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31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滤尘室和第二滤尘室;第一滤尘室的内部设置有除尘仓,除尘仓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第一滤尘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鼓风机,并伸入除尘仓内部;除尘仓的底部设置有栅格网,除尘仓的底部设置有托盘;托盘设置呈漏斗状,托盘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第一滤尘室的内部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上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抽气机;第二滤尘室位于第一滤尘室的一侧;第一滤尘室和第二滤尘室的底部均放置有流动的吸收液;导气管的底部从通槽中进入第二滤尘室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灰尘进行过滤,同时去除二氧化硫气体,使得空气达标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尘去除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粉尘状况趋向于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的颗粒度和粉尘的浓度更加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长期吸入一定量的粉尘,粉尘在肺内逐渐沉积,使肺部产生进行性、弥漫性的纤维组织增多,出现呼吸机能疾病,称为尘肺,以二氧化硫烟气为主的有毒粉尘成为影响我国空气环境的主要因素;粉尘越细,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被吸人的机会就越多,粉尘越细,比表面积(单位重的表面积)越大,在人体内的化学活性越强,对肺的纤维化作用越明显,微细粉尘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粉尘的浓度,粉尘的光学性质和能见度、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均向着不利方向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粉尘的浓度,粉尘的光学性质和能见度、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均向着不利方向发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本技术能够对灰尘进行过滤,同时去除二氧化硫气体,使得空气达标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滤尘室和第二滤尘室;第一滤尘室的内部设置有除尘仓,除尘仓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第一滤尘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鼓风机,进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深入第一滤尘室内部,并伸入除尘仓内部;除尘仓的底部设置有栅格网,除尘仓的底部设置有托盘,托盘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除尘仓的底部磁性连接;栅格网位于托盘开口的正上方;托盘设置呈漏斗状,托盘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伸出第一滤尘室外部;第一滤尘室的内部设置有吸气口,吸气口设置呈漏斗状且位于托盘的正下方,吸气口上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抽气机;第二滤尘室位于第一滤尘室的一侧,第一滤尘室与第二滤尘室之间设置有通槽;第一滤尘室和第二滤尘室的底部均放置有流动的吸收液;导气管的底部从通槽中进入第二滤尘室内部,导气管伸入第二滤尘室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气孔,气孔竖直向上设置。优选的,第二滤尘室上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抽风机将第二滤尘室内部的气体向外部输送。优选的,抽气机将第一滤尘室内的气体朝向第二滤尘室输送。优选的,托盘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网。优选的,第一滤尘室的外壳上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与吸收液存储罐连接,第一滤尘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喷头与雾化器导通连接。优选的,第二滤尘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与污水处理装置导通连接。优选的,除尘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粘涂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中,分为第一滤尘室和第二滤尘室;开启鼓风机,含尘气体从进气管送入除尘仓内,除尘仓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灰尘进入除尘仓后与挡尘板发生碰撞,灰尘颗粒减速;间歇式开启鼓风机,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除尘仓底部的栅格网中穿过,向下落;托盘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除尘仓的底部磁性连接,托盘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网,灰尘颗粒经过托盘上的过滤网时无法从滤网中穿过,灰尘颗粒会逐渐堆积在托盘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从排污管中排出低第一尘室;开启抽气机,抽气将过滤灰尘的气体吸入导气管内部,第一滤尘室和第二滤尘室的底部均放置有流动的吸收液;导气管的底部从通槽中进入第二滤尘室内部,导气管伸入第二滤尘室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气孔,气孔竖直向上设置;导气管中的气体进入吸收液中,经过反应去除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气体,使得空气达标排放,减少酸雨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在第一滤尘室的外壳上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将吸收液雾化后,通过喷头向第一滤尘室内喷洒,使得第一滤尘室内未进入导气管内的气体也能够与吸收液反应,被吸收。