水循环系统至循环泵待机准备状态即可,当热水终端用水处用水时,热水循环管路内出现水流动迹象并被水流感应器22感知捕获,水流感应器将水流信息传至控制面板,并通过控制面板自动开启热水循环泵17,同时自动关闭电磁水阀门16,(防止循环热水从热水循环出水管15导出,却从热水出水管14返回),热水从热水循环出水管15经热水循环泵17加压后流出并经过汇合处18和水流感应器22到达热水终端用水处23(当热水终端用水处23使用热水时,缺失的水由市政供水通过冷水供水管经冷水进水止回阀20,和冷水进水管19进入补充),再经过回水管路到达回水止回阀13(防止水倒流)经回水管12流回,继而完成自动热水循环,热水使用完毕后仅关闭终端用水处23的阀门即可(此时无用水处用水,管路内无水流痕迹,水流感应器无法感知水流信息将自动关闭循环泵)自动停止热水循环泵。当不需要使用热水循环热水时,电磁水阀门16打开,循环泵17关闭,热水从热水出水管14流出,经过汇合处18和水流感应器22到达热水终端用水处23(当热水终端用水处23使用热水时,缺失的水由市政供水通过冷水供水管经冷水进水止回阀20,和冷水进水管19进入补充),即可实现无热水循环的热水的使用,相比上述两种使用方式,此方式浪费水资源较多。自带内置热水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以及更加美观和节省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由不锈钢箱体保护整个箱体内部结构,箱体内由不锈钢或陶瓷内胆作为热水储水容器,被外层紧密包裹的介质热交换器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的冷水加热,并且也可以通过电加热管组件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的冷水加热,在不锈钢箱体和介质热交换器不锈钢或陶瓷内胆之间有保温层充满内腔,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被加热的热水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发;/n镁棒为防止水垢硬化而设置;/n排污口与排污阀门相连;/n介质热交换器与介质排气口相连,并通过介质出管路与平板集热器相连,平板集热器在与介质进管路与介质换热器相连,继而实现介质加热;/n冷水进水管与进水止回阀相连,进水止回阀与市政供水冷水管相连;热水出水管与电磁水阀门相连,热水循环出水管与热水循环泵相连,并与汇合点处会合,交汇后的水管与水流感应器相连,水流感应器与送达终端用水处之间由热水循环出水管连接,终端用水处通过回水水管与回水止回阀相连,回水止回阀与回水管相连,继而完成热水循环管路实现热水循环。自带内置热水循环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水效率,以及更加美观和节省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热水循环系统的热水器;由不锈钢箱体保护整个箱体内部结构,箱体内由不锈钢或陶瓷内胆作为热水储水容器,被外层紧密包裹的介质热交换器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的冷水加热,并且也可以通过电加热管组件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的冷水加热,在不锈钢箱体和介质热交换器不锈钢或陶瓷内胆之间有保温层充满内腔,对不锈钢或陶瓷内胆内被加热的热水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发;
镁棒为防止水垢硬化而设置;
排污口与排污阀门相连;
介质热交换器与介质排气口相连,并通过介质出管路与平板集热器相连,平板集热器在与介质进管路与介质换热器相连,继而实现介质加热;
冷水进水管与进水止回阀相连,进水止回阀与市政供水冷水管相连;热水出水管与电磁水阀门相连,热水循环出水管与热水循环泵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郑世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