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34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螺杆压缩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一压缩腔,装置主体内部相对第一压缩腔外侧开设有水流槽,装置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底座,装置主体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通过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中的阳转子分别通过从动齿轮咬合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的两侧,使得驱动电机能同时带动第一压缩腔与第二压缩腔启动进行空气压缩减少电能消耗的同时,能将第一压缩腔内压缩完的空气,利用第一通气道内进入第二压缩腔内再次压缩,从而降低了每一级的压缩比减少每一级压差,进而提高压缩过程的容积效率,使轴承负载也会更小提高轴承使用时间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杆压缩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螺杆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最早由德国人H.Krigar于1878年提出,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Lysholm才奠定该项技术,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取得迅速的发展。但现有双级螺杆压缩机在排气压力2.5~4.0mpa中高压工况下,主机此时的吸排气压比及压差巨大。导致轴承运行寿命大幅下降,使得长时间运行下转子磨损变形严重进而毁坏主机咬死,从而降低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以提高压缩机在排气压力2.5~4.0mpa中高压工况下的主机使用寿命主机能效,减小噪音及振动,且提高散热效果。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一压缩腔,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相对第一压缩腔外侧开设有水流槽,所述装置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底座,所述装置主体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作为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外杆,所述缓冲外杆内部活动套接有缓冲内杆。作为优选的,所述缓冲外杆为重叠的两个设置,且为X状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压缩腔,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三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中的阳转子分别通过从动齿轮咬合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的两侧。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压缩腔内的阳转子与第二压缩腔内阳转子右端咬合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水流槽为连续等距的间隔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外侧,所述散热片与水流槽为相连接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相对水流槽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水流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阳转子与阴转子右端分别连通至水流腔内部,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阳转子与阴转子右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外杆,所述伸缩外杆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内杆。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内杆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水流腔内部右侧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左侧为连续的直角三角环状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部阳转子与阴转子均为中空设置,且内部开设有驱动槽,所述第一压缩腔内部阳转子左端开设有出水孔。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缩腔与第三压缩腔外侧与内侧都设置有与第一压缩腔相同结构的水流槽和水流腔与阴阳转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中的阳转子分别通过从动齿轮咬合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的两侧,使得驱动电机能同时带动第一压缩腔与第二压缩腔启动进行空气压缩减少电能消耗的同时,能将第一压缩腔内压缩完的空气,利用第一通气道内进入第二压缩腔内再次压缩,从而降低了每一级的压缩比减少每一级压差,进而提高压缩过程的容积效率,使轴承负载也会更小提高轴承使用时间增加,从而延长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其中通过第三压缩腔内的阳转子与第二压缩腔内阳转子右端咬合连接,以致能进一步的减少电能使用的同时,能让第二压缩腔内的空气能利用第二通气道进入第三压缩腔内,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压缩比与压差,进一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2.通过减震底座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外杆,且缓冲外杆内部活动套接有缓冲内杆,使得当装置主体在运行产生左右震动时,能通过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将缓冲内杆压入缓冲外杆内,从而对震动进行吸收,再通过缓冲外杆为重叠的两个设置,且为X状设置,使得当装置主体对缓冲内杆施加作用力时能通过能先驱使缓冲外杆以中端为圆心进行转动,再使缓冲内杆在倾斜的状态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进行向内移动,从而保证对装置主体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小装置主体的位移距离。3.通过水流槽为连续等距的间隔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外侧,使得能保证第一压缩腔稳定的同时将压缩空气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水流槽内的水中,再通过散热片向外部散出,从而大大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的同时,能通过水将第一压缩腔发出的震动与噪音进行吸收,再通过第一压缩腔内阳转子与阴转子右端分别连通至水流腔内部,使得当第一压缩腔内阴阳转子旋转时,能带动右端的伸缩外杆与伸缩内杆一起转动,以致能驱使伸缩内杆外侧的螺旋片进行转动,驱使水流腔与水流槽内的水向左移动,从而提高对第一压缩腔的降温效果,再通过缩内杆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设置在斜槽内的凸块,则伸缩内杆旋转时能带动凸块沿斜槽的轨迹进行移动,通过斜槽左侧为连续的直角三角环状设置,使得凸块能带动螺旋片进行左右移动提高驱动水流效果的同时,能让左移时的速度要比右移时更快,从而能提高螺旋片向左带动水流移动的效率。4.通过第一压缩腔内部阳转子与阴转子均为中空设置,且内部开设有驱动槽,使得右侧水流腔内向左移动的水流能直接进入阴阳转子内部再从左侧水流腔出来,而后从水流槽在流回形成循环,使得进一步提高第一压缩腔降温效果的同时,能利用阴阳转子内部倾斜设置的驱动槽,则当水流通过时,能对驱动槽施加作用力,从而提高阴阳转子的旋转速度,提高空气压缩的效率,通过第二压缩腔与第三压缩腔外侧都设置有与第一压缩腔外侧相同结构的水流槽和水流腔,使得第二压缩腔与第三压缩腔能得到与第一压缩腔相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减震底座内部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外杆内部透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俯视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主体正面透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压缩腔左视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斜槽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槽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伸缩外杆右视图。图1-10中:1-装置主体、2-减震底座、3-散热片、4-缓冲外杆、5缓冲内杆、6-水流槽、7-第一压缩腔、8-第二压缩腔、9-第三压缩腔、10-出水孔、11-第一通气道、12-伸缩外杆、13-伸缩内杆、14-凸块、15-斜槽、16-第二通气道、17-水流腔、18-驱动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10,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一压缩腔7,装置主体1内部相对第一压缩腔7外侧开设有水流槽6,装置主体1下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底座2,装置主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3。在具体实施中,减震底座2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外杆4,缓冲外杆4内部活动套接有缓冲内杆5,使得当装置主体1在运行产生左右震动时,能通过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将缓冲内杆5压入缓冲外杆4内,从而对震动进行吸收。在具体实施中,缓冲外杆4为重叠的两个设置,且为X状设置,使得当装置主体1对缓冲内杆5施加作用力时能通过能先驱使缓冲外杆4以中端为圆心进行转动,再使缓冲内杆5在倾斜的状态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进行向内移动,从而保证对装置主体1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小装置主体1的位移距离。在具体实施中,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压缩腔8,装置主体1内部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三压缩腔9,第一压缩腔7、第二压缩腔8中的阳转子分别通过从动齿轮咬合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的两侧,使得驱动电机能同时带动第一压缩腔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一压缩腔(7),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相对第一压缩腔(7)外侧开设有水流槽(6),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底座(2),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一压缩腔(7),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相对第一压缩腔(7)外侧开设有水流槽(6),所述装置主体(1)下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底座(2),所述装置主体(1)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座(2)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外杆(4),所述缓冲外杆(4)内部活动套接有缓冲内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外杆(4)为重叠的两个设置,且为X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下端开设有第二压缩腔(8),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三压缩腔(9),所述第一压缩腔(7)、第二压缩腔(8)中的阳转子分别通过从动齿轮咬合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缩腔(9)内的阳转子与第二压缩腔(8)内阳转子右端咬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级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林圣玉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成机械有限公司衢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