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01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在乙烯/1‑辛烯共聚合中的应用,催化剂体系由包含如式Ⅰ结构所示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和助催化剂;其中,助催化剂为含铝元素的助催化剂,助催化剂中铝元素与所述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摩尔比为(10~1000):1;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催化剂体系的应用,在上述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乙烯与1‑辛烯进行聚合反应后得到聚合物;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为8×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在乙烯/1-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聚烯烃类弹性体一般是由乙烯和丙烯或者其他α-烯烃(1-丁烯、1-己烯、1-辛烯等)在一定条件下共聚合生成的聚烯烃材料。与通用聚烯烃树脂相比,聚烯烃弹性体分子链内共聚单体的含量越高,则相应密度就越低,由于其具有塑料的可塑性和橡胶的高弹性,是目前高端聚烯烃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茂金属催化剂的发现大大推动了聚烯烃弹性体的发展,Dow化学公司和Exxon公司几乎同时开发了限定几何构型的茂金属催化剂(CGC催化剂)用于生产乙丙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该类催化剂对高级α-烯烃具有良好的共聚能力,共聚产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随着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发展,乙烯与高级α-烯烃(1-丁烯、1-己烯、1-辛烯等)的无规共聚物(POE)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与乙丙弹性体相比,共聚单体的质量分数相同时,POE共聚单体的摩尔分数更低,产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由包含如式Ⅰ结构所示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和助催化剂;/n其中,所述助催化剂为含铝元素的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中铝元素与所述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 B族金属配体的摩尔比为(10~1000):1,优选为(50~5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体系由包含如式Ⅰ结构所示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和助催化剂;
其中,所述助催化剂为含铝元素的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中铝元素与所述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的摩尔比为(10~1000):1,优选为(50~500):1;



式Ⅰ中,M选自IVB族金属,优选自钛、锆或铪;
R1~R7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芳基、芳烷基、芳氧基、芳烷氧基、硅烷基、亚氨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式Ⅰ结构所示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中,R1~R7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芳基、芳烷基;
R1~R2优选自卤素、烷基、芳烷基;
R3~R7优选自卤素、烷基、芳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选自铝氧烷和/或改性的铝氧烷;
所述铝氧烷优选自甲基铝氧烷;
所述改性的铝氧烷优选自三异丁基铝改性的甲基铝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结构所示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采用包含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将如下式Ⅱ结构所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反应液一,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四氢呋喃;
2)在-78~20℃下,将氢化钠加入至所述反应液一中并反应6~24h;
3)在-78~20℃下,向反应体系继续加入如下式Ⅲ结构所示的化合物,并反应6~24h后得到所述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IVB族金属配体;
优选地,将所述反应得到的产物过滤,并将所得滤饼洗涤,干燥;



其中,R1~R7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芳基、芳烷基、芳氧基、芳烷氧基、硅烷基、亚氨基;
R8~R9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芳基、芳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朕捷刘万弼王金强林小杰郭华张彦雨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