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29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它包括吸收塔、沉淀池、吸收池、回流池、加压泵、喷气口、喷雾嘴、溢气网、溢流板,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安装有喷气口,所述气口设置在喷雾嘴的中部,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溢流管连通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侧边设置有吸收池,所述吸收池内安装有溢气网,所述溢气网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的出气口,所述回流池设置在吸收池的一侧,所述回流池内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连通喷雾嘴,所述沉淀池与吸收池之间、吸收池与回流池均设置有溢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除去烟气中的粉尘,降低污染,同时,废水可循环利用,环保绿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回转窑属于建材设备类,是石灰窑的一种。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回转窑、冶金化工回转窑和石灰回转窑。水泥回转窑是水泥熟料干法和湿法生产线的主要设备。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水泥回转窑的回转窑结构坚固、运转平稳、出窑产品质量高,并可为用户提供先进的高效立筒预热器、五级旋风预热器。目前,水泥窑的运作过程中,经过脱硝产生的烟气中依然会有大量的粉尘,需要进行净化,不然造成局部雾霾,损害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能够除去烟气中的粉尘,降低污染,同时,废水可循环利用,环保绿色。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它包括吸收塔、沉淀池、吸收池、回流池、加压泵、喷气口、喷雾嘴、溢气网、溢流板,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安装有喷气口,所述喷气口设置在喷雾嘴的中部,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溢流管连通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侧边设置有吸收池,所述吸收池内安装有溢气网,所述溢气网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的出气口,所述回流池设置在吸收池的一侧,所述回流池内设置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连通喷雾嘴,所述沉淀池与吸收池之间、吸收池与回流池均设置有溢流板。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板的截面呈S形。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出口为喷气口,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泥口。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30cm。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底端设置有聚泥槽,所述聚泥槽内设置有抽泥泵。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池的底部为凹形,所述吸收池的底部的中间设置有出泥口。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池的底端设置有出泥口。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嘴包括环形腔、进水管、喷嘴,所述环形腔的内腔的顶端设置有喷气口,所述环形腔的内腔的底端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喷嘴个数为4—8个,所述喷嘴均匀设置环形腔的内腔上,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环形腔的顶端,所述进水管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泵的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溢气网包括五通管接头、散气管、散气孔、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为进气口,所述进气管的底端安装在五通管接头上,所述散气管为四根,分别安装在五通管接头上,所述散气管上等间距的环形开设有散气孔。本技术的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能够除去烟气中的粉尘,降低污染,同时,废水可循环利用,环保绿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喷雾嘴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溢气网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吸收塔;2、沉淀池;3、吸收池;4、回流池;5、加压泵;6、喷气口;7、喷雾嘴;8、溢气网;9、溢流板;11、溢流管;12、出气口;13、进气管道;14、出泥口;81、进气口;21、隔板;71、环形腔;72、进水管;73、喷嘴;82、五通管接头;83、散气管;84、散气孔;85、进气管;22、聚泥槽;23、抽泥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所示: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它包括吸收塔1、沉淀池2、吸收池3、回流池4、加压泵5、喷气口6、喷雾嘴7、溢气网8、溢流板9。吸收塔1的塔顶安装有喷气口6,喷气口6设置在喷雾嘴7的中部,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溢流管11连通沉淀池2,沉淀池2的侧边设置有吸收池3,吸收池3内安装有溢气网8,溢气网8的进气口81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1的出气口12,回流池4内设置有加压泵5,加压泵5的出水口连通喷雾嘴7。