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占玉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2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包括出食软管、出食硬管、下半球壳和上半球壳;所述出食软管的底端通过出食管接头连接出食硬管的顶端,所述出食硬管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流入孔,且出食硬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连接有上半球壳,上半球壳的顶部设有圆口,所述连接环的底部连接下半球壳,上半球壳和下半球壳构成一个球型空壳,下半球壳的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弧形通槽;该临床护理用胃管,即可对肠胃减压引流,又可以对胃部供给营养,两种功能有机结合,减小胃管的使用量,并且取出胃管的过程中胃管内部的液体不会回流,胃管的引流口位置设有多处,防止胃部组织阻塞引流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胃管
,具体为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
技术介绍
大多数医院对于需要肠胃减压引流或者自主进食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上常用胃管插入的方法进行肠胃减压引流或者供给营养,现在减压引流或者供给营养的的胃管大多是分开的,并且引流的胃管端部的引流口位置单一容易堵塞,取出胃管的过程中胃管内部暂存的液体容易回流至胃部,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即可对肠胃减压引流,又可以对胃部供给营养,两种功能有机结合,减小胃管的使用量,并且取出胃管的过程中胃管内部的液体不会回流,胃管的引流口位置设有多处,防止胃部组织阻塞引流口,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包括出食软管、出食硬管、下半球壳和上半球壳;所述出食软管的底端通过出食管接头连接出食硬管的顶端,所述出食硬管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流入孔,且出食硬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连接有上半球壳,上半球壳的顶部设有圆口,所述连接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食软管(1)、出食硬管(4)、下半球壳(7)和上半球壳(15);/n所述出食软管(1)的底端通过出食管接头(3)连接出食硬管(4)的顶端,所述出食硬管(4)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流入孔(6),且出食硬管(4)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环(16),所述连接环(16)的顶部连接有上半球壳(15),上半球壳(15)的顶部设有圆口,所述连接环(16)的底部连接下半球壳(7),上半球壳(15)和下半球壳(7)构成一个球型空壳,下半球壳(7)的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弧形通槽(8);/n所述出食硬管(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12),且出食硬管(4)的顶部内侧设有固定环(9),所述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护理用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食软管(1)、出食硬管(4)、下半球壳(7)和上半球壳(15);
所述出食软管(1)的底端通过出食管接头(3)连接出食硬管(4)的顶端,所述出食硬管(4)的侧面均匀开设有流入孔(6),且出食硬管(4)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环(16),所述连接环(16)的顶部连接有上半球壳(15),上半球壳(15)的顶部设有圆口,所述连接环(16)的底部连接下半球壳(7),上半球壳(15)和下半球壳(7)构成一个球型空壳,下半球壳(7)的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弧形通槽(8);
所述出食硬管(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12),且出食硬管(4)的顶部内侧设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的底部等角度设有不少于六个的伸缩杆(19),所述伸缩杆(19)的侧面套接有压缩弹簧(18),所述伸缩杆(19)的底端连接活动套管(12)的顶部,所述活动套管(12)的侧面均匀开设有与流入孔(6)对应的圆孔,所述活动套管(12)的内侧底部通过固定杆(14)固定连接有止回塞(13),所述止回塞(13)与上半球壳(15)顶部的圆口上下对应设置;
其中:还包括供给软管(2)、供给管接头(10)和供给硬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占玉晋仁玲
申请(专利权)人:谢占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