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29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一种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至少包含吸入腔、喷射管及冲洗件。吸入腔之侧壁具有至少一吸入口用以连通第一流体管路。喷射管之出射口设于吸入腔中且喷射出第二流体,藉以使得吸入腔产生负压,以令第一流体管路中之第一流体进入吸入腔中。冲洗件系选择性提供第三流体冲洗吸入腔及/或第一流体管路。藉此,可自我清除管壁上的固体阻塞且可在整体设备不停机运转状态下进行自动清洁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处理液体与气体混合及去除固体粉尘的负压装置,用于防止输送管阻塞。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气等气体通常被认为是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工业制程废气常利用湿式洗涤塔捕捉有害气体,因此气体与液体混合程度决定除污能力优劣,为增加其混合程度,湿式洗涤塔区分成喷雾式(SprayType)、填充塔式(PackedTowerType)、文式管式(VenturiTubeType)等型式。其中,文式管式利用虹吸原理产生负压能防止有害气体回流,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535595号《输送管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气液混合搅拌器》即利用文式管构造增加气液混合程度,并搭配挠性管随水流扰动附着于输送管上的固体粉尘避免阻塞。然而,此挠性管会随使用时间经常发生断裂危险,造成设备损害,且因管壁过小且路径过长而造成除污力下降。而且,此传统技术在维修时将无法处理废气,因此必须停机才能维修,势必导致整体制程停摆。又,或者必须备有多套备用设备,因此不仅整体成本会增加,且会增加废气处理之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藉以解决传统技术之问题。为达前述之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用以去除气体及/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至少包含吸入腔、喷射管及冲洗件。吸入腔之侧壁具有至少一吸入口用以连通第一流体管路。喷射管之出射口设于吸入腔中且喷射出第二流体,藉以使得吸入腔产生负压,以令第一流体管路中之第一流体进入吸入腔中。冲洗件系选择性提供第三流体冲洗吸入腔及/或第一流体管路。本技术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还包含混合管连通吸入腔,用以混合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以产生混合流体。本技术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还包含扩散管连通混合管,用以喷洒出混合流体。本技术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还包括一固套件设于该扩散管及/或该混合管上。其中,吸入腔、喷射管、混合管及/或扩散管为一体式或组合式结构。其中,冲洗件之数量较佳为复数个,且部份或全部的冲洗件系串联式连通、并联式连通或彼此不连通。其中,冲洗件之数量为复数个且等角度喷出第三流体。其中,冲洗件系设于吸入腔之侧壁及/或第一流体管路,用以朝向吸入腔喷出第三流体。其中,第三流体为气体、液体、气体混合液体或轮替之气体及液体。其中,第一流体为气体,第二流体为液体。其中,冲洗件系依据负压之数值及/或依据时间设定及/或频率设定而喷出第三流体。其中,冲洗件系于吸入腔实质具有或不具有负压的情况下喷出第三流体。此外,本技术更提出一种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利用一负压吸入一第一流体,且利用一第二流体穿过负压射流管以产生负压,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冲洗件用以冲洗负压射流管。其中,至少一冲洗件之数量为复数个且等角度喷出第三流体。承上所述,依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可具有一或多个下述优点:(1)本技术之负压射流管可产生高负压吸入气体,解决流体管路的固体颗粒堵塞的问题。(2)本技术之负压射流管具有自清功能,可在整体设备不停机运转状态下进行自动清洁粉尘去污作业。(3)本技术之负压射流管利用气体或液体喷射,藉以自我清除管壁上的固体阻塞。(4)本技术之负压射流管整体装置无耗材、无断裂危险、使用寿命长且组件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侧面示意图,其中还绘示出第二流体管路。图3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从一方向所得之剖面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从另一方向所得之剖面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立体示意图,其中增设有固套件。图7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剖面示意图,其中增设有固套件。图8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应用于废气处理装置之示意图。其中:10:负压射流管20:吸入腔21:固套件22:侧壁24:吸入口26:排出口30:喷射管32:入射口34:出射口40:第一流体管路42:第二流体管路44:第三流体管路50:冲洗件60:混合管70:扩散管80:处理槽71:固套件100:第一流体200:第二流体300:第三流体400:混合流体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了解本技术之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之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图式,并以实施例之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之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之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此外,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系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且图式所示的组件的尺寸比例仅为便于解释各组件及其结构,并非用以限定。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词,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技术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技术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关于本文中如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其次,在本文中如使用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其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本技术的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不仅可产生高负压吸入气体,解决流体管路的固体颗粒堵塞的问题,还能提供自我清洁的功能,避免负压射流管之吸入腔长时间使用所导致之固体颗粒堵塞的问题。除此之外,本技术之负压射流管所喷洒出的混合流体若应用至具有流体之处理槽中,藉由产生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表面积除以体积)大幅提升的微气泡,能够提高气体溶解度及固体颗粒捕捉率。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图1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从一方向所得之剖面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从另一方向所得之剖面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立体示意图,其中增设有固套件;图7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之剖面示意图,其中增设有固套件;图8为本技术之具有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应用于废气处理装置之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吸入腔,该吸入腔之一侧壁具有至少一吸入口,该吸入口系用以连通一第一流体管路;/n一喷射管,该喷射管之一出射口设于该吸入腔中且喷射出一第二流体,藉以使得该吸入腔产生一负压令该第一流体管路中之一第一流体进入该吸入腔中;以及/n至少一冲洗件,用以选择性提供一第三流体清洗该吸入腔及/或该第一流体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吸入腔,该吸入腔之一侧壁具有至少一吸入口,该吸入口系用以连通一第一流体管路;
一喷射管,该喷射管之一出射口设于该吸入腔中且喷射出一第二流体,藉以使得该吸入腔产生一负压令该第一流体管路中之一第一流体进入该吸入腔中;以及
至少一冲洗件,用以选择性提供一第三流体清洗该吸入腔及/或该第一流体管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混合管连通该吸入腔,用以混合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二流体以产生一混合流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扩散管连通该混合管,用以喷洒出该混合流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套件设于该扩散管及/或该混合管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吸入腔、该喷射管、该混合管及/或该扩散管为一体式或组合式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冲洗件之数量为复数个,且部份或全部之该些冲洗件系串联式连通、并联式连通或彼此不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具自清功能之负压射流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豪蔡定陈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日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