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开采转分段工程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地下矿山采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开采转分段工程施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矿山赋存矿体倾角较缓,倾角在40°~60°之间,且溜矿井与回采矿体距离较远,采矿方法为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目前开采转分段工程利用中段斜坡道实现的。但每次开采下一分层矿体时,都要从中段斜坡道重新设计布置一条新的转分段联络道施工,导致存在转分段工程量增大,增加采掘比,增加支护量,开采周期过长,开采效率降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转分段联络道施工方法中存在的转分段工程量增大,增加采掘比,增加支护量,开采周期过长及开采效率降低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开采转分段工程施工方法,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转分段联络道的工程量,节约了工程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井下开采转分段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施工一次转分段联络道及溜矿井联络道实现开采三层矿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中段斜坡道、溜矿井的实际标高位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开采转分段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施工一次转分段联络道及溜矿井联络道实现开采三层矿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中段斜坡道、溜矿井的实际标高位置与矿体的空间关系,确定转分段联络道开口位置和距离,确保施工转分段联络道能够使用三层开采标高;/n步骤二:确定转分段联络道位置和距离后,先施工呈水平方向布置的三层开采转分段公用联络道及与其连通的溜矿井联络道;/n步骤三:施工至联络道变坡点位置时,先施工上山方向的第一分层联络道,上山坡度为7°,直到施工至矿体,对第一层矿体进行开采;/n步骤四:当第一层矿体开采结束后,将上山方向的第一分层联络道充填,待充填体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开采转分段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施工一次转分段联络道及溜矿井联络道实现开采三层矿体,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中段斜坡道、溜矿井的实际标高位置与矿体的空间关系,确定转分段联络道开口位置和距离,确保施工转分段联络道能够使用三层开采标高;
步骤二:确定转分段联络道位置和距离后,先施工呈水平方向布置的三层开采转分段公用联络道及与其连通的溜矿井联络道;
步骤三:施工至联络道变坡点位置时,先施工上山方向的第一分层联络道,上山坡度为7°,直到施工至矿体,对第一层矿体进行开采;
步骤四:当第一层矿体开采结束后,将上山方向的第一分层联络道充填,待充填体养生期结束后,施工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二分层联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和玉,吕成对,冀永峰,田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