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5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医学设备包括微透析系统、光刺激系统、基座以及挡板。其中,光刺激系统上设置有光纤,微透析系统上设置有微透析探针,基座上开设有贯通的容纳槽,微透析探针和光纤均设置在容纳槽中,挡板封堵在容纳槽的开口处,挡板与基座共同夹持微透析探针和光纤。在对待测脑体进行试验时,仅需要将微透析探针和光纤一次性植入脑体即可,无需将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分两次植入待测脑体,使得向待测脑体植入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耗时少、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学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学设备。
技术介绍
光遗传技术为光刺激结合遗传学手段,用于精确控制特定神经元活动,采用基因操作技术将光感基因转入到神经系统中特定类型的细胞中进行特殊离子通道或GPCR(G蛋白偶联受体)的表达,光感离子通道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刺激下会分别对阳离子或者阴离子的通过产生选择性,从而造成细胞膜两边的膜电位发生变化,达到对细胞选择性地兴奋或者抑制的目的。微透析技术是一种将灌流取样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并逐渐完善的一种从生物活体内进行动态微量生化取样的新技术,用于检测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脑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将微透析技术以及光遗传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试验,比如对特定神经元进行精准的控制,然后获得相应脑区中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为了进行上述试验,需要向同一脑区分别植入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由于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为各自独立的两套系统,两套系统分别植入导致耗时多且效率低。此外,每套系统在植入的过程中需要对应的定位系统进行定位,由于脑区本身所占空间较小,两套定位系统容易发生干涉现象,导致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的安装发生偏差,无法达到试验要求。基于此,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医学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医学设备,向脑区植入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耗时少、效率高,且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的定位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设备,包括:基座,其上开设有贯通的容纳槽;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所述微透析系统包括微透析探针,所述光刺激系统包括光纤,所述微透析探针和所述光纤均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以及挡板,封堵在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共同夹持所述微透析探针和所述光纤。可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覆盖在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可选地,所述缓冲结构由泡棉或者橡胶制成。可选地,所述缓冲结构粘接在所述挡板的侧面。可选地,所述微透析探针与所述光纤并排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容纳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微透析探针的宽度与所述光纤的宽度之和1mm~5mm。可选地,所述医学设备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依次穿过所述挡板和所述基座。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为螺钉或销钉。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布在所述容纳槽的两侧且相对所述容纳槽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微透析系统和所述光刺激系统成组设置且设置有多组。可选地,所述基座开设所述容纳槽的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挡板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医学设备包括微透析系统、光刺激系统、基座以及挡板。其中,光刺激系统上设置有光纤,光纤插接于相应脑区后,光刺激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特定神经元活动。微透析系统上设置有微透析探针,微透析探针插接于相应脑区后,微透析系统可以对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其中,基座上开设有贯通的容纳槽,微透析探针和光纤均设置在容纳槽中,挡板封堵在容纳槽的开口处,挡板与基座共同夹持微透析探针和光纤。由于微透析探针和光纤通过基座和挡板集成为一体,在对待测脑体进行试验时,仅需要将微透析探针和光纤一次性植入脑体即可,无需将微透析探针和光纤分两次植入待测脑体,使得向待测脑体植入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耗时少、效率高。此外,本技术中的微透析探针和光纤集成为一体,仅需要一套定位系统便能够实现对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分别与待测脑体的定位,不会出现由于设置两组定位系统而导致的定位系统之间相互干涉现象,保证微透析系统和光刺激系统分别与待测脑体的精准定位,以达到试验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医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基座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基座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挡板与基座的剖视图。图中标记如下:1-基座;2-微透析系统;3-光刺激系统;4-挡板;5-缓冲结构;6-固定结构;11-容纳槽;12-安装槽;21-微透析探针;31-光纤;111-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设备,该医学设备包括微透析系统2、光刺激系统3、基座1以及挡板4。其中,光刺激系统3上设置有光纤31,光纤31插接于相应脑区后,光刺激系统3可以精确控制特定神经元活动。微透析系统2上设置有微透析探针21,微透析探针21插接于相应脑区后,微透析系统2可以对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其中,基座1上开设有贯通的容纳槽11,微透析探针21和光纤31均设置在容纳槽11中,挡板4封堵在容纳槽11的开口处,挡板4与基座1共同夹持微透析探针21和光纤31。由于微透析探针21和光纤31通过基座1和挡板4集成为一体,在对待测脑体进行试验时,仅需要将微透析探针21和光纤31一次性植入脑体即可,无需将微透析探针21和光纤31分两次植入待测脑体,使得向待测脑体植入微透析系统2和光刺激系统3耗时少,且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其上开设有贯通的容纳槽(11);/n微透析系统(2)和光刺激系统(3),所述微透析系统(2)包括微透析探针(21),所述光刺激系统(3)包括光纤(31),所述微透析探针(21)和所述光纤(31)均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1)中;以及/n挡板(4),封堵在所述容纳槽(11)的开口处,所述挡板(4)与所述基座(1)共同夹持所述微透析探针(21)和所述光纤(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其上开设有贯通的容纳槽(11);
微透析系统(2)和光刺激系统(3),所述微透析系统(2)包括微透析探针(21),所述光刺激系统(3)包括光纤(31),所述微透析探针(21)和所述光纤(31)均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1)中;以及
挡板(4),封堵在所述容纳槽(11)的开口处,所述挡板(4)与所述基座(1)共同夹持所述微透析探针(21)和所述光纤(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挡板(4)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5),所述缓冲结构(5)覆盖在所述容纳槽(11)的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5)由泡棉或者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5)粘接在所述挡板(4)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析探针(21)与所述光纤(31)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倩屠洁周辛夷谢丽洪育川徐锡荣郭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