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13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清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的电镀活化剂包括10‑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5重量份的无机酸,0.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2重量份的添加剂,0.1‑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其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的氧化膜,其中聚酰胺类物质(聚酰胺醚、聚酰胺钠和聚酰胺钾)含酰胺键,酰胺键为一种带负电性的官能团,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可以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污渍,醚类物质(聚醚多元醇、卤化醚和聚酰胺醚)含醚键,醚键为极性基团,有助于粘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电镀活化剂一般是指把被镀零件通过酸或碱溶液侵蚀,使其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露出活泼的金属界面的过程,用以保证电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在现有技术中,电镀活化剂能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氧化膜,但是被镀零件表面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会影响后续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电镀活化剂具有较好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氧化膜能力,还能有效的保护被镀零件,有利于后续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活化剂,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10-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5重量份的无机酸,0.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2重量份的添加剂,0.1-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草酸和醋酸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和氢氟酸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乙二胺、2-乙基己基磺酸钠、聚山梨酯-80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添加剂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氯化胆碱、甲醇、乙醇、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锰和氯化铈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聚酰胺类物质为聚酰胺醚、聚酰胺钠和聚酰胺钾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醚类物质为聚醚多元醇、卤化醚和聚酰胺醚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活化剂,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电镀活化剂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在反应釜A中加入去有所述机酸,开启搅拌,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所述聚酰胺类物质,然后加入所述添加剂,至完全溶解,开始加热,温度升至60-70℃时,恒温30-60min,关闭加热,保持搅拌,获得组分A;步骤二:在反应釜B中加入所述无机酸,缓慢加入所述醚类物质,完全溶解后,加热至60-70℃,获得组分B;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组分A缓慢加入步骤二中所述组分B中,均匀搅拌,当温度升至100-110℃时,恒温0.5-2h,关闭加热,搅拌降温至40-50℃,关闭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封装,即得到所述的电镀活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电镀活化剂对被镀零件进行表面处理时,使用的活化剂包括有机酸、无机酸、表面活性剂、添加剂、聚酰胺类物质和醚类物质,其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的氧化膜,其中聚酰胺类物质(聚酰胺醚、聚酰胺钠和聚酰胺钾)含酰胺键,酰胺键为一种带负电性的官能团,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可以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污渍,醚类物质(聚醚多元醇、卤化醚和聚酰胺醚)含醚键,醚键为极性基团,有助于粘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45重量份的有机酸,2.5重量份的无机酸,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重量份的添加剂,1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6重量份的醚类物质。其中,有机酸为柠檬酸。其中,无机酸为盐酸。其中,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其中,添加剂为苯。其中,聚酰胺类物质为聚酰胺醚。其中,醚类物质为聚醚多元醇。按照上述配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镀活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在反应釜A中加入去有所述机酸,开启搅拌,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所述聚酰胺类物质,然后加入所述添加剂,至完全溶解,开始加热,温度升至65℃时,恒温45min,关闭加热,保持搅拌,获得组分A;步骤二:在反应釜B中加入所述无机酸,缓慢加入所述醚类物质,完全溶解后,加热至65℃,获得组分B;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组分A缓慢加入步骤二中所述组分B中,均匀搅拌,当温度升至105℃时,恒温1h,关闭加热,搅拌降温至45℃,关闭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封装,即得到所述的电镀活化剂。实施例2一种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重量份的无机酸,0.1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重量份的添加剂,0.1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重量份的醚类物质。其中,有机酸为草酸。其中,无机酸为硫酸。其中,表面活性剂包括2-乙基己基磺酸钠。其中,添加剂为二甲苯。其中,聚酰胺类物质为聚酰胺钠。其中,醚类物质为聚醚多元醇。按照上述配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镀活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在反应釜A中加入去有所述机酸,开启搅拌,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所述聚酰胺类物质,然后加入所述添加剂,至完全溶解,开始加热,温度升至70℃时,恒温30min,关闭加热,保持搅拌,获得组分A;步骤二:在反应釜B中加入所述无机酸,缓慢加入所述醚类物质,完全溶解后,加热至70℃,获得组分B;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组分A缓慢加入步骤二中所述组分B中,均匀搅拌,当温度升至110℃时,恒温0.5h,关闭加热,搅拌降温至50℃,关闭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封装,即得到所述的电镀活化剂。实施例3一种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10重量份的有机酸,5重量份的无机酸,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2重量份的添加剂,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其中,有机酸为醋酸。其中,无机酸为氢氟酸。其中,表面活性剂包括2-乙基己基磺酸钠、。其中,添加剂为氯化胆碱和氯化铈。其中,聚酰胺类物质为聚酰胺钾。其中,醚类物质为聚酰胺醚。按照上述配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镀活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在反应釜A中加入去有所述机酸,开启搅拌,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所述聚酰胺类物质,然后加入所述添加剂,至完全溶解,开始加热,温度升至60℃时,恒温60min,关闭加热,保持搅拌,获得组分A;步骤二:在反应釜B中加入所述无机酸,缓慢加入所述醚类物质,完全溶解后,加热至60℃,获得组分B;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组分A缓慢加入步骤二中所述组分B中,均匀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活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10-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5重量份的无机酸,0.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2重量份的添加剂,0.1-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活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10-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5重量份的无机酸,0.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2重量份的添加剂,0.1-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活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草酸和醋酸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活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和氢氟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活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乙二胺、2-乙基己基磺酸钠、聚山梨酯-80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活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氯化胆碱、甲醇、乙醇、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锰和氯化铈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腾达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