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井下空化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井下空化发生器,属于油气开发工程
技术介绍
水力压裂技术和基质酸化是重要的油藏增产措施,但上述措施存在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容易造成地层污染的缺点。近年来对油层和环境无污染的物理法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空化储层改造已经成为油井增渗、解堵、防堵、控水的重要技术。空化储层改造基于空化效应中的瞬态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在地层岩石孔隙中产生微裂纹,提高岩石的渗透率,降低原油的粘度,达到增产的目的。油气田增产的空化效应的产生,主要依靠超声空化、低频电脉冲空化和水力空化三种方式:超声空化依靠地面的超声波发生机向井底输送大功率的脉冲电信号,由井底的超声换能器实现电信号向声波信号的转换,当超声波的能量达到一定阈值,井底流体发生空化效应,达到油藏增产的目的。但超声波空化的存在以下缺点:1.超声空化所需的能量阈值高,超声波在井底地层中衰减速度过快,导致超声空化产生的范围有限,超声空化的增产作业半径小于20m。2.超声波空化发生系统结构复杂,涉及地面超声波发射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井下空化发生器,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设有传动轴(4)、扶正轴承、驱动组件、止推轴承、旋转盘(9)、整流筒(10)、内套筒(11)、外套筒(12);/n所述传动轴(4)上端轴向设有深孔(401),中部径向设有与深孔(401)相通的引流孔(402),下端径向设有与深孔(401)相通的导流通道(403);/n所述扶正轴承包括静环(701)、动环(70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涡轮定子(5)、涡轮转子(6),所述止推轴承包括外圈(801)、内圈(802)和安装在外圈(801)、内圈(802)之间的钢球(803);/n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井下空化发生器,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内设有传动轴(4)、扶正轴承、驱动组件、止推轴承、旋转盘(9)、整流筒(10)、内套筒(11)、外套筒(12);
所述传动轴(4)上端轴向设有深孔(401),中部径向设有与深孔(401)相通的引流孔(402),下端径向设有与深孔(401)相通的导流通道(403);
所述扶正轴承包括静环(701)、动环(70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涡轮定子(5)、涡轮转子(6),所述止推轴承包括外圈(801)、内圈(802)和安装在外圈(801)、内圈(802)之间的钢球(803);
所述扶正轴承的动环(702)、驱动组件的涡轮转子(6)套设在传动轴(4)的上端,所述旋转盘(9)、内套筒(11)、止推轴承的内圈(802)依次套设在传动轴(4)的下端;
所述整流筒(10)、外套筒(12)安装在外壳(3)内壁,所述上接头(1)、下接头(2)分别连接在外壳(3)的两端,并将扶正轴承的静环(701)、驱动组件的涡轮定子(5)、外套筒(12)、整流筒(10)、止推轴承的外圈(801)压紧在外壳(3)的内壁上;所述传动轴(4)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压紧扶正轴承的动环(702)、驱动组件的涡轮转子(6)的上压紧装置和用于压紧旋转盘(9)、内套筒(11)、止推轴承的内圈(802)的下压紧装置;
所述旋转盘(9)上设有与导流通道(403)相通的旋流喷嘴(902),所述整流筒(10)径向设有液流栅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如意,陈薇羽,赵立强,刘平礼,罗志锋,张楠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