沉淀池2与吸收池3之间、吸收池3与回流池4均设置有溢流板9,溢流板9的截面呈S形。吸收塔1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烟气与喷水接触的场所,通过喷淋,水珠将烟气中大部分的灰尘颗粒吸附并降落至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溢流管11流至沉淀池2内沉降。吸收塔1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道13,进气管道13的出口为喷气口6。吸收塔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泥口14,便于及时清理沉积的砂泥。沉淀池2接收吸收塔1流放过来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在沉淀池2中沉降,沉淀池2的中部设置有隔板21,隔板21的底部与沉淀池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30cm,如此设置,可以降低废水在沉淀池2中的湍流,同时,便于分成两个沉降室,左侧的为进水端,右边的为溢流端,水从进水端进入沉淀池2,在隔板21的阻挡下,使得沉淀池2的溢流端的水面上部较为平静,通过溢流板9溢流出去的废水中粉尘较少,最大限度的将粉尘留在沉淀池2内沉淀。沉淀池2的底端设置有聚泥槽22,聚泥槽22内设置有抽泥泵23,便于将沉淀池2内的沉降的粉尘污泥抽出至污泥聚集池,然后循环至水泥窑,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同时污泥也可以运输至制砖厂,作为制砖的原料。吸收池3的作用主要是吸收从吸收塔1内出来的气体,吸收塔1内出来的气体中含有少许的粉尘与吸附粉尘的水珠,如果直接排放,仍然会污染空气。吸收池3的底部为凹形,便于粉尘沉降,吸收池3的底部的中间设置有出泥口14,便于清理污泥。回流池4接收吸收池3内溢流过来的废水,回流池4中的粉尘含量较少,通过加压泵5回流至喷雾嘴7喷淋,避免造成喷雾嘴7的堵塞。回流池4内的加压泵5的进水口设置有海绵,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抽到粉尘。回流池4的底端设置有出泥口14,便于清理污泥。加压泵5为现有技术,主要起到抽水的作用。喷气口6为圆形,其设置在喷雾嘴7的中间。喷雾嘴7包括环形腔71、进水管72、喷嘴73,喷气口6设置在环形腔71的内腔的顶端,环形腔71的内腔的底端环形设置有若干个喷嘴73,喷嘴73个数优选4—8个。喷嘴73均匀设置。便于均匀喷淋,将废气中的粉尘吸附。进水管72设置在环形腔71的顶端,进水管72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泵5的出水口。喷嘴73为现有技术,可以将水喷洒呈雾状,便于与烟气充分接触,吸附烟气中的粉尘。溢气网8包括五通管接头82、散气管83、散气孔84、进气管85,进气管85的顶端为进气口81,进气管85的底端安装在五通管接头82上,散气管83为四根,分别安装在五通管接头82上,散气管83上等间距的环形开设有散气孔84。一般一环上的散气孔84个数为3个。通过散气管83、散气孔84的设置,可将吸收塔1内的烟气以及未被吸附的粉尘进一步在吸收池3内水洗,留下粉尘颗粒在池内。溢流板9为S形的板,可以使水从一端已流到另一端时,降低水的湍流。本技术的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能够除去烟气中的粉尘,降低污染,同时,废水可循环利用,环保绿色。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吸收塔(1)、沉淀池(2)、吸收池(3)、回流池(4)、加压泵(5)、喷气口(6)、喷雾嘴(7)、溢气网(8)、溢流板(9),所述吸收塔(1)的塔顶安装有喷气口(6),所述喷气口(6)设置在喷雾嘴(7)的中部,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溢流管(11)连通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侧边设置有吸收池(3),所述吸收池(3)内安装有溢气网(8),所述溢气网(8)的进气口(81)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1)的出气口(12),所述回流池(4)设置在吸收池(3)的一侧,所述回流池(4)内设置有加压泵(5),所述加压泵(5)的出水口连通喷雾嘴(7),所述沉淀池(2)与吸收池(3)之间、吸收池(3)与回流池(4)均设置有溢流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吸收塔(1)、沉淀池(2)、吸收池(3)、回流池(4)、加压泵(5)、喷气口(6)、喷雾嘴(7)、溢气网(8)、溢流板(9),所述吸收塔(1)的塔顶安装有喷气口(6),所述喷气口(6)设置在喷雾嘴(7)的中部,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溢流管(11)连通沉淀池(2),所述沉淀池(2)的侧边设置有吸收池(3),所述吸收池(3)内安装有溢气网(8),所述溢气网(8)的进气口(81)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1)的出气口(12),所述回流池(4)设置在吸收池(3)的一侧,所述回流池(4)内设置有加压泵(5),所述加压泵(5)的出水口连通喷雾嘴(7),所述沉淀池(2)与吸收池(3)之间、吸收池(3)与回流池(4)均设置有溢流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板(9)的截面呈S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顶部安装有进气管道(13),所述进气管道(13)的出口为喷气口(6),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中间设置有出泥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脱硫渣的水泥窑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的中部设置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底部与沉淀池(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良李鑫杨鸿涛吴小丽张燕焕王丽琼屈冰牛泽陈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天朗嘉华恩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