本技术过滤掉灰尘后的气体,经过吸收液吸收去除二氧化硫,最终在抽风机的作用下从出气管排出第二滤尘室外,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吸收液从出液管排出第二滤尘室。本技术能够对灰尘进行过滤,同时去除二氧化硫气体,使得空气达标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中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气管;2、鼓风机;3、除尘仓;4、挡尘板;5、第一滤尘室;6、通槽;7、栅格网;8、托盘;801、连接件;802、滤网;9、雾化器;10、喷头;11、排污管;12、导气管;13、抽气机;14、吸气口;15、抽风机;16、出气管;17、第二滤尘室;18、出液管;19、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包括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第一滤尘室5的内部设置有除尘仓3,除尘仓3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4;第一滤尘室5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进气管1上设置有鼓风机2,进气管1的一端与气源连接,进气管1的另一端深入第一滤尘室5内部,并伸入除尘仓3内部;除尘仓3的底部设置有栅格网7,除尘仓3的底部设置有托盘8,托盘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801,连接件801与除尘仓3的底部磁性连接;栅格网7位于托盘8开口的正上方;托盘8设置呈漏斗状,托盘8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11,排污管11伸出第一滤尘室5外部;第一滤尘室5的内部设置有吸气口14,吸气口14设置呈漏斗状且位于托盘8的正下方,吸气口14上设置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上设置有抽气机13;第二滤尘室17位于第一滤尘室5的一侧,第一滤尘室5与第二滤尘室17之间设置有通槽6;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的底部均放置有流动的吸收液;导气管12的底部从通槽6中进入第二滤尘室17内部,导气管12伸入第二滤尘室17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气孔19,气孔19竖直向上设置。本技术中,分为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开启鼓风机2,含尘气体从进气管1送入除尘仓3内,除尘仓3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4,灰尘进入除尘仓3后与挡尘板4发生碰撞,灰尘颗粒减速;间歇式开启鼓风机2,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从除尘仓3底部的栅格网7中穿过,向下落;托盘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801,连接件801与除尘仓3的底部磁性连接,托盘8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灰尘的滤网802,灰尘颗粒经过托盘8上的过滤网802时无法从滤网802中穿过,灰尘颗粒会逐渐堆积在托盘8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最终从排污管11中排出第一滤尘室5;开启抽气机13,抽气机13将过滤灰尘的气体吸入导气管12内部,第一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n第一滤尘室(5)的内部设置有除尘仓(3),除尘仓(3)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4);第一滤尘室(5)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进气管(1)上设置有鼓风机(2),进气管(1)的一端与气源连接,进气管(1)的另一端深入第一滤尘室(5)内部,并伸入除尘仓(3)内部;除尘仓(3)的底部设置有栅格网(7),除尘仓(3)的底部设置有托盘(8),托盘(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801),连接件(801)与除尘仓(3)的底部磁性连接;栅格网(7)位于托盘(8)开口的正上方;托盘(8)设置呈漏斗状,托盘(8)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11),排污管(11)伸出第一滤尘室(5)外部;/n第一滤尘室(5)的内部设置有吸气口(14),吸气口(14)设置呈漏斗状且位于托盘(8)的正下方,吸气口(14)上设置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上设置有抽气机(13);第二滤尘室(17)位于第一滤尘室(5)的一侧,第一滤尘室(5)与第二滤尘室(17)之间设置有通槽(6);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的底部均放置有流动的吸收液;导气管(12)的底部从通槽(6)中进入第二滤尘室(17)内部,导气管(12)伸入第二滤尘室(17)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气孔(19),气孔(19)竖直向上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高效工业粉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
第一滤尘室(5)的内部设置有除尘仓(3),除尘仓(3)内错位设置有多个挡尘板(4);第一滤尘室(5)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1),进气管(1)上设置有鼓风机(2),进气管(1)的一端与气源连接,进气管(1)的另一端深入第一滤尘室(5)内部,并伸入除尘仓(3)内部;除尘仓(3)的底部设置有栅格网(7),除尘仓(3)的底部设置有托盘(8),托盘(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801),连接件(801)与除尘仓(3)的底部磁性连接;栅格网(7)位于托盘(8)开口的正上方;托盘(8)设置呈漏斗状,托盘(8)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11),排污管(11)伸出第一滤尘室(5)外部;
第一滤尘室(5)的内部设置有吸气口(14),吸气口(14)设置呈漏斗状且位于托盘(8)的正下方,吸气口(14)上设置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上设置有抽气机(13);第二滤尘室(17)位于第一滤尘室(5)的一侧,第一滤尘室(5)与第二滤尘室(17)之间设置有通槽(6);第一滤尘室(5)和第二滤尘室(17)的底部均放置有流动的吸收液;导气管(12)的底部从通槽(6)中进入第二滤尘室(17)内部,导气管(12)伸入第二滤尘室(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盈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