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29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该方法遵循的步骤为盾尾清理→加热板安装→震动辅助脱困→盾构机恢复掘进;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通过电加热使盾尾外部黏着物的水分蒸发,形成结块,再通过撞击力学共振效应实现包裹体与盾尾盾壳产生裂隙,最终实现脱困。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成本低且安全系数高、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盾构机盾尾受包裹而快速脱困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铁路、公路、水电等隧道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盾构机(shieldmachine)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下城市空间的开发,地铁隧道便是盾构机技术成功应用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在软弱含水地层或盾尾漏浆时,长时间停机都有可能导致盾尾被包裹,盾构机盾尾与土层摩擦力过大,出现盾构机推力达到最大,盾尾铰接油缸压力也相应达到最大,此时,易导致盾尾铰接油缸及盾尾铰接密封损坏,严重则导致尾盾变形。同时,根据盾尾被包裹的具体部位,脱困时进行盾构机姿态有针对性的控制,若盾尾上部被包裹,则容易导致盾构姿态向上;若盾尾下部被包裹,则容易导致盾构姿态向下。针对被动铰接式盾构机的特点,为防止尾盾变形及合理控制盾构机姿态,盾构机不能盲目增大推力往前掘进,因此处于受困状态。对于盾构机盾尾被包裹的案例,国内一般采取加强盾尾铰接部位刚性连接及盾尾开孔清除壳外凝结体的方法使盾构机成功脱困,但此种方法耗费时间较长,对盾构机原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清理盾尾,通过电加热方式使盾尾外部黏着物的水分蒸发,形成结块,再通过撞击力学共振效应使包裹体与盾尾盾壳产生裂隙,最终实现盾尾包裹脱困,盾构机恢复掘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清理盾尾,通过电加热方式使盾尾外部黏着物的水分蒸发,形成结块,再通过撞击力学共振效应使包裹体与盾尾盾壳产生裂隙,最终实现盾尾包裹脱困,盾构机恢复掘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盾构机的盾尾壳体内侧壁上加装电加热板,且电加热板加热温度不能使盾尾钢板产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盾构机盾尾包裹脱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盾构机的盾尾顶部安装钟摆式撞击装置,钟摆式撞击装置包括连接绳、工字钢或型钢,工字钢或型钢通过连接绳悬吊在盾尾内侧壁顶部,敲击震动频率须达到盾尾钢板的固有频率,以形成共振效应。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斌滕